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方来英

双月刊

1672-3384

zazhi@vip.sina.com,zazhi@cyy123.com

010-8466218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8号2号楼(设计大厦)九层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Journal 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一直秉承结合一线医师在药物治疗实践中常见问题,充分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专家的优势,详尽介绍著名临床医学、药学专家用药心得,循证医学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外最新临床用药信息、药物发展最新动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使用个案安全性报告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的比值失衡法的报告规范》要点解读与思考

    何娜李晓桐程吟楚吴紫阳...
    1-6,中插1-中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安全性评价应贯穿药品上市前后整个生命周期。近些年来,基于个案安全性报告如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比值失衡法广泛用于检测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为后续的药物安全性研究提供研究假设。然而,现有研究存在报告不清晰、不完整,以及研究结论对研究结果过度推断等情况。鉴于此,国际多学科学者制定并发布了《使用个案安全性报告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的比值失衡法的报告规范(READUS-PV)》。本文对该报告规范进行简要总结,并结合设计、实施相关研究的注意事项对该报告规范的核心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人员未来更好地开展和报告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药物警戒比值失衡法个案安全性报告不良反应报告规范

    不同剂型药物鼻饲给药的研究进展

    杨丽萍吴汀溪王海玲赵志刚...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鼻饲给药作为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尤其当涉及特殊剂型药物与包衣药物的鼻饲处理时,任何不当操作都可能导致药物疗效减弱、不良反应风险增加。鉴于此,为确保鼻饲给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要求在给药前进行严格的评估。然而,我国目前在鼻饲给药领域缺乏系统全面的实践指南与操作规范,且无专为经鼻饲途径设计的药物剂型,给临床操作带来了极大困扰。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梳理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与医保目录,从药物剂型、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探讨与总结,筛选出适宜鼻饲的药物,旨在为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建议。

    鼻饲用药分析合理用药

    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型激活素信号抑制剂—sotatercept

    李小宝张美娟董瑞华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sotatercept(MK-7962,ACE-011)是一种新型激活素受体ⅡA-Fc型(ActRⅡA-Fc)融合蛋白,可以通过抑制激活素的信号传导,靶向逆转肺动脉高压(PAH)导致的肺血管重构。Ⅱ、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sotatercept对PAH具有明确疗效,可以改善PAH患者的运动能力,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FDA批准用于治疗PAH。本文针对sotatercept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疗效、安全性、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研究进展等进行概述。

    sotatercept激活素信号抑制剂肺动脉高压

    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新型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玛伐凯泰

    张煜竹肖玉涵成柯润刘凯...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临床常见的心肌病,其中约2/3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玛伐凯泰是第一个靶向心脏特异性肌球蛋白抑制剂,2022年4月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症状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成人患者。玛伐凯泰可逆地抑制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结合,减少横桥周期,降低心肌高收缩力。近年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已证实玛伐凯泰可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改善心功能分级和运动耐力。本文对玛伐凯泰的作用机制、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分析进行综述。

    肥厚型心肌病玛伐凯泰肌球蛋白抑制剂药物治疗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缓解期免疫治疗与复发因素分析

    颜榕崔世磊郭燕军王佳伟...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缓解期免疫治疗和复发情况,探讨免疫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的效果以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单中心队列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NMOSD及相关疾病患者数据库中NMOSD的连续非重复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免疫治疗、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复发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患者至入组后出现首次临床复发。比较入组后复发和未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复发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NMOSD患者161例,男23例(14。3%),女138例(85。7%),非首次发作患者85例(53。1%),中位年复发率为0。85(0。36,2。16)。入组时仅5例(3。1%)患者曾接受预防性免疫治疗,入组后接受预防性免疫治疗患者上升至99例(61。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45例患者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18。0(501。5,991。0)d,其中复发患者73例(50。3%)。末次随访时持续预防性免疫治疗患者73例(50。3%),中位治疗时间为998。0(633。5,1937。0)d;缓解期免疫治疗药物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吗替麦考酚酯、利妥昔单抗和硫唑嘌呤。末次随访时中位年复发率下降至0。10(0。00,0。71),较基线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抗核抗体(ANA)阳性(HR=2。471,95%CI:1。266~4。823)和利妥昔单抗治疗(HR=3。365,95%CI:1。021~11。089)的NMOSD复发风险降低,入组核心症状为非视神经-脊髓型的NMOSD复发风险升高(HR=0。255,95%CI:0。092~0。712)。结论 规律预防性免疫治疗可减少NMOSD复发,利妥昔单抗治疗和ANA阳性NMOSD患者复发风险降低;出现非视神经-脊髓型症状说明NMOSD复发风险升高,提示需要更加积极的预防性免疫治疗策略。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免疫治疗复发因素

    醋酸阿比特龙或恩扎卢胺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生存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程红涛李忠孝郑璐娜李玉红...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接受一线新型雄激素受体靶向治疗(ARAT)的生存结局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树兰(杭州)医院的mCRPC患者,分析患者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程度、PSA最低点和最低点时间(TTN),观察不同患者总生存期(OS),并分析OS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202例,阿比特龙治疗115例(阿比特龙单药治疗患者95例,联合化疗患者20例),恩扎卢胺治疗87例(恩扎卢胺单药治疗患者69例,联合化疗患者18例),随访至2024年6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9个月,患者中位OS为30(18,36)个月,阿比特龙组和恩扎卢胺组患者累计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比特龙和恩扎卢胺在单药治疗和联合化疗亚组分析中的OS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恩扎卢胺组TTN、TTN≥7个月和PSA下降≥90%比例高于阿比特龙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TN<7个月、PSA最低点≥2 ng/mL和PSA下降<90%是影响mCRPC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1个危险因素患者的累计OS高于≥2个危险因素患者(P<0。001),≥2个危险因素患者中,阿比特龙联合化疗和恩扎卢胺联合化疗的亚组累计OS均高于单药治疗亚组(P<0。05)。结论 在mCRPC患者中,阿比特龙与恩扎卢胺的OS无显著差异,但恩扎卢胺在PSA相关指标上更优;TTN、PSA最低点及PSA下降程度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

