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化工
辽宁化工

郭强

月刊

1004-0935

lnhg@sohu.com

024-23917475

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同泽北街三巷二号

辽宁化工/Journal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集学术研究、经营管理、技术信息、市场商情为一体,融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为一体,坚持以综合性、信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色,根据辽宁石化工业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全国报道石油化工领域国内外最新科技和市场动态,反映重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重点课题技术进展、环保与资源利用、跟踪热点产品开发应用、产需状况和市场行情。是石化行业从业人员了解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动态、应用推广、市场动向的窗口,是信息时代企业决胜市场的战略资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氧化铁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徐立环杨帆苏畅
    1313-1317,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碳材料(G/CNT)为载体,采用FeCl3为铁源,在NH4H2PO4 盐水浴条件下通过原位反应,制备具有管状形貌的Fe2O3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Fe2O3-G/CNT).Fe2O3-G/CNT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对比研究了复合材料中铁源与G/CNT不同投料比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和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的Fe2O3 在不同比例碳材料中保持管状形貌,碳材料载体提高了生成Fe2O3 的分散性,缓解了电极材料容量衰减,显著提高了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其中Fe2O3-G/CNT(10%)复合电极在 100 mA·g-1 的电流密度下,首圈放电比容量达到 1 316 mA·h·g-1,循环 100 次以后保持 796.3 mA·h·g-1 的可逆容量,保持率为 82.9%.该电极材料在 100、200、500、800、1 000 mA·g-1 的倍率条件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91.7、742.6、599.6、505.6、451.6 mA·h·g-1.交流阻抗研究结果表明,碳材料的加入降低了材料的阻抗,这有利于电极材料性能的改善和提高.

    锂离子电池Fe2O3石墨烯碳纳米管

    基于共混工艺的VPEG聚羧酸减水剂制备与性能研究

    栗辰戴民
    1318-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新型的六碳大单体4-羟丁基乙烯基聚氧乙烯醚(VPEG)和丙烯酸(AA)为合成的主要原料,通过"共混"的合成方式,在自制的引发体系下制备了 VPEG 型聚羧酸减水剂,采用净浆流动度评价其对水泥浆的分散性能,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最终确定了"共混"工艺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5℃,酸醚物质的量比为4∶1,引发剂用量为大单体质量的0.71%,链转移剂用量为大单体摩尔分数的8.24%时,合成出的VPEG型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最佳.

    VPEG聚羧酸减水剂六碳单体合成

    超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的三苯胺&吡咯共聚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苏畅初艳芳徐立环
    1323-1327,1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原位化学氧化法,采用氯化铁为氧化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投料比例的吡咯与三苯胺复合的聚合物材料 PTPA&PPy-1∶1、PTPA&PPy-3∶1、PTPA&PPy-10∶1、PTPA&PPy-20∶1,并以此共聚物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其电化学和电池性能.FTIR表明复合材料PTPAP&PPy的成功制备,PTPAP&PPy 共聚物随着投料比例的变化展现不同的形貌,PTPA&PPy-20∶1 材料呈现出"镍网"状形貌.循环伏安测试中,吡咯单体的引入显著降低了氧化/还原峰的电势差,减小电极极化.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研究表明,吡咯引入三苯胺制备的共聚物电极材料,循环性能稳定.在不同的电流速率下进行电池性能测试时,PTPA&PPy-1∶1、PTPA&PPy-20∶1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4%和96%,明显高于PTPA,特别是电流速率为800 mA·g-1 时,PTPA&PPy-20∶1的比容量达到73.2 mA·h·g-1,高于PTPA的68.1 mA·h·g-1,倍率性能稳定,这是由于吡咯材料的引入和开放性的孔结构,改善了载流子的传输过程.阻抗测量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电荷转移阻抗,这说明适量吡咯的加入改善了电子转移速率以及高充电/放电效率,可以为储能器件正极材料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三苯胺吡咯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SnO2的光催化性能及参杂改性研究

    赵丽杨文龙陈其虎董婷...
    1328-1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基于环境保护考虑,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因无毒、无害、降解有机污染物彻底且速度快等优点而成为解决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SnO2 理论上能够产生具有强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活性基团,但该材料在常规尺寸下量子产率低且活性位点少,主要简述了离子参杂改性SnO2 光催化性质的研究进展.

