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军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褚常春

双月刊

1671-3826

lcjyzzbjb@163.com

0411-82679439,85846149

116017

大连市解放路655号

临床军医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宗旨主要为全军临床医学服务,读者对象为军队临床医、技、护人员。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医学心理学研究、护理研究、综述与讲座、研究摘报、病例报告等。发表的稿件中以军人伤病为重点,兼顾普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发行范围,面向军、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哮喘患儿Let-7a、β-catenin表达水平与Th1/Th2失衡相关性

    拓荣荣李惠芳
    1254-1256,1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Let-7a、β-catenin表达水平与Th1/Th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 将延安市中医医院自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79例哮喘患儿纳入哮喘组;另将同一时期的75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组。比较两组的Let-7a、β-catenin、Th1阳性率、Th2阳性率、Th1/Th2、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最大通气量(MVV)]、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分析Let-7a、β-catenin与Th1/Th2的相关性,以及Let-7a、β-catenin、Th1/Th2与肺功能指标、EOS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Let-7a、β-catenin、Th1阳性率、Th1/Th2均低于健康组,Th2阳性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t-7a 与 Th1/Th2 呈正相关(r=0。443,P<0。05),β-catenin 与 Th1/Th2 也呈正相关(r=0。451,P<0。05)。哮喘组EOS高于健康组,FEV1、FEV1%、MVV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t-7a、3-catenin、Th1/Th2与FEV1、FEV1%、MVV均呈正相关(P<0。05),与EOS呈负相关(P<0。05)。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Let-7a、β-catenin与外周血Th1/Th2呈正相关,Let-7a、β-catenin、Th1、Th2对哮喘的严重程度均有影响。

    哮喘Let-7aβ-cateninTh1Th2

    磁共振成像、CT血管成像及颈部血管超声在脑梗死脑血管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

    南晓勇鲁冬青南晓娟王晋君...
    1257-1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CT血管成像(CTA)及颈部血管超声(CVUS)在脑梗死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CVUS、CTA、MRI、脑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评价MRI、CTA、CVUS与DSA判断颈动脉狭窄的一致性,CTA、MRI与DSA判断脑血管狭窄的一致性;比较CVUS、CTA、MRI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CTA、MRI对前循环、后循环血管病变的检出率,以及CTA、MRI、DSA测量的脑血管直径。结果 MRI与DSA判断颈动脉狭窄的Kappa值为0。913,P<0。05,一致性好,准确率为94。12%;CVUS、CTA与DSA判断颈动脉狭窄的Kappa值分别为0。547、0。658,P<0。05,一致性中等,准确率分别为69。12%、76。47%。MRI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准确率高于CVUS和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MRI对前循环、后循环血管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MRI、DSA测量脑血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共检测可疑脑血管狭窄152支,MRI 122支;MRI与DSA判断脑血管狭窄的Kappa值为0。851,P<0。05,一致性好,准确率为73。03%;CTA与DSA判断脑血管狭窄的Kappa值为0。646,P<0。05,一致性中等,准确率为71。05%。结论 MRI、CTA及CVUS在脑梗死脑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以MRI的诊断准确率最高。

    磁共振成像CT血管成像颈部血管超声脑梗死脑血管病变

    非病理性高度近视青少年患者患眼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特征研究

    郭春玲王丽曌郑丹唐强...
    1262-1264,1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病理性高度近视青少年患者患眼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的特征。方法 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自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12例(224眼)非病理性高度近视青少年患者纳入近视组,选取同期112例(224眼)健康青少年纳入健康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临床指标、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与平均等效球镜度(MSE)及眼轴长度(AL)的相关性。根据MSE及AL将近视组患者分为高度亚组[73例(146 眼);-9。0 D<MSE ≤-6。0 D,25 mm ≤ AL ≤ 27 mm]与超高亚组[39 例(78 眼);MSE ≤-9。0 D,AL>27 mm],比较高度亚组与超高亚组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采用二元Logistics方程分析各指标与不同程度非病理性高度近视的相关性。结果 近视组MSE、眼压、裸眼视力低于健康组,AL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组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均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近视组患者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与MSE、眼压及裸眼视力呈正相关(P<0。05),与AL呈负相关(P<0。05)。超高亚组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均低于高度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与非病理性高度近视不同程度相关(P<0。05)。结论 非病理性高度近视青少年患者患眼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异常下降,临床可根据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诊断患者高度近视程度。