    醋酸阿比特龙恩扎卢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轴靶向治疗总生存期

    UGT1A4-142T>G基因多态性与双相情感障碍患儿体内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相关性

    张惠兰赵婷李红健于鲁海...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评估UGT1A4-142T>G基因多态性对双相情感障碍患儿拉莫三嗪血浆浓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5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因双相情感障碍服用拉莫三嗪治疗至少21 d患儿的血样,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拉莫三嗪血浆药物浓度,采用第一代Sanger测序方法检测患儿UGT1A4-142T>G基因型,分析患儿UGT1A4-142T>G基因多态性与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82例患儿,男14例,女68例,平均年龄为(15。51±1。72)岁,拉莫三嗪平均给药剂量为(196。54±90。25)mg/d,平均血药浓度为(4。66±2。64)μg/mL,平均浓度剂量比(CDR)为(1。44±1。22)μg·kg/(mL·mg)。患儿拉莫三嗪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r=0。541,P<0。05)。UGT1A4-142T>G基因分型分别为TT基因型(52例)、GT基因型(25例)和GG基因型(5例)。UGT1A4-142T>G不同基因型患儿的性别、年龄、BMI、拉莫三嗪给药剂量、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和CD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G基因型组患儿的年龄大于TT基因型组[(16。34±1。19)岁比(15。77±1。54)岁],BMI低于TT基因型组[(18。69±2。34)kg/m2比(20。72±3。53)kg/m2],拉莫三嗪血药浓度高于TT基因型组[(5。63±1。48)μg/mL和(4。56±2。82)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T基因型组患儿的BMI、拉莫三嗪给药剂量低于TT基因型组[(19。87±5。01)kg/m2比(20。72±3。53)kg/m2,(164。79±77。95)mg/d和(208。26±86。95)mg/d],CDR高于TT基因型组[(1。78±1。24)μg·kg/(mL·mg)和(1。33±1。15)μg·kg/(mL·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GT1A4-142T>G基因突变影响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双相情感障碍患儿如需使用拉莫三嗪建议检测UGT1A4-142T>G的遗传表型。

    UGT1A4双相情感障碍拉莫三嗪血药浓度

    大语言模型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者生成反馈信息的探究

    张志玲李强闫盈盈何娜...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大语言模型(LLM)为药品不良反应(ADR)自发报告者提供信息反馈,促进安全用药并提升报告者的参与度,进一步完善ADR自发报告平台。方法 结合提示语策略和药品说明书信息,使用3种不同的LLM(通义千问2。5、Kimi、智谱清言)针对10例自发的ADR报告生成反馈信息(包括关联性评价、需补充信息及安全用药建议)。将LLM生成的关联性评价结果与3位临床药师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并使用DISCERN、C-PMART-P评价LLM反馈信息的整体质量及可理解性。结果 9例不良反应的人机评价结果一致,只有1例人机评价结果不一致。DISCERN评分显示,通义千问2。5、Kimi、智谱清言生成的反馈信息质量评分中位数均为5分;C-PMART-P评分显示,通义千问2。5、Kimi、智谱清言生成的反馈信息平均可理解性评分分别为74。9%、71。5%、72。6%,表明生成材料的整体质量和可理解性良好。结论 LLM在ADR关联性评价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同时能生成质量良好且易于理解的反馈信息,为指导安全用药、提升报告者体验及完善ADR自发报告系统提供了新方法。

    大语言模型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关联性评价安全用药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相关过敏反应临床特征及文献分析

    王舒桐管秀雯樊英贺飞...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相关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处置方法。方法 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2例乳腺癌患者应用PEG-rhG-CSF后出现3级过敏反应的诊治经过,并对这2例患者及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到的相关病例的主要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0例,男女比例3∶7,中位年龄52岁;原发疾病涉及7个癌种。10例患者中,7例应用PEG-rhG-CSF后出现过敏性休克;9例初次使用后过敏,该院1例第4次使用后过敏;2例在中止最初抗过敏治疗后数日内复发,该院2例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是过敏性休克未复发的原因。结论 使用前予糖皮质激素等预处理可降低PEG-rhG-CSF过敏反应严重程度。3~4级过敏性休克发生后,尽快给予肾上腺素抢救,地塞米松、苯海拉明抗过敏,辅以补液、吸氧、升压等对症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过敏反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替奈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陈建坤魏安华王璐贡雪芃...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方法评价替奈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集替奈普酶在AMI溶栓治疗中的临床证据,检索时间自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9月5日,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评价,最终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1篇HTA报告、5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3篇经济学研究。有效性方面,替奈普酶与尿激酶及重组链激酶相比,溶栓再通率升高(P<0。05),病死率、TIMI Ⅲ级血流量、全因死亡率与其他溶栓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替奈普酶的大出血风险低于阿替普酶,再梗死率低于加速输注阿替普酶(P<0。05),再梗死率、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卒中发生率、出血性卒中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其他溶栓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性方面,替奈普酶在AMI溶栓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经济学优势。结论 替奈普酶在AMI患者溶栓治疗中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经济性较好但在单价及医疗保险等方面仍有待调整。

    替奈普酶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快速卫生技术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