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华

双月刊

1672-8572

ldxyxb@vip.163.com

0415-3789074 3789073

118001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astern Liaod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服务,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立足校内,面向全国,为繁荣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财经科研事业作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魏晋"寡妇赋"论代言体赋

    宾佳欣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晋时期以"寡妇赋"为题的赋作首次以赋体形式为寡妇代言,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前代文学中或有涉及寡妇的题材,而用赋体形式代寡妇立言实是魏晋文人首创.这些"寡妇赋"以刻画嫠妇的情感生活为主线,借萧瑟凄清的景物铺排渲染,但各家之作各有特点.从"寡妇赋"的创作出发,可钩稽代言赋体这一文学形式在赋体、诗体方面的文学意义.

    "寡妇赋"魏晋代言体代言体赋

    清中叶骈文名家杨芳灿的辞赋创作

    杨晓雨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芳灿辞赋作品共计14篇,虽然数量较少,但是成就较高.结合对乾嘉时期骈散之争及赋骈汇融的背景可以发现,杨芳灿辞赋吸收骈散交融的写作手法,灵活运用多种骈偶句式,并辅以散笔行文,呈现出重气势的特点.同时,其赋作受骈文影响,存在尚唯美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文辞上沉博绝丽和音韵上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总体上来看,杨芳灿辞赋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对完善清中叶骈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杨芳灿辞赋骈文

    20世纪20年代初期朝鲜女性杂志《妇人》探析

    金珍伊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20年代不断扩大范围的朝鲜公共舆论空间里"女性"成为社会的焦点,由此出现了很多女性相关的杂志,其中就有《妇人》杂志.该杂志通过记载女性生活必备知识,试图用多样化的题材吸引更多的朝鲜基层女性,以便达到解放一千万朝鲜女性的宏伟目标.但是由于种种弊端,最终采取改变受众群体,更名为《新女性》的方式草草收场.这种变化不仅是杂志本身的求生过程,也是致力于杂志出版的男性知识分子们女性观的转变过程以及朝鲜社会逐渐接受新女性的过程.本文将从杂志《妇人》的创刊背景入手,重点研究杂志的内容与杂志的发展历程,以此了解当时朝鲜社会中普遍流行的女性观.

    朝鲜女性杂志《妇人》朝鲜近代女性观

    集安高句丽墓葬壁画中的托梁力士考

    李慧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安高句丽墓葬的墓室壁面、四隅与抹角石处常绘有顶天立地、托举梁枋的力士形象.据其与周围物象的关系可以分为力士托梁、力士绕蛇托梁与力士擎龙托梁三类.墓葬中的力士身负室穹之重,不仅为墓主撑起一个"魂气归天、形魄归地"的临时停驻之所,同时他们也是墓主飞升之旅的护佑者与引路者.

    高句丽托梁力士形象指代

    "双碳"背景下我国企业绿色会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许倩丁华智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情况,探讨了企业绿色会计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企业绿色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尽管企业积极响应政府的"双碳"目标,但在绿色会计信息数据获取、指标体系完善性、核算方法规范化以及实践监督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些问题影响了绿色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阻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此,应建立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优化绿色会计财务指标体系,规范绿色会计核算方法,并加强绿色会计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从而促使企业更有效地履行环境责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双碳"目标绿色会计会计信息披露

    我国对外话语的历时发展与内涵建设

    李辉岳祯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外话语对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阐明对外话语的历史与内涵,有利于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通过厘清话语相关术语,回顾我国对外话语的历史演进与传承,进而分析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内涵建设及其构建.对外话语的内涵研究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与四个"自信",使中国话语可接受、可共享、可互鉴.

    对外话语话语权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文化自信

    汉语准量词数量结构的历时演变

    毛宇晨郭中发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CL语料库为语料来源,从历时层次、句法分布、产生途径等角度对4种准量词的数量结构进行考察分析,结果发现:"AA"式结构肇端于东汉,在六朝时期快速发展,在晚唐五代成为常见的重叠形式,"一 A 一 A"式于晚清后大量出现,两者产生途径为重叠式扩展;"一 AA"式萌芽于晚唐五代,明清后成员逐渐增多,其产生的方式为插入式扩展;"一·A子"式于元代初见端倪,其发展遵循[A]N+子=[A子]N、[A子]N+[一]M=[一·A子]4的语法形式发展序列,与方言中的"一A·子"是同一语法形式的不同地域变体,两者通过后附缀化扩展生成.4种数量形式的历时发展序列为:AA>一A子≈一AA>一A一A.

    准量词数量结构历时考察

    汉语二语习得"X 们"的偏误分析

    刘杨彭泽润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偏误分析法对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X 们"词的偏误语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X 们"词的偏误率为9.0%.偏误有误加、遗漏和误代3类,其中误加偏误最多,超过偏误数量的一半;误代偏误最少.偏误产生的原因在于母语的负迁移及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同时也跟教材对"X们"的相关知识介绍不全面有关.

    X偏误分析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

    晚明绍兴祁氏家族闺秀的群体唱和与形象建构

    李思博朱焱炜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明绍兴祁氏家族闺秀联吟唱和之风盛行,由此形成的祁门闺秀唱和群也成为明代家族女性唱和群体的典型代表.祁氏家族闺秀的唱和行为,映射出唱和者对自我形象的建构,更流露出祁门闺秀的女性诗教观与创作的版权意识.从女性文学书写和女性意识的视角探索江南文化视域下闺秀的创作与心理,是一条必要且有效的路径.闺秀为迎合主流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对自我形象进行了"包装".从祁氏家族闺秀的唱和中还可窥探晚明女性如何打造自己的文学空间,以及她们对自我身份困境的认知与突破尝试.

    唱和闺秀绍兴祁氏家族商景兰女性意识

    花街叙事:探讨江南书写的几种可能——以叶兆言、徐则臣、路内为中心

    贺与诤韩箫蔓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兆言、徐则臣、路内三位江苏籍作家不约而同地选择家乡的以花街、蔷薇街命名的"烟柳巷"为叙事场域,建构起新世纪以来的"文化水乡".花街女子身上的胭粉气与侠妓精神背后的潜藏着江南格调的新质.作家通过从花街走向"外面"的少年,回溯自己对江南的想象与记忆,复现"到世界去"与"无根的迷惘"之间的现实张力.地域流动性更加激活了对于花街意象的想象性建构.这些皆为江南书写提供了文化意味以及作家参与城市形塑的可能性.

    花街叙事江南书写少年叙事城市文化情感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