    非病理性高度近视黄斑区视网膜血流灌注密度

    后外侧常规入路与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应用效果比较

    韦秋业梁嘉均陈桂全黄彬...
    1265-1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后外侧常规入路与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自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后外侧常规入路,n=32)与微创组(微创入路,n=3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评分表(Harr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BB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BB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BBS评分均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均低于术前,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素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1周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素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C反应蛋白均低于术前,且微创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9/32),高于微创组的5。88%(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后外侧常规入路比较,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恢复更快,疼痛感更低,关节功能更优,疗效更优。

    后外侧常规入路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配合自控静脉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观察

    牛玲孙昊马祥罗纯...
    1269-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配合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行LC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A组术后实施PCIA;B组术后实施双侧TAPB配合PCIA。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药物追加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12、24 h的静态、动态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Ramsay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药物追加比例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6、12 h的静态VAS评分、动态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Ramsay评分时间效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6、12、24 h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TAPB配合PCIA镇痛可减少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药物追加比例,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效果

    宫腔镜下息肉摘除结合孕激素运用改善内膜息肉疗效及预后

    吴晓露朱力岳莎莎赵莉...
    1272-1274,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息肉摘除结合孕激素运用改善内膜息肉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自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8例。常规组仅进行宫腔镜冷刀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冷刀切除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月经失血图评分、经期、子宫内膜厚度)、血清血红蛋白水平、性激素水平[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及黄体生成素(LH)]、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以及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月经失血图评分、经期、子宫内膜厚度,E2、P、LH表达水平,以及IL-6、TNF-α、CRP均低于各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而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各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0%(54/58),高于常规组的79。31%(4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40,P=0。031)。观察组复发率为3。45%(2/58),低于常规组的15。52%(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0,P=0。027)。结论 宫腔镜冷刀切除术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改善症状,降低术后复发率,可能与调节性激素表达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宫腔镜冷刀地屈孕酮片子宫内膜息肉血炎性因子性激素

    信迪利单抗加贝伐珠单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及血DEAH盒解旋酶33、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影响

    周楷顺解思涛王薇雅祝鸿雁...
    1275-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加贝伐珠单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及血DEAH盒解旋酶33(DHX3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0年11月至2023年10月鸡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纳入A组(n=35),将接受信迪利单抗加贝伐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的患者纳入B组(n=38)。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免疫功能相关参数[自然杀伤力(NK)细胞、调节性T(Treg)细胞、CD4+和CD8+细胞]、肿瘤相关标志物[DHX33、MMP-9、甲胎蛋白(AFP)、皮质醇(Cor)、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28/38),高于A组的51。43%(1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Treg细胞、CD4+、CD8+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HX33相对表达量、MMP-9、AFP、Cor和PIVKA-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贫血、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加贝伐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晚期肝癌可有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DHX33、MMP-9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肝癌晚期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免疫DEAH盒解旋酶33

