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安徽省保健委员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安徽省保健委员会

胡世莲

双月刊

1672-6790

J.C.Healthcare@163.com

0551-62608457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大院715信箱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Healthcar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北京医院、安徽省保健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临床保健杂志》,是以临床医学与保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卫生部保健局局长黄洁夫同志兼任本刊编委会主任。自2005年第1期起,本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于2008年3月、5月相继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社热诚欢迎医疗卫生工作者为本刊提供稿件。欢迎各有关单位和广大读者订购,每期9元,全年54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购,邮发代号26-184,也可直接向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社邮购。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大院715信箱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社收 邮编:230001 电话:0551-62608457 传真:0551-62606415 E-mail:J.C.Healthcare@163.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膳食总抗氧化力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王斌潘友文陆秀星邱亚洲...
    373-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膳食总抗氧化力(DTAC)与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至2023来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24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参与体检的128例成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定量频数调查法收集研究对象摄入的所有食物种类及数量,参照公开数据库通过血浆铁还原能力(FRAP)、自由基捕获抗氧化参数(TRAP)和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TEAC)3个指标评估膳食总抗氧化力.按四分位法将上述3个指标数值由低到高分为4组(Q1~Q4).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TAC与糖尿病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人群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能量、脂肪的摄入量较高,维生素C、叶酸的摄入量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膳食TEAC 高水平组 Q3[OR 值(95%CI):0.10(0.02~0.46)]、Q4[OR值(95%CI):0.14(0.02~0.80)]发生糖尿病风险较低水平组低(P<0.05).调整模型后,膳食TEAC高水平组和TRAP高水平组发生糖尿病风险较低水平组低.结论 DTAC含量与糖尿病的发生呈负相关.

    糖尿病营养生理学现象膳食抗氧化能力指数危险因素

    外源性硫化氢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理探讨

    宣柳刘增辉马筝王超...
    378-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硫氢化钠(NaHS,硫化氢供体)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新西兰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aHS组、炔丙基甘氨酸组(PPG,胱硫醚-γ-裂解酶合成酶抑制剂),每组各10只.正常组为普通饲料饲养,其他各组均以高脂饲养(2%胆固醇+10%猪油).12周后检测血脂含量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亚甲蓝法测定血清中硫化氢(H2S)的含量;比色法检测氧化还原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相对于模型组,NaHS组兔血清中血脂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H2S的含量和S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明显下降;HE染色显示内膜/中层厚度比值,I+M、内膜/中层面积的比值明显下降(P<0.05).相对于NaHS组,PPG组中H2S含量和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上升;HE染色显示内膜/中层厚度比值、I+M、内膜/中层面积的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应用外源性硫化氢可通过改变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硫化氢氧化性应激模型,动物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质子与光子放疗剂量学对比研究

    龙腾飞闻妹马涛刘鹤飞...
    381-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在深吸气屏气呼吸模式(DIBH)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光子调强放疗(IMRT)、质子调强放疗(IMPT)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在DIBH模式下接受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7例女性患者病历资料,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均为50 Gy(5周,25次),对于影像学(包括功能性影像)上高度怀疑有残留或复发病灶的区域局部加量至PTVboost:60 Gy.分别在瓦里安Eclipse 15.5计划系统上设计IMRT计划和Eclipse 16.1计划系统上设计IMPT计划.对2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两侧肺、健侧乳腺(右乳)、心脏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照射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质子与光子放疗计划相比,PTV最大剂量(Dmax)(P=0.389)和平均剂量(Dmean)(P=0.044)、PTVboostDmax(P=0.226)和 Dmean(P=0.018)、CI(P=0.035)和 HI(P=0.419)、患侧肺部(左侧)Dmax(P=0.153)、健侧肺(右肺)Dmax(P=0.318)和Dmean(P=0.046)、心脏 Dmax(P=0.014)、LADDmax、(P=0.025)、健侧乳腺(右乳)Dmax(P=0.097)均和光子计划无差异.但质子计划左侧肺Dmean(P<0.01)、V5(P<0.001)、V20(P<0.001)及心脏 Dmean(P<0.001)、LAD Dmean(P<0.001)、健侧乳腺(右乳)Dmean(P=0.010)均明显低于光子计划.结论 DIBH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质子和光子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但采用质子放疗可显著降低对心脏及其亚单位、患侧肺和健侧乳腺的照射剂量.

