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军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褚常春

双月刊

1671-3826

lcjyzzbjb@163.com

0411-82679439,85846149

116017

大连市解放路655号

临床军医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宗旨主要为全军临床医学服务,读者对象为军队临床医、技、护人员。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医学心理学研究、护理研究、综述与讲座、研究摘报、病例报告等。发表的稿件中以军人伤病为重点,兼顾普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发行范围,面向军、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4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解读

    李洋韩雅玲
    881-884页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疾病指南解读

    欢迎订阅

    884页

    循环炎症因子水平与辐射相关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杨得富尚峰徐莹阎英...
    885-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环炎症因子水平与辐射相关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RRDST)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采用5 种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分析血清中70 种循环炎症因子水平与RRDST的关系。结果 正向MR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L11)(比值比=0。941 8,95%可信区间 0。891 0~0。995 5,P=0。034 1)、趋化因子(CX-CL)10(比值比=0。929 5,95%可信区间0。881 9~0。979 7,P=0。006 5)、骨保护素(OPG)(比值比=0。868 3,95%可信区间0。774 9~0。973 0,P=0。015 0)与RRDST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CXCL6(比值比=1。108 2,95%可信区间1。036 1~1。185 3,P=0。002 8)、白细胞介素(IL)-15 受体α(比值比=1。080 0,95%可信区间1。022 8~1。140 4,P=0。005 5)、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比值比=1。073 4,95%可信区间 1。014 6~1。135 7,P=0。013 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比值比=1。092 8,95%可信区间1。035 0~1。153 8,P=0。001 4)、硫酸氨基转移酶(SULT)1A1(比值比=1。0665,95%可信区间1。0054~1。131 3,P=0。032 4)与RRDST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敏感性分析证实了这些因果关系的稳健性;反向MR分析未发现RRDST与循环炎症因子水平存在显著的反向因果关系。结论 正向和反向MR分析揭示了特定炎症因子水平与RRDST风险之间的显著因果关系,CCL11、CXCL10、OPG水平与RRDST风险显著负相关,而CXCL6、IL-15 受体α、LIFR、MCP-1、SULT1A1 水平与RRDST风险显著正相关。这些发现为理解RRDST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未来的临床和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提供了潜在的目标。

    孟德尔随机化循环炎症因子辐射相关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年龄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影响

    刘俊鹭王镜涵王玥武敏...
    892-895,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因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数据,评估年龄对术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 年4 月至2023 年6 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因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置换的39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A组(年龄50~59 岁,n=146)、B组(年龄 60~69 岁,n=196)及C组(年龄70~79 岁,n=49)。比较各组患者术前7d及术后7d动态心电图HRV的指标,包括均值标准差(SDANN)、总体标准差(SDNN)、标准差均值(SDNNindex)、相邻两个 RR 间期差值>50 ms(PNN50)、差值的均方根(rMSSD)。比较各组患者心脏超声参数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房内径(LA)。结果 术后,A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IDD高于B组、C组,LVPWT、IVST、LA均低于B组、C组,且B组IVST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 组患者HRV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SDNN、SDANN、SDNNindex均低于各组术前,且A组的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 均高于B组、C组,B组各指标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脏储备力减退,对其术后恢复及生存质量均有影响。

    心率变异性年龄二尖瓣置换术后自主神经系统

    外周血双阴性T细胞、自然杀伤性T细胞及血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含量在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疗效中价值研究

    吴艳花郭佳琪丁春梅包慧...
    896-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双阴性T细胞(DNT)、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及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在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反应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 年1-12 月就诊于联勤保障部队960 医院核医学科行131I治疗的215 例DTC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5 版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将患者分为疗效满意(ER)组(n=121)、疗效不确切(IDR)组(n=59)、疗效不佳(IR)组(n=35);根据1 年内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7)与无复发组(n=198)。比较不同疗效组间在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特征方面的差异。比较不同疗效组及不同临床转归组在DTC术后外周血DNT百分比、NKT百分比及ps-Tg水平表达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分析DNT、NKT及ps-Tg水平与131I治疗后临床转归ER组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最佳界值点评估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最佳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结果 ER组、IDR组、IR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分期、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R组和IR组的DNT百分比、NKT百分比高于ER组,IR组ps-Tg高于IDR组、E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的DNT百分比、ps-Tg水平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KT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T和ps-Tg对最佳治疗反应ER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776)],界值点分别为 7。15%、8。44 ng/ml;且两种检测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种检测指标联合时预测价值最高(AUC=0。844,灵敏度 93。6%,特异性 66。6%)。结论 中高危DTC患者术后131I治疗前DNT百分比、NKT百分比可以预测临床转归,DNT和NKT升高可提示不良预后及高复发风险;DNT和ps-Tg单独检测预测最佳治疗反应的效能相当,DNT、NKT及ps-Tg三者联合检测可对最佳治疗反应达到较高的预测价值。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双阴性T细胞自然杀伤性T细胞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

