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安徽省保健委员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安徽省保健委员会

胡世莲

双月刊

1672-6790

J.C.Healthcare@163.com

0551-62608457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大院715信箱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Healthcar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北京医院、安徽省保健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临床保健杂志》,是以临床医学与保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卫生部保健局局长黄洁夫同志兼任本刊编委会主任。自2005年第1期起,本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于2008年3月、5月相继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社热诚欢迎医疗卫生工作者为本刊提供稿件。欢迎各有关单位和广大读者订购,每期9元,全年54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购,邮发代号26-184,也可直接向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社邮购。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大院715信箱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社收 邮编:230001 电话:0551-62608457 传真:0551-62606415 E-mail:J.C.Healthcare@163.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诊疗进展

    谈文峰
    43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是皮肌炎的一种亚型,该类患者易出现间质性肺病,特别是快速进展的间质性肺病(RPILD),发生RPILD后,常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产生抵抗,尽管积极治疗,死亡率仍高达70%,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该文阐述了抗MDA5阳性皮肌炎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进展,还重点介绍了抗MDA5阳性皮肌炎RPILD早期识别和预警方法.

    皮肌炎体征和症状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临床方案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第二十一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438页

    从五脏论治干燥综合征

    汪悦
    439-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燥综合征是全身性疾病,治疗要从整体出发,重视脏腑,尤其是五脏的辨治.早期应重在从肺胃治标为主,以润肺燥、清胃热为大法;中期多从肺脾论治,或养肺胃,或补脾土;后期多从肝肾论治,或滋肝肾,或温肾元.治肺以养阴润燥、宣肺布散为主,治脾宜补气健脾、气复津还,治肾补肾滋阴、资水生津,治肝当抑木清肝、疏肝活血,治心多以养心清火、宁神定志为法.该文旨在介绍从五脏论治干燥综合征的常用治法.

    干燥综合征治法五脏中草药疗法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第二十一届编辑委员会通信编委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442页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彭昭王迁康琳
    443-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老年RA可以分为:发病年龄≥60岁的老年RA(EORA)与青壮年发病的RA(YORA)病情迁延至老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EORA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男性更为常见,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均有其独特性.EORA起病急,以全身大关节和近端关节受累为主,且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较低.此外,EORA患者临床合并症多,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非甾体抗炎药物在老年患者中使用时不良反应风险增加,而传统合成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对EORA和YORA患者有相同的疗效;生物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在EORA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缺乏明确的研究证据.该文总结了 EORA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临床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旨在为EORA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节炎,类风湿消炎药,非甾类抗风湿药老年人

    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机制的研究现状

    王帆帆刘健方妍妍文建庭...
    448-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风胶囊(XFC)是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研究已证实XFC对RA的治疗有其独特疗效.该文从药学研究、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毒理学、临床观察和机制等方面阐述XFC的研究概况,旨在加深对该药的认识,为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节炎,类风湿中草药中药药理学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达标治疗及社区全周期管理

    吴泓波吴泽兵
    45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肿痛为最常见临床表现.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多反复且逐渐加重,最终导致关节结构破坏,造成残疾,而且可能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导致患者饱受煎熬,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四多"特点:病患多、病程长、中重度患者多、并存疾病多.达标治疗是慢病管理的原则,应贯穿类风湿关节炎诊疗管理的始终.类风湿关节炎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创新医防融合与医防协同机制,完善类风湿关节炎及其风险因素的社区全周期管理防控体系,促进全专协同家庭医生团队高质量发展,加强培养具有公卫意识与风湿病专长的社区人才,对提升类风湿关节炎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节炎,类风湿疾病管理流行病学因素社区卫生服务

    生理认知衰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贾亦非周雅茹邢怡文潘一鸣...
    458-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健康老龄化,加强对失能和痴呆的早期干预,有学者提出生理认知衰退综合征的概念.生理认知衰退综合征是一种以非痴呆老年人步速减慢和(或)握力下降的同时存在认知障碍为特点的老年综合征,对痴呆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目前关于生理认知衰退综合征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对生理认知衰退综合征的概念、评估方法、流行病学及干预等进行综述.

    衰老衰弱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综述

    唑来膦酸对肌少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何木兰欧阳晓俊
    462-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少症是指与年龄增长有关的进行性全身骨骼肌质量减少、骨骼肌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疾病.近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5.7%~23.9%,跌倒、骨折等相关风险增加,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肌肉和骨骼在发育、生长、衰老和许多疾病中表现出显著的共性,肌少症常伴随骨质疏松一起发生.唑来膦酸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它主要通过抑制甲羟戊酸代谢途径中的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来发挥作用.唑来膦酸不仅可以保持骨骼完整性,还可以在各种情况下发挥肌肉促进作用.该文通过梳理唑来膦酸对肌少症的影响及其涉及的潜在机制,为未来治疗肌少症提供新的思路.

    肌减少症唑来膦酸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综述

    声明

    4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