    乳腺肿瘤质子疗法光子疗法放射治疗剂量

    高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沈洲黄凯张善福孙欣哲...
    387-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年龄≥80岁的高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52例年龄≥80岁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病理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初始治疗方式、生存状况等.结果 52例患者年龄(82.9±2.6)岁,Gleason评分8分以上占57.7%,Ⅲ、Ⅳ期占71.2%,骨转移占28.8%.治疗上,37例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15例接受根治性手术,22例行内分泌治疗;15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均接受内分泌治疗,其中2例联合放疗;随访12~41个月,非转移性患者中,根治性手术患者围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3例生化复发,无死亡病例,其卡氏功能状态评分[90(70,90)分]显著高于非根治性手术患者[75(6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5例死亡.结论 高龄前列腺癌患者具有高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晚、预后差等特征.对于一般情况良好的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安全、有效,术后功能状态更佳.

    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切除术疾病特征预后老年人,80以上

    不同免充气腔镜术式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比较

    高愿王圣应方静刘松...
    391-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免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与免充气经腋窝入路对腔镜治疗甲状腺癌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 5例单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选自同期行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患者,5 0例选自同期行经口腔前庭腔入路腔镜手术患者.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 d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腔前庭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经腋窝组(P<0.05).结论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体表无瘢痕较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上更有优势.

    甲状腺肿瘤内窥镜检查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分析

    倪清清王勇王娜陈琼...
    394-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减少用药风险.方法 参照《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8 423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评价,检出潜在的不适当用药处方.结果 5 107例(60.63%)患者均存在潜在的不适当用药,其中与药物种类相关不适当用药7 658项,与疾病状态相关不适当用药860项,主要涉及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胰岛素、苯二氮䓬类.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关键影响因素为联合用药数.结论 老年患者普遍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应积极采取药学干预.

    处方不当潜在不当用药清单影响因素分析住院病人老年人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后复位丢失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范斌董辉辉李永恒韩健...
    398-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后复位丢失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复位丢失情况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2组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位丢失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依据复位成功标准,术后复位丢失患者24例(30.00%)纳入为复位丢失组,术后复位未丢失患者56例(70.00%)纳入复位成功组;2组患者年龄、骨折AO分型、骨折至接受手术时间、骨质疏松情况、桡骨远端至远端螺钉距离、术后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骨折AO分型、骨折至接受手术时间、骨质疏松、桡骨远端至钢板远端螺钉距离均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后复位丢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后复位丢失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骨折AO分型、骨折至接受手术时间、骨质疏松、桡骨远端至钢板远端螺钉距离.

    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治疗结果危险因素老年人

    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赵婉亓晓宇凌森万光伦...
    402-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65例老年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居住地、吸烟史、饮酒史、是否为留守老人以及睡眠情况)和甲状腺疾病特征的资料(病程、病理性质、病变长径、发病侧别、转移情况以及术前甲状腺功能),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焦虑情绪.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组留守老人、每日睡眠<6 h、病灶转移及术前促甲状腺激素异常者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留守老人(OR=7.267,95%CI:1.340~39.413,P=0.021)及每日睡眠<6 h(OR=5.015,95%CI:1.339~18.776,P=0.017)是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 留守老人及每日睡眠<6 h的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出现焦虑的风险更大,早期干预焦虑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老年患者甲状腺术后焦虑情绪的预防.

    甲状腺切除术焦虑危险因素老年人

    德曲妥珠单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林琳陈健刘虎韩兴华...
    406-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德曲妥珠单抗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采用德曲妥珠单抗治疗的34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或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共入组女性34例,中位年龄55.5岁;25例为HER-2阳性,9例为HER-2低表达;治疗线数为2~10线,中位4线,客观缓解率为35.29%(12/34),疾病控制率为58.82%(20/34);其中三线以上及内脏危象的患者较早线和无内脏危象患者疾病控制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乏力、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及骨髓抑制等,其中3级以上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包括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及腹泻,其余均为1或2级不良反应.结论 德曲妥珠单抗在晚期HER-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中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建议早期应用德曲妥珠单抗.

    乳腺肿瘤德曲妥珠单抗HER-2方案评价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中西医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周燕王国俊
    410-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中西医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失眠症状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寿县中医院血液透析科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终末期肾脏病并发睡眠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实施中西医护理方法;观察2组的失眠改善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失眠改善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P<0.05).2组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组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MH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行中西医护理有利于改善失眠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肾透析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病人医疗护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