    视神经萎缩蛋白-1对抑郁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线粒体功能影响

    王奇徐天朝崔刚董晓梅...
    902-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表达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对抑郁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2 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慢性应激组(CMS组)、慢性应激+空载体组(CMS+NC组)、慢性应激+OPA1 过表达载体组(CMS+OPA1 OE组)。采用慢性应激建立抑郁模型,应激持续3 周,随后对CMS+NC组和CMS+OPA1 OE组小鼠侧脑室分别注射对照病毒和过表达OPA1 慢病毒。注射前及注射后1 周,用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评估抑郁样行为,行为实验后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慢病毒干预后,CMS+OPA1 OE组糖水偏好百分比高于CMS组、CMS+NC组,CMS+OPA1 OE组悬尾不动时间低于CMS组、CMS+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S组、CMS+NC组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和Caspase-3 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CON组,CMS+OPA1 OE组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和Caspase-3 阳性细胞表达率均低于CMS组及CMS+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S组、CMS+NC组小鼠海马组织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 表达水平均低于 CON 组,CMS+OPA1 OE 组小鼠海马组织 MFN1、MFN2 表达水平均高于 CMS 组、CMS+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S组和CMS+NC组小鼠海马组织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水平均低于CON组,CMS+OPA1 OE组ATP水平高于CMS组及CMS+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小鼠海马OPA1 表达水平下降,过表达OPA1 能够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线粒体功能,OPA1 可能是抑郁症的生物学标志物,成为潜在治疗靶点。

    慢性应激抑郁视神经萎缩蛋白-1线粒体凋亡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发生同时性胃癌、异时性胃癌影响因素分析

    褚芮朱敏张颖王拥军...
    907-910,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发生同时性胃癌(SGC)、异时性胃癌(MGC)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 2017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收治的 1 019 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SGC、MGC,将患者分入单次病变组(未出现SGC或MGC)和多次病变组(出现SGC或MGC)。收集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胃癌患者 ESD 后发生 SGC、MGC 的影响因素。结果 1 019 例患者中,出现SGC 7 例、MGC 45 例。两组年龄、吸烟史、初始多发病灶、初始病变部位、背景黏膜萎缩程度、肿瘤浸润深度、背景黏膜肠化程度、术后eCura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病变部位在胃下部、重度肠化、初始多发病灶、术后eCura分级为C级是早期胃癌患者ESD后发生SGC、MG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始病变部位在胃下部、重度肠化、初始多发病灶、术后eCura分级为C级的早期胃癌患者在ESD后具有较高的SGC、MGC发生风险,应延长随访时间。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同时性胃癌异时性胃癌影响因素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曾庆佳王英杰袁帅何光伟...
    911-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廊坊市人民医院自 2019 年 1 月至2023 年12 月收治的99 例接受静脉溶栓的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58,mRS评分≤2 分)与预后不良组(n=41,mRS评分>2 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ACI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3。5 h、存在侧支循环不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 分、糖尿病比例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发病至溶栓时间、NIHSS评分、侧支循环不良发生情况、ADC均为ACI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NIHSS评分、糖尿病、侧支循环不良发生情况、发病至溶栓时间、ADC均可影响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的预后。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影响因素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QRS波宽度、QT离散度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关系

    王旭升栗思婷方中
    914-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QRS波宽度(QRSw)、QT离散度(QTd)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21 年1 月至2023 年2 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 例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随访1 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HRV指标、QRSw、QTd,并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老年AM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82 例患者中共25 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设为发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 30。49%(25/82);其余 57 例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设为未发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HRV中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及相邻NN之差>50 ms的数量占总正常心搏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未发生组,QRSw、QTd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RSw、QTd为老年AMI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AMI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为QRSw、QTd,临床应对异常QRSw、QTd的老年AMI患者引起重视。

    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QRS波宽度QT离散度不良心血管事件

    不同剂量白藜芦醇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大鼠海马神经元焦亡作用

    于静丁国鹏李林孙莹杰...
    917-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Res)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大鼠海马神经元焦亡的作用。方法 选取雄性10~12 周龄SD大鼠50 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S组)、CPB组(C组)、低剂量Res组(L-Res组)、中剂量Res组(M-Res组)、高剂量Res组(H-Res 组)5 组,每组各 10 只。S 组大鼠不建立模型,只进行动静脉穿刺后观察 1h。C 组、L-Res组、M-Res组、H-Res组建立无血预充心脏不停搏大鼠CPB模型,CPB 60 min,L-Res组、M-Res组、H-Res组分别在CPB前连续7d给予Res 25、50、100 mg/kg灌胃给药,每天1 次,C组在CPB前连续7d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处理。CPB结束后2h麻醉下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8、IL-1β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NLRP3)、胱天蛋白酶(Caspase)-1、消皮素D(GSDMD)蛋白含量。结果 与S组比较,C 组、L-Res 组、M-Res 组、H-Res 组海马组织中 TNF-α、IL-18、IL-1β 含量升高(P<0。05),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含量也升高(P<0。05);与C组比较,L-Res组、M-Res组、H-Res组海马组织中TNF-α、IL-18、IL-1β含量减低(P<0。05),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含量也减低(P<0。05);与L-Res组比较,M-Res组、H-Res组海马组织中TNF-α、IL-18、IL-1β含量减低(P<0。05),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含量也减低(P<0。05);与M-Res组比较,H-Res组海马组织中 TNF-α、IL-18、IL-1β 含量减低(P<0。05),NLRP3、Caspase-1、GSDMD 蛋白含量也减低(P<0。05)。结论 Res预处理呈剂量依赖性减轻海马神经元炎症反应,抑制海马神经元焦亡,缓解CPB大鼠脑损伤。

    体外循环白藜芦醇海马神经元焦亡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