    儿童慢性鼻窦炎不同纤毛运动障碍类型纤毛病变特点及鼻呼出气一氧化氮对纤毛运动障碍诊断价值研究

    谢菲慈军邹建军管骅...
    1279-1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慢性鼻窦炎(CRS)不同纤毛运动障碍(CD)类型纤毛病变的特点,并探讨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NO)对C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19年12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50例CR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纤毛运动情况将患儿分入纤毛正常组与CD组,再将CD组分为继发性纤毛运动障碍(SCD)组与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组。观察CRS患儿透射电镜下的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纤毛情况,比较纤毛正常患儿与CD患儿的口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nNO浓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NO浓度对CD的诊断价值。结果 150例患者中,纤毛正常组38例,SCD组109例,PCD组3例。电镜下可见CRS患儿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纤毛多稀疏,常伴有大量炎症细胞;纤毛正常组的纤毛结构基本正常,但部分患儿存在纤毛水肿与气泡;SCD组可伴有外周微管移位,偶见微管紊乱,未见外动力臂缺失;PCD组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纤毛多发异常,主要表现为外动力臂缺失、微管紊乱等。纤毛正常组与CD组FeNO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nNO浓度低于纤毛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毛正常组、SCD组、PCD组FeNO浓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D组、PCD组nNO浓度均低于纤毛正常组,PCD组nNO浓度低于S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NO浓度诊断C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95%可信区间0。688-0。901),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82、0。658,最佳截断值为355 ppb。结论 PCD、SCD患儿的纤毛病变特点存在差异,nNO浓度可以辅助诊断CD。

    儿童慢性鼻窦炎纤毛运动障碍纤毛病变鼻呼出气一氧化氮口呼出气一氧化氮

    吲哚菁绿荧光标记低pH插入肽、细胞角蛋白1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联合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

    闫三华李光耀刘超
    1282-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标记低pH插入肽(ICG-pHLIP)、细胞角蛋白19(CK-1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联合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膀胱癌(B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汾市中心医院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8例疑似B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ICG-pHLIP、CK-19、VEGF-C和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记录疑似BC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ICG-pHLIP、CK-19、VEGF-C、尿液脱落细胞学、ICG-pHLIP+VEGF-C+CK-19+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结果。分析ICG-pHLIP、CK-19、VEGF-C、尿液脱落细胞学、ICG-pHLIP+VEGF-C+CK-19+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BC的诊断效能(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ICG-pHLIP、CK-19、VEGF-C、尿液脱落细胞学单独及联合检测在T分期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在98例疑似BC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BC(阳性)者50例,非BC(阴性)者48例;ICG-pHLIP诊断阳性者47例,阴性者51例;CK-19诊断阳性者41例,阴性者57例;VEGF-C诊断阳性者60例,阴性者38例;尿液脱落细胞学诊断阳性者34例,阴性者64例;ICG-pHLIP+VEGF-C+CK-19+尿液脱落细胞学诊断阳性者48例,阴性者50例。ICG-pHLIP+VEGF-C+CK-19+尿液脱落细胞学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均高于ICG-pHLIP、CK-19、VEGF-C、尿液脱落细胞学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 ICG-pHLIP+VEGF-C+CK-19+尿液脱落细胞学、ICG-pHLIP、CK-19、尿液脱落细胞学在T分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98%(48/98)、47。96%(47/98)、41。84%(41/98)、34。69%(34/98),均低于 VEGF-C 的 61。22%(6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G-pHLIP、CK-19、VEGF-C、尿液脱落细胞学对BC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各项联合检测效能高于单独检测。

    膀胱癌吲哚菁绿荧光标记低pH插入肽细胞角蛋白1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尿液脱落细胞学早期诊断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miR-21、miR-106a、miR-34a、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陆玉婷沈蓉罗婕瑜
    1285-1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miR-21、miR-106a、miR-34a、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自2021年2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18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纳入研究组,根据牙周炎病情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度组(n=71)、中度组(n=64)及重度组(n=46);另将同期检查无口腔疾病的40例健康者纳入健康组。回顾性分析健康组和研究组的临床资料,比较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miR-21、miR-106a、miR-34a、SII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miR-21、miR-106a、miR-34a、SII水平与牙周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miR-106a、miR-34a、SII对慢性牙周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研究组miR-21、miR-34a、SII水平升高,miR-106a水平降低,牙龈出血、龈下菌斑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miR-21、miR-34a、SII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度组miR-21、miR-34a、SII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miR-106a水平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度组miR-106a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miR-34a、SII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711、0。653、0。806,P<0。05),miR-106a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708,P<0。05)。miR-21、miR-106a、miR-34a、SII 联合诊断慢性牙周炎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971,敏感度为 0。945,特异度为0。925,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龈沟液miR-21、miR-106a、miR-34a、SII与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程度相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可对慢性牙周炎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估。

    慢性牙周炎龈沟液miR-21miR-106amiR-34a全身免疫炎症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