    光催化改性参杂

    CdS/ZnS-PVDF/PSF光催化膜的制备及其刚果红降解性能研究

    伊鲁东王浩张宇张本贵...
    1332-1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催化膜分离耦合技术处理废水是水处理研究方向之一,它是将膜分离技术与光催化技术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催化剂回收难的问题,同时也缓解了膜污染问题.利用水热法制备了 CdS 和CdS/ZnS光催化剂,用相转化法分别制备出聚偏氟乙烯/聚砜(PVDF/PSF)膜,以及CdS和CdS/ZnS光催化剂嵌入其中的CdS-PVDF/PSF光催化膜和CdS/ZnS-PVDF/PSF光催化膜.将刚果红溶液作为污染物,氙灯作为光源,分别对这 3 种膜的膜通量、截留率和刚果红降解率进行测试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进行360 min后,CdS/ZnS-PVDF/PSF光催化膜的膜通量能够达到63.0 L·h-1·m2,相比PVDF/PSF膜(36.0 L·h-1·m2)和CdS-PVDF/PSF光催化膜(52.1 L·h-1·m2)的膜通量有显著增加,说明CdS/ZnS的负载有效缓解了 PVDF/PSF 膜的膜通量由于刚果红分子堵塞孔道引起的衰减.在膜通量增加的同时,CdS/ZnS-PVDF/PSF光催化膜的截留率在 360 min后依然保持在 100%.CdS/ZnS-PVDF/PSF光催化膜对刚果红的降解率可以达到86.9%,分别比使用PVDF/PSF膜和CdS-PVDF/PSF光催化膜提高了18.1%和6.2%.CdS/ZnS-PVDF/PSF光催化膜能够获得最高的膜通量和降解率,因此用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光催化膜CdS/ZnS光催化剂聚偏氟乙烯聚砜

    不同金属离子钝化液在铝表面防腐性能的研究

    郭承鑫侯传金
    1338-1340,1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一种由氨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六氟钛酸、金属离子、缓蚀剂、流平剂混合成的硅烷钝化液,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对钝化液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分别将加入Mn2+、Ce3+和Ni2+的钝化液涂布于铝板表面,形成杂化膜,将涂覆杂化膜的铝板浸泡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数日,考察不同离子钝化液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含有Mn2+的钝化液防腐效果比含Ce3+和Ni2+的钝化液效果好.通过IR、TGA、SEM、EIS等对杂化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可知杂化膜与铝板表面形成了强有力的共价键且铝板表面形成的杂化膜光滑连续、耐高温和耐腐蚀.

    聚氨酯树脂氨基硅树脂钝化液杂化膜耐腐蚀

    室温合成UiO-66-NH2(Zr)的MOF材料及其对头孢克肟的吸附性能

    王妍邱志芳唐贵琴黄余改...
    1341-1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一步法在室温下合成了NH2 功能化的Zr-MOF(UiO-66-NH2)材料,并利用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合成的 UiO-66-NH2(Zr)对抗生素头孢克肟有很好的吸附,以 UiO-66-NH2(Zr)的荧光猝灭信号为指标,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6.5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在0.2 mg·mL-1 的吸附剂上,头孢质量浓度在0.01~2.00 mg·mL-1 时,荧光猝灭程度随着头孢的质量浓度增加呈线性关系.

    Zr-MOFUiO-66-NH2荧光猝灭头孢克肟

    基于Cd-MOF构建荧光传感器检测Al3+

    郝睿高琦开潘泽源阎其潇...
    1347-1350,1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离子在水中的含量会直接影响水体中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作为地壳中第三丰富的元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然而,人体过量摄入 Al3+可导致各种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等疾病.此外,高浓度的 Al3+已被证明是生态环境的高风险.因此检测环境样品中的 Al3+是至关重要的热点问题.以3-(3,4-二羧基苯基)异烟酸与金属镉离子,通过水热法合成三维Cd-MOF材料,检测水溶液中Al3+,其中Al3+的检测限为2.62 μM,展示出了良好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可循环利用性.总的来说,该Cd-MOF作为一种荧光检测材料具有广阔应用和发展前景.

    Cd-MOF铝离子荧光传感

    废旧风电叶片粉体/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润湿性能研究

    于勐张爱玲邢作霞张雨晴...
    1351-1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废旧风电叶片粉体材料(WWTB)回收加工高值化利用问题,以 WWTB(平均粒径尺寸 φ<2 mm)为原料,采用三种不同的改性剂对其进行活化改性修饰,选择出较佳的改性剂及用量,得到改性修饰废旧风电叶片粉体材料(GWWTB).采用熔融共混方式制备改性修饰废旧风电叶片粉体/聚丙烯复合材料(GWWTB/PP),考察GWWTB含量对GWWTB/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润湿性能和断裂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 4%的 Z-6173 改性效果最佳,活化指数提高了 78.6%.当GWWTB质量分数为6%时,GWWTB/P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最高,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最大,热失重5%分解温度提高了 11.7%,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 22.89%和 178.54%,GWWTB/PP复合材料的润湿性能随着GWWTB含量的增加而提高,GWWTB/PP复合材料亲水性增强.

    废旧风电叶片粉体材料改性剂聚丙烯力学性能润湿性能

    杂多酸/Zr-MOF-808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洪星悦李珍英雷姣张秋云...
    1355-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水热法制备了锆基金属有机框架(Zr-MOF-808)固载磷钼酸(HPMo)复合催化剂,利用FTIR、XPS、SEM-EDS、N2吸附脱附等表征技术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将其应用于催化油酸(OA)与甲醇的酯化反应.经过工艺优化后的最优酯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 3 h、催化剂用量为0.15 g、反应温度为150℃、油酸与甲醇物质的量比为1∶20,在此条件下OA转化率达87.7%,且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HPMo/Zr-MOF-808仍保持较高活性.

    磷钼酸金属有机框架酯化反应生物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