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秦省

月刊

1003-3548

clinmed@vip.163.com

0371-65995212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经三路7号

临床医学/Journal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体外囊肿剥除治疗卵巢巨大囊肿及盆腔巨大囊性包块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莹袁博王利君赵虎...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体外囊肿剥除治疗卵巢巨大囊肿及盆腔巨大囊性包块(长径>10 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4例卵巢巨大囊肿及盆腔巨大囊性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包块长径10~32 cm。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体外囊肿剥除术,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囊液外溢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囊液溢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切口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囊肿复发。结论 卵巢巨大囊肿及盆腔巨大囊性包块经术前严密评估后,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探查联合体外囊肿剥除术有显著优势,且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腹腔镜卵巢巨大囊肿体外剥除

    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与分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疗效及并发症的比较

    窦彩玲王晨宇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与分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1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45)接受分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研究组(n=46)接受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83%,45/46)高于对照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2/46)低于对照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分期切除吻合术比较,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中的疗效更为理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分期切除吻合术并发症

    减孔腹腔镜与常规多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景小松王耿泽廖珍裴正浩...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减孔腹腔镜与常规多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需要进行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减孔组与多孔组,每组41例。减孔组使用减孔腹腔镜进行胃癌D2根治术,多孔组使用常规多孔腹腔镜进行胃癌D2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相关指标(镇痛剂使用次数、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和术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记录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4+、CD8+、CD4+/CD8+)并进行比较。结果 减孔组手术时间和清扫淋巴结个数均显著高于多孔组,但减孔组术中出血量和腹部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多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孔组镇痛剂使用次数显著少于多孔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多孔组,但排气时间长于多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0。213,P=0。644>0。05)。术前,两组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减孔组CD4+、CD8+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孔腹腔镜比常规多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并且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

    减孔多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手术效果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同类型肝癌的效果

    穆歌冯雯雯陈珂朱艳...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同类型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原发组,38例继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继发组。两组均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指标(TBIL)、结合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患者6个月、12个月的生存预测情况。结果 原发组近期疗效与继发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原发组TBIL、DBIL、ALB、PT水平均高于继发组,AST、ALT水平低于继发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生存预测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与继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均可有效改善近期疗效,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得到明显提升。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疗效

    血管内超声技术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任喜旺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管内超声技术(IVUS)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冠状动脉造影(CAG)下进行PCI治疗,研究组在IVUS下进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支架置入状况(支架数量、球囊支架直径、最大管腔直径、扩张时最大球囊压力、残余狭窄率)、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管及斑块状况[最小血管直径(MID)、斑块负荷(PB)、直径狭窄率(DS)]、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球囊支架直径、最大管腔直径、扩张时最大球囊压力高于对照组,残余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LVESD、LVEF、LVEDD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DS、PB低于对照组,MI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98%(3/43),对照组为37。21%(1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S用于冠心病PCI治疗中可获取较大管腔直径,准确指导球囊选择及介入治疗过程,降低残余狭窄率,改善心功能、血管及斑块状况,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血管内超声技术

    夹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

    吴成甫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夹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根据是否采取夹线牵引辅助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0例未进行夹线牵引辅助治疗者作为对照组,40例行夹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手术操作时间及安全性(固有肌层受损、迟发性出血、感染)。结果 两组整块切除率与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1/2环周以下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灶1/2环周及以上、不同病灶方位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4/40)低于对照组(35。0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9,P=0。007<0。05)。结论 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临床治疗中采取夹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取得显著效果,能缩短病灶1/2环周以下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并提高手术安全性。

    食管早癌癌前病变夹线牵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安全性

    美学区改良盾构术与传统即刻种植术在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种植中的应用比较

    胡豪杰刘晓珂李改明王黎明...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美学区改良盾构术与传统即刻种植术在上领前牙区单颗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漯河市中心医院上领前牙区单颗牙种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常规组予以传统即刻种植术,研究组予以美学区改良盾构术。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唇侧骨板吸收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种植体稳定系数(ISQ)评分、牙周指标[牙周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修复总有效率[96。67%(29/30)]较常规组[73。33%(22/30)]高(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唇侧牙龈曲线、唇侧牙龈高度、牙槽骨外形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1 mm-IS、3 mm-IS、5 mm-IS较常规组低(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较常规组低,ISQ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AL、PLI、SBI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即刻种植术比较,美学区改良盾构术治疗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种植患者牙齿美学效果更佳,可提高修复效果及种植体稳定性,降低唇侧骨板吸收量,改善牙周环境,减轻疼痛,并具有安全性。

    上颌前牙区传统即刻种植术美学区改良盾构术

    脑脊液SIL-2R、TNF-α、PCT水平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

    黄利娜丁真真李相磊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脑脊液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感染组,选取同期50例开颅术后无颅内感染患者为非感染组。将感染组按感染类型分为病毒性组(病毒性感染)、结核性组(结核性感染)与细菌性组(细菌性感染),分别为33例、17例、46例。将感染组按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n=11)与生存组(n=85)。比较各组脑脊液PCT、TNF-α及SIL-2R水平,并分析单一指标检测与指标联合检测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PCT、TNF-α及SIL-2R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细菌性组PCT、TNF-α及SIL-2R水平较病毒性组、结核性组更高(P<0。05)。死亡组PCT、TNF-α及SIL-2R水平较生存组更高(P<0。05)。联合检测的AUC为0。915,高于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 脑脊液SIL-2R、TNF-α、PCT水平可准确预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并用于判断感染类型,预测患者预后。

    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开颅术颅内感染预测价值

    胸痛中心模式下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

    孔德象张秋君胡静伟崔红营...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胸痛中心(CPC)模式下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均在CPC模式下治疗。采用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联合PCI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h-proUK联合PCI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90 min的ST段完全回落率,血清可溶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sACE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及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70/72)高于对照组(87。50%,6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3,P=0。028<0。05)o观察组术后90 min的ST段完全回落率(80。56%,58/72)高于对照组(62。50%,4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sACE2、Ang Ⅱ、Ang1-7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ACE2、Ang Ⅱ、Ang1-7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11。11%,8/72)低于对照组(26。39%,1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16,P=0。019<0。05)。结论 CPC模式下rh-proUK联合PCI术治疗STEMI能提高疗效,促进ST段回落,降低血清sACE2、AngⅡ、Ang1-7水平,减少MACE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胸痛中心模式重组人尿激酶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李沛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用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MCL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MCLKOA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UKA组和TKA组,每组30例。TKA组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UKA组采取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膝关节自主屈曲至90°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Hb)、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UK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自主屈曲至90°时间均短于TKA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TKA组(P<0。05)。术前、术后第1天,两组Hb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UKA组Hb水平高于TKA组(P<0。05)。术前,两组RO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UKA组ROM较TKA组大(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RO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UKA组HSS评分较TKA组高(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UKA组VAS评分较TKA组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0。05)。结论 与TKA术相比,UKA术治疗MCLKOA可减轻疼痛和手术损伤,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安全性可靠。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