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吕梁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吕梁学院学报
吕梁学院学报

赵元

双月刊

2095-185X

llxyxb@llhc.edu.cn

0358-8248730

033000

山西省离石市滨河北东路38号

吕梁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uliang Higher College
查看更多>>全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理事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人为中心重铸智能机器革命时代的思维方式

    江林謄乔瑞金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以信息技术和智能化为代表的智能机器革命的快速推进,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的边界不断被打破,由此造成的主客体关系紊乱正在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剧烈变革,并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时代难题甚至是人的存在性危机.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必须要对这一时代变革做出新的历史性思考,以人为中心重铸智能机器革命时代的人类思维方式,重新定位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重新规划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要以人为中心重新塑造人类的主体能动性,重新建构人类实践与机器行为的一致模式,重新评估人类现存的价值体系,以期不断借助智能机器革命来增进人类福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中心智能机器思维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

    冰雪哲学之于童蒙养正研究——踔厉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卢红博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生命的态度.大自然赋予哈尔滨的冰雪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生态角度双重观照下可见,其结晶与哈尔滨人有着独特的"冰雪奇缘".研究哈尔滨的冰雪哲学即是生动形象地学习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践行冰雪哲学教育童蒙养正即是融会贯通地踔厉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哈尔滨可通过将儿童冰雪哲学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大力开发地方特色冰雪"安吉"游戏、倡导儿童劳动教育与冰雪和谐共生以及大手牵小手打造北国宜居之都等途径进行有效践行.

    冰雪哲学童蒙养正生态文明

    论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生成的三重逻辑

    张云英陈晓庆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毛泽东诞辰130 周年之际,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下,重温《反对本本主义》这篇经典著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标志着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正式形成.《反对本本主义》的生成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着深厚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同教条主义等错误思想作斗争,是《反对本本主义》生成的历史逻辑;"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是反对本本主义的理论武器,成为《反对本本主义》生成的理论逻辑;"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是反对本本主义的实践武器,成为《反对本本主义》生成的实践逻辑.

    《反对本本主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吕梁精神

    樊学艺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数量上对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统计共有五种情况.吕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历史阶段、生成方式、精神主体、谱系溯源、传承弘扬和原初状态等多维视角进行比较、研究、探析和阐释,才能真正"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吕梁精神

    弗吉尼亚·伍尔夫"音乐—小说"特征研究

    李京霞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音乐"关注音乐和小说如何在一个作品中共存及小说对音乐的指涉,具有颠覆性意义.通过借用音乐理念、使用音乐元素、借鉴音乐结构,伍尔夫形成了"按节奏而非情节""形式与意义并重""独特的音乐叙事风格"的"音乐—小说"特征.《远航》《夜与日》《雅各的房间》中,"角色"与音乐的关系构成了小说的主题.《到灯塔去》《海浪》中,伍尔夫将自己化身成为交响队的指挥,充分运用文字音乐、主题贯穿、对位、赋格曲和奏鸣曲式的创作手法,使作品具有音乐感.

    弗吉尼亚·伍尔夫"音乐—小说"跨媒介

    讲好中国古代文学故事的进路与思考——从神曲《罗刹海市》谈起

    张宝张书畅谢馨莹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歌手刀郎所改编的《罗刹海市》取材于《聊斋志异》,现已成为来华留学生乃至全球中文学习者有可能接触到的一个中国文化元素.通过引入流行歌曲讲好中国古代文学故事《罗刹海市》可成为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跨文化交际的具体案例.因而,从故事讲述方式、文化元素利用、思想内涵传递三个方面对相关问题予以探讨,以提升传播中国古代文学故事的广度与深度.

    《罗刹海市》中国故事跨文化交际中文教学实践

    一体化视域下山西地方革命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研究

    冯改花李鸿凯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蕴含着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山西省大中小学积极探索将地方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让红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把握还不到位,一体化共识和协同意识还有待增强.因此,为了系统推进山西地方革命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段的教师应统一思想,深化共识,同力协作,凝聚力量,不断加强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师资的一体化,绘好大中小学革命文化育人的同心圆.

    大中小学山西地方革命文化思政课一体化

    山西娄烦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弘扬路径

    赵军梁旭芳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不懈奋斗中所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文化,可以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因而其开发及利用逐渐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娄烦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采用优化红色文化传承发展机制、加强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内容建设、拓展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等多种方式弘扬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以期推动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娄烦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任星宁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政治性和教育性,具有相同的价值共识.从红色音乐文化特性的视域,分析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提供一种思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

    红色音乐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意义

    黄河流域沿线石窟寺文旅融合路径研究

    张澄溪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沿线分布着丰富的石窟寺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中微观尺度,缺乏对黄河、石窟、文旅融合三者关系的宏观考量.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旅游竞争力,梳理黄河流域沿线石窟寺的概况及其文旅融合的影响因子,通过联动保护机制、主题游径设计、区域合作等举措,实现石窟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旅深度融合以及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推动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石窟寺文旅融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