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樊 琦

双月刊

1674-327X

sklgxb@126.com

0416-4199610

121001

辽宁省锦州市士英街169号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关注,期刊质量不断提高。自2001年起,本刊将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努力为哲学政治、经济、法律、语言、文学、历史、美学、教育、心理、管理等学科开辟阵地,为传播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做出应有贡献。欢迎广大科研人员、教师及各界人士不吝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茶经》翻译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许宗瑞陆国玟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 CiteSpace 对我国《茶经》翻译研究情况进行了一次全景式扫描.扫描涉及年度发文量和关键词聚类分析、时间轴视图、突现词检测等.结果显示:1.相关研究深度不够,创新性有待提升;2.核心作者和核心研究机构合作不多,研究人员队伍比较单薄;3.研究成果多发表于非核心期刊,且局限于《茶经》翻译的内部研究和英译研究;4.近年来,美学意蕴、茶典籍等颇受关注,此外互文符号、翻译机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等关键词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焦点.因此,文章建议:1.重视原创性探索,不断提升研究质量;2.加强合作和成果推介,不断壮大研究人员队伍;3.拓展英语以外其他语种译本研究,不断丰富研究内容;4.紧跟研究动态,不断推动研究朝纵深发展.

    《茶经》翻译研究CiteSpace

    工笔画创作技法运用与写意性表达研究

    崔斯涵王筱燕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笔画在创作手法上强调以骨法运笔,在画风上要求严整细腻.工笔画画作妙在精微,贵在传神,是中国画的画种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画的创作不只局限于技法的工整细密,更要求作品以写意性表达为核心,承载丰富的思想内涵,体现多元的审美追求.本文从工笔画的技法发展及意境营造入手,探究当代工笔画在用线、构图和设色方面的写意性表达,以期给当代工笔画创作及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工笔画技法运用写意性表达

    韵文中的"重韵"及其在校勘中的应用

    霍艺颖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韵"现象广泛存在于韵文之中,"重韵"的合理性在不同时代、文体与情境下也有颇多差异.诗中的"重韵"是否合理,需要考虑同字异义、古风近体、长篇排律等多种因素;词的"重韵"观念由宋至清发生了流变,清人对宋词中的"重韵"作了一定的归纳和总结,却也存在个别不合理的校改现象;曲一般不忌"重韵",但元代以后也将"重韵"与否作为衡量曲作优劣的准则之一."重韵"这一现象广泛应用于校勘之中,其中有很多复杂的情况,需要对不同情境下的"重韵"作完整的考察与辨析.

    重韵韵文校勘

    辽宁"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工作探赜

    公雯雪艾志强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充分利用好辽宁丰富的"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好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育人功能,本文在调查"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其对高校育人工作的价值,探究了目前辽宁高校将"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红色文化融入育人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辽宁"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

    辽宁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实践路径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魏文刚于知平于游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策略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文章分析了"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科学内涵,将其归纳为深化理论教学、创新教学策略、强化实践育人等三个方面,其价值意蕴是提升思政课的时代性、思想深度、情感温度、思辨能力,以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理论基础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时代新人.同时,强调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及科学评价体系在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措施,思政课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迁和学生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思政课讲道理理论教学教学策略实践育人

    工匠精神融入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姜丹李志荣郝艳君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传达的是敬业、创新精神,是理工科高校学生理应具备的素养,也是助推科技进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有机融汇,不断提高教师原始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本文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活力、锤炼学生协作共进的高尚品格等方面,分析了工匠精神融入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从工匠精神融入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了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思政课教学成效、课堂实践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即坚守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跑出实践活动的"加速度"、筑牢课程思政建设的"主阵地"和突出校园文化融合的"催化剂",以此来增强工匠精神融入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工匠精神,汲取拼搏奋斗的奋进力量,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工匠精神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ChatGPT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刘衍峰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的推广使用,不仅将人工智能技术推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也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实现重大变革带来了技术契机.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方法,发现ChatGPT作为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其独特的语言处理能力、海量内容搜索能力和灵活的对话功能,能够显著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丰富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方法.然而,数据安全泄露、技术依赖、意识形态冲击等风险挑战亦随之而来.针对这些挑战,建议从技术层面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教育层面提高技术适应能力,在意识形态层面引导科技向善,并在社会层面努力弥合数字鸿沟,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技术环境下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

    信息茧房视域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路径探析

    郑晓娜王镜欢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算法技术的发展,海量的同质化信息堆积到用户的视野中,形成信息茧房,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形成.因此,探索大学生在网络信息茧房环境下形成正确价值观尤为迫切.通过分析"信息迎合""信息割据""信息桎梏"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价值观矫正困难""价值观轨道偏离""正确价值观灌输削弱"等消极影响,以此探析出"激发茧房内生力,破解信息迎合""打破茧房束缚力,撕裂信息割据""抵御茧房控制力,粉碎信息桎梏"的具体路径,有利于大学生在信息茧房形势下形成正确价值观.

    大学生信息茧房价值观抵御信息茧房

    卓越工程师责任品质的培育

    单玉成
    93-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责任品质是卓越工程师的核心素养,是培养教育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方面.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存在重专业教育轻责任品质培育的现象,不利于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也不利于提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质量.本文在阐释责任品质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从特殊角色和共性身份的双重维度分析了卓越工程师责任品质的内容与范畴,并在遵循责任品质生成规律的基础上就卓越工程师责任品质培育的策略与路径提出建议.

    卓越工程师责任品质责任教育健康人格

    高校党建育人高质量发展策略

    姜健张悦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高校党建育人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校育人效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深度探析高校党建育人内在逻辑,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三个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探索创新出高校党建育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模式,即聚焦"党建+人才培养",推动业务融合,提高工作质效;聚焦"党建+体制机制",推动模式融合,夯实工作基础;聚焦"党建+队伍建设",推动力量融合,建强工作队伍;聚焦"党建+特色品牌",推动特色融合,创新实践载体.

    高校党建育人高质量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