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军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褚常春

双月刊

1671-3826

lcjyzzbjb@163.com

0411-82679439,85846149

116017

大连市解放路655号

临床军医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宗旨主要为全军临床医学服务,读者对象为军队临床医、技、护人员。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医学心理学研究、护理研究、综述与讲座、研究摘报、病例报告等。发表的稿件中以军人伤病为重点,兼顾普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发行范围,面向军、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替硝唑冲洗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及其对龈沟液趋化因子、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影响

    唐晓悦闫虹张怡萱曹灿...
    374-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替硝唑冲洗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龈沟液趋化因子、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133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 =67)与B组(n =66)。A组患者采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治疗,B组患者应用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替硝唑冲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龈沟液趋化因子[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RANKL)、骨保护素(OPG)、RANKL/OPG]、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8(IL-8)]、MMPs(MMP-2、MMP-8、MMP-9)、牙周状况[牙齿松动度(TM)、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X3CL1、RANKL、RANKL/OPG、TNF-α、IL-1β、IL-6、IL-8、MMP-2、MMP-8、MMP-9、TM、PD、SBI、PLI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PG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0。91%(60/66),高于A组的 79。10%(5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替硝唑冲洗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牙周状况。

    慢性牙周炎超声龈下刮治替硝唑冲洗趋化因子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胸腔镜经剑突下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疗效比较

    李博侯宇琦许世广王述民...
    378-380,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胸腔镜经剑突下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 2021 年至2022 年6 月收治的79 例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 A 组(n = 27)与 B 组(n =52)。A组患者采用经剑突下入路方式,B组患者采用经肋间入路方式。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第1 天、术后第2 天、术后第2 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量、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第 1 天、术后第 2 天、术后第 2 个月的VA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1%(2/27)、7。69%(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剑突下入路方式比较,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的优势在于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程度更轻。

    剑突下肋间胸腔镜纵隔肿物

    北方某部队官兵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过敏原谱分析

    王新琢李丽黄荷花关文超...
    381-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方某部队官兵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谱,探讨其流行趋势及诱发因素,为诊治及预防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北部战区总医院的《东北地区患者过敏原检测数据库》中连续纳入自2020 年11 月至2021 年1 月北方某部队中既往诊断过敏性疾病(鼻炎、哮喘、过敏性皮肤病、结膜炎等)的454 例官兵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等信息,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疾病患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结果 在 454 例患者中:SPT阴性 212 例(46。7%),1 项过敏原阳性 66 例(14。5%),2 项过敏原阳性 52 例(11。5%),3 项及以上过敏原阳性124 例(27。3%);患有单一过敏性疾病359 例(79。1%),患两种及以上过敏性疾病 95 例(20。9%)。SPT中,尘螨类(屋尘螨30。0%、粉尘螨24。7%、热带螨24。2%)、白桦树花粉(22。0%)、蟑螂类(德国蟑螂20。3%、美国蟑螂18。5%)为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男性SPT阳性率高于女性[66。5%(218/328)比 19。0%(24/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炎和皮肤过敏患者中,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为主要过敏原;哮喘和其他过敏性疾病患者中,白桦树花粉、德国蟑螂、屋尘螨为主要过敏原。皮肤过敏患者的SPT阳性率最高(57。0%)。结论 北方某部队官兵过敏原以尘螨最为常见,其次为白桦树花粉、蟑螂等。患者常同时对多种过敏原过敏,且不同性别、不同疾病之间的过敏原有所差异。研究不同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分布特征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及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官兵对作战环境、部队现状的认知和适应力,以及机体对各种环境变应原暴露中的免疫耐受力,增强部队战斗力。

    过敏原谱过敏性疾病皮肤点刺试验流行病学

    三指标联合模型对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预后预测价值

    许晓东郭燕谭碧松陈剑...
    386-389,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稳定期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对其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自2021 年7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成人内科确诊为HfrEF的 225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将自2021 年7 月1 日至2022 年6 月30 日的入组者纳入训练集(n =172),将自2022 年7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的入组者纳入验证集(n =5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对该模型进行训练集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对训练集、验证集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约登指数判断最佳临界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校准曲线图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管抑素-1(VS-1)是HFrEF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NT-proBNP、VS-1 该3 个变量无多重共线性(方差膨胀因子<10)。ROC曲线显示,基于年龄、NT-proBNP、VS-1 的联合模型预测 HFrEF 患者疾病进展的 AUC 为 0。824(95%可信区间0。763~0。885),特异性为83。3%,敏感性为72。0%,约登指数为0。553。联合模型的AUC高于年龄、NT-proBNP、VS-1 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otstrap效能验证结果显示,AUC为 0。829(95%可信区间 0。769~0。889)。在验证集中,年龄、NT-proBNP、VS-1 及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696、0。833、0。865、0。879;联合模型AUC值高于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P =0。392)。结论 血清VS-1 是HFrEF稳定期老年患者预后预测的新型潜在标志物。基于年龄、NT-proNBP和VS-1 的联合模型有助于准确评估HFrEF稳定期老年患者预后,能够为临床干预和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血管抑素-1N末端B型利钠肽原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预后生物指标老年

    可视化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影响

    孟勇庄全魁陈勇李林...
    390-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可视化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关节腔注射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9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 例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 =46)与常规组(n =44)。常规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自体PRP关节腔注射治疗。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可视化精准注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6 min步行距离、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 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常规组的6。8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6、12 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6、12 个月,VAS评分低于常规组,6 min步行距离、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治疗后 1、6 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轻中度膝骨关节炎中,可视化自体PRP在超声引导下精准关节腔注射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可视化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疼痛关节功能

