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陇东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陇东学院学报
陇东学院学报

朱允

双月刊

1674-1730

ldxyxuebao@126.com

0934—8631458

745000

甘肃省庆阳市兰州路

陇东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i of Longdo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办刊方向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办刊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办刊宗旨是“传承先进思想,繁荣科学文化”,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和文风。以反映本院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主要刊登本院教学科研人员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学术评论等,并适当引发院外确有见地的论文,以促进我院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学院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周恩来与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形象塑造

    张杰胡凤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党形象关乎党自身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更关乎党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鉴于抗战形象的时代性及抗战时期周恩来所承担使命的特殊性与艰巨性,研究周恩来对于中共抗战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具有较高的价值.全面抗战初期,周恩来通过理论建构与亲身实践,成功塑造和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坚守者、持久抗战的实践者、统一战线的维护者和国际抗战的倡导者形象.深入总结周恩来塑造与传播中共抗战形象的策略和方法,有助于深化对政党形象塑造的理解,并为当前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提供重要参考.

    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周恩来抗战形象

    中国共产党开展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探究

    何纪祥闫成俭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对于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突出劳动教育的革命导向与突出政治,到如今注重综合育人与全面发展,实现了高校劳动教育属性更深层次的转变.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基本问题为主线,探究中国共产党关于开展高校劳动教育育人政策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在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始终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基本国情逐步探索等基本经验.对此,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应着力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多元共同体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分级递进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高校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治理思想的三重性

    张世定齐文娟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代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既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刻将乡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置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位序.其乡村文化治理思想在与时俱进的嬗变逻辑中生成了思想深邃、特色鲜明的文化特质,呈现出整体性、时代性与实践性的三重属性,强化了理论思想指导乡村文化治理实践的解释力度,为乡村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与有力的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治理思想

    革命史视域下的南梁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

    姜东苑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精神是历史最好的叙述,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昂扬风貌的集中展示.南梁精神是土地革命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包括南梁在内的陕甘边苏区广大人民群众在创建和巩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革命精神.它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克敌制胜、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是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从革命史视角出发,南梁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革命精神在文化认知、价值认同、政治保障及目标愿景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认真研究、阐述南梁精神的基本内涵以显其独特性,以期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为我们全方位实现高质量发展、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提供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国革命精神南梁精神基本内涵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路径研究

    姜莹莹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是一片革命热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加大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整合力度、创新力度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总结所取得的成绩,全方位分析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深入挖掘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潜力,破解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深层次矛盾,还能提供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从而助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

    论阿信诗歌的审美张力

    王子清李明德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信的诗歌将西部地域的广阔和人类自我的渺小相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巨大反差中,形成独特的审美张力.在持续性的写作过程中,对主体的不断辩驳、追问与质疑,体现出诗人不屈不挠的超越精神和立体的审美感受.阿信的诗歌,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世俗的人性之美的赞叹.通过英美新批评的"张力论"分析,阿信诗歌中的多种元素产生的审美冲击使读者产生共鸣,获得灵魂的洗礼.阿信的诗歌审美建构,体现出诗人在寂静世界中通向神性写作的精神信仰,对研究阿信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阿信诗歌审美张力精神超越寂静沉思

    丝绸之路与茹河道沿线佛教遗存

    刘治立王荣乐王博文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茹河道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交通网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其开通时间早,距离长安较近,沿线曾经上演过许多历史壮剧,留下许多中西文化交流的遗迹,众多的佛教石窟、碑塔及金石造像镶嵌在沿途的摩崖或道旁,静静地守望古道,折射出昔日中外文化交融的盛况.

    丝绸之路茹河道佛教遗存

    盛唐酒泉西沟"骑士模印砖"图像研究——以1、2、3号墓为例

    刘栋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盛唐酒泉西沟"骑士模印砖"从图像学与绘画艺术风格两方面展开论述分析,图像直观反映了画面主题寓意与象征含义,并采用线条、设色、空间性等艺术风格将骑士和战马表现得生动形象.以盛唐酒泉西沟1、2、3号墓中骑士模印砖为例展开分析,与同一时期《马球图》壁画、《骑士巡行》模印砖进行比较,从图像学图像志视角对酒泉西沟"骑士模印砖"进行解读,描绘了唐代河西地区骑士出行的真实景象.

    盛唐酒泉西沟骑士模印砖

    《申报》香烟广告对上海市民的影响研究

    骆军赵伟居然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告不单单是商业手段,还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文化的塑造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近代《申报》广告中,香烟广告占据重要地位,是研究当时上海社会文化的重要史料.选择了英美烟公司旗下的香烟在《申报》上的广告,发现香烟广告对当时上海市民的思想认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积极推动了社会文化的改变.在人们的认知中,香烟逐渐成为品位的象征,使用香烟可以获取身份地位,得到社会的认可;此外,香烟广告也改变了过去人们对香烟不健康的固有印象,香烟也不再仅仅只有社交这一单一功能,而是成为了健康的商品,香烟的作用也更加地广泛;同时,香烟也成为女性争取男女平等,变身摩登女性的象征;不仅如此,香烟的文化内涵也不断扩展,成为人格、希望的象征,可见香烟对上海市民文化的影响之深远.

    《申报》香烟广告上海市民

    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历史街区空间演变及其特色研究——以西安市三学街方例

    张娅莉韩艳卫东刚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学街是西安市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基于历史地理学视角,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对西安市三学街的空间演变及其特色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三学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随着时代变迁,职能属性逐渐趋于多元化,其发展演变历程充分展示了时空变迁下的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最后,对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在现代城市变迁中的发展与保护提出了具体思路,也为其他历史街区的保护提供了借鉴.

    历史地理学历史街区空间特色演变规律西安市三学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