    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效果观察

    从云陈挺松袁计红王昊...
    393-395,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不可手术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自2020 年6 月至2021 年11 月收治的接受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的20 例CRLM不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粒子植入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 2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术,共植入1 963 粒粒子。1 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出现气胸,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0 例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化疗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无患者发生Ⅲ级以上化疗不良反应。化疗后 2 个周期:完全缓解 2 例,部分缓解 13 例,疾病稳定2 例,疾病进展3 例,客观缓解率为75。0%(15/20),疾病控制率为85。0%(17/20)。化疗后4 个周期:完全缓解2 例,部分缓解15 例,疾病稳定1 例,疾病进展2 例,客观缓解率为85。0%(17/20),疾病控制率为90。0%(18/20)。患者化疗后2 个周期、化疗后4 个周期的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CRLM不可手术患者的近期效果显著,且安全性佳。

    结直肠癌肝转移125Ⅰ放射性粒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后发生骨饥饿综合征影响因素术前超声评估价值

    段怡然吴鸿莉金壮于馨...
    396-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影像学特征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甲状旁腺全切除术(TPTX)后发生骨饥饿综合征(HBS)的影响因素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0 年7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104 例接受TPTX的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HBS,将患者分入HBS组和非HBS组。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常规超声检查及外周生化指标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HPT患者TPTX后发生HBS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术前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术前血清钙、甲状旁腺超声血供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超声血供情况是SHPT患者TPTX后发生HB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术前超声提示甲状旁腺高血运是SHPT患者TPTX后发生HBS的危险因素,其可与术前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联合筛查临床早期HBS高危人群。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超声骨饥饿综合征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系研究

    吴海珍舒红梅孙泽丽何贝...
    400-402,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 103 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24h内首次外周血EOS检测水平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EOS组和高EO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及OSAHS发生情况。应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外周血EOS与COPD患者并发OSAHS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EOS对COPD患者并发OSAHS的影响;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EOS对COPD患者并发OSAHS的评估价值。结果 以外周血EOS水平的中位数(0。53×109 个/L)为截点将患者分入高EOS组(n =56)和低EOS组(n =47)。高EOS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3、4 级比例均高于低EOS组,GOLD分级1、2 级比例均低于低E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EOS组OSAHS发生率高于低E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158,P =0。001)。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 EOS水平与 COPD患者并发 OSAHS密切相关(r =0。35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EOS水平、GOLD分级(2、3 级)是COPD患者并发OSAHS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EOS评估COPD患者并发OSAHS的曲线下面积为 0。721,具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 外周血EOS与COPD患者并发OSAHS密切相关,其水平升高会增加患者OSAHS发生风险,临床可据此早期评估预测患者OSAHS的发生风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

    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营养状态影响

    冒智捷张丽穆福娜依·艾尔肯李旭晶...
    403-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态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6-12 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治疗的138 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不同透析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血液透析(HD)组(n =22)、HD+血液透析滤过(HDF)组(n =45)及HD+HDF+血液灌流(HP)组(n =71)。比较3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状态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营养状态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铁(Fe)、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白蛋白(ALB)],并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评估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情况。结果 3 组患者治疗后的BMI、HB、Fe、TIBC、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HDF+HP组患者非PEW占比最多,而存在营养不良的占比最少,但3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组患者的GSH-PX、MDA、AOPP水平均低于各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DF+HP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SH-PX差值低于HD组、HD+H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 组间SOD、MDA及AOPP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HDF+HP的治疗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改善营养状况,并可能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氧化应激营养状态

    微小RNA-590 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

    梅其杰胡琪段戡徐文飞...
    407-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590 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在PubMed数据库检索自 2012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已发表的有关miRNA-590 和cell phenotypic/cell cycle regulation/proliferation/apoptosis/migration and inva-sion/autophagy的文献。通过citexs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文献分析及数据挖掘。结果 共检索到有效文献 199 篇,文献年均发文量18。1 篇。miRNA-590 作用机制相关文献量自2016 年开始稳定且快速增长,2017 年增长率最快,2020 年到达年发文量顶峰35 篇。"Exp Ther Med"与"Oncotarget"均为纳入文献量最多的期刊,均有 6 篇,分别占总文献量的 3。0%(6/199)。miRNA-590作用机制领域发文量前10 位的作者均发表2 篇文献,分别占总文献量的1。0%(2/199)。miRNA-590 作用机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分别为中南大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均有6 篇,分别占总文献量的3。0%(6/199)。"mir-590-3p""mir-590-5p""microrna""breast cancer""invasion"为高频关键词,出现频次分别为 35 次、23 次、10 次、7 次、7 次。"MIR590""AKT1""GAPDH""CTNNB1""MARCHF8"为高频关联基因,出现频次分别为 122 次、40 次、35 次、31 次、30 次。"Neoplasms""Breast Neoplasms""Carcinoma,Hepatocellular"是高频疾病热点词,出现频次分别为 124 次、58 次、57 次。结论 2012-2022 年关于miRNA-590 作用机制的研究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利用miRNA-590 作用机制深入探讨各类疾病的治疗靶点,对指向性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微小RNA-590文献计量学分析作用机制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