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化工
辽宁化工

郭强

月刊

1004-0935

lnhg@sohu.com

024-23917475

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同泽北街三巷二号

辽宁化工/Journal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集学术研究、经营管理、技术信息、市场商情为一体,融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为一体,坚持以综合性、信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色,根据辽宁石化工业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全国报道石油化工领域国内外最新科技和市场动态,反映重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重点课题技术进展、环保与资源利用、跟踪热点产品开发应用、产需状况和市场行情。是石化行业从业人员了解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动态、应用推广、市场动向的窗口,是信息时代企业决胜市场的战略资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铜碳三元微电解填料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王静怡胡俊生
    1359-1363,1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更高效的微电解填料材料,在铁碳微电解体系中加入 Cu,通过高温焙烧制成铁铜碳多孔微电解填料.实验表明:通过铁铜碳正交实验得出最佳铁铜碳质量比为2∶2∶5,其甲基橙及COD去除率较铁碳微电解技术分别提高11%和7.02%.利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考察造孔剂含量、膨润土含量、填料粒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1、填料投加量为50 g·L-1、曝气量为300 mL·min-1、初始pH为4、反应时间为2 h时,甲基橙去除率最高.最佳制备条件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分数为 4.5%、膨润土质量分数为 30%、填料直径为10 mm,焙烧温度为850℃、焙烧时间为2.5 h.对甲基橙及COD去除率达到77.27%、46.60%,表明铁铜碳三元微电解填料具有更高效的性能.

    微电解复合填料染料废水条件优化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SBBR处理城市污水中氨氮的研究

    黄雨琪亢涵高一寒
    1364-1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对城市模拟污水进行处理.用接种法对SBBR反应器进行挂膜启动.主要研究了曝气时间、C/N、填料投加量对 SBBR 反应器去除氨氮的效果.采用响应面法对稳定运行的 SBBR 反应器中的曝气时间、C/N、填料投加量进行了优化,同时构建回归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挂膜成熟时,SBBR系统出水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稳定在 88.1%和 85.2%以上.单因素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曝气时间、C/N、填料投加量对SBBR反应器脱氮效果影响显著,其最优值为6 h、10、30%.经过响应面优化后反应器的最佳工况点为:填料投加量为20.2%、C/N为10.5、曝气时间为6.4 h.模型预测COD的去除率为 95%、氨氮的去除率为 94.14%.模型验证实测结果为COD去除率为 92.72%、氨氮去除率为91.53%,与预测值相差小于3%.因此,该模型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各因素对模拟城市污水中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响应面法可以优化SBBR反应器处理模拟城市污水.

    污水处理SBBR微生物系统构建响应曲面优化法模型验证

    三维电极法处理盐酸四环素废水的条件分析及优化

    姚思如胡俊生
    1370-1374,1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三维电极法处理污水在实际工程运行过程中运行成本高、能耗大的问题,通过探讨不同水平的初始 pH、反应电压、曝气强度、电解质投加量、极板间距对反应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对成本及能耗造成影响的原因.为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兼顾实际应用价值,研究计算系统去除单位质量 COD 所消耗的电能、单位有效极板面积降解量、电流效率,获取最适宜实际工程应用的极板间距为6.5 cm,符合实际工程运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电压7 V、曝气强度1 L·min-1、电解质投加量2.5 g·L-1、初始pH=4,在此条件下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为100%,COD的降解率为83.47%.实验选用的粒子电极为载铁活性炭电极,反应装置为自制有机玻璃反应器,选用的分析指标为盐酸四环素降解率及 COD 降解率.

    三维电极电芬顿盐酸四环素载铁活性炭抗生素废水

    二维层状Bi2WO6/Ti3C2/g-C3N4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潘军凯赵伯韬李嘉楠刘扬...
    1375-1378,1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质结的构建通常被认为是利用太阳能驱动光催化分解水产生氢的主要技术手段.其中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在还原水产氢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构建了2D/2D/2D Bi2WO6/Ti3C2/g-C3N4 三元 Z 型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进行光催化产氢实验.结果表明:二维层状异质结可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进而提高了催化活性.

    2D/2D/2D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还原水产氢

    聚丙烯的增强改性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陈洁钦
    1379-1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丙烯为基料,以短切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多聚磷酸铵为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加工得到了一种复合材料.探索了不同短切玻璃纤维和多聚磷酸铵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短切玻璃纤维用量为 14 质量份、多聚磷酸铵用量为 20 质量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39.4 MPa、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可达3 512、52.7 MPa,悬臂梁冲击强度可达8.2 kJ·m-2,并且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29,垂直燃烧可达V-0级别,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阻燃性能.

    聚丙烯增强短切玻璃纤维阻燃多聚磷酸铵

    羧酸酯咪唑鎓盐催化CO2与氧化苯乙烯的环加成反应

    王培越李金融王文玉刘菲菲...
    1384-1386,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苯并咪唑、无水碳酸钾、乙腈溶剂与 4-溴甲基苯甲酸甲酯进行反应生成 1,3-双(4-苯甲酸甲酯)苯并咪唑鎓溴盐(MBBI+Br-).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对制备的催化剂 MBBI+Br-反应前后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此催化剂在循环反应前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 MBBI+Br-应用于催化 CO2 和氧化苯乙烯的环加成反应,在常压、催化剂用量为 2%(摩尔分数)、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催化CO2 与氧化苯乙炔的环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的产率达94%,且在循环5次实验后产率仍大于90%.

    环加成反应催化环氧化物环状碳酸酯

    一种固井用低敏感缓凝剂的合成研究

    王义昕
    1387-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固井用缓凝剂的迅速发展,现场对高温缓凝剂的敏感性要求也愈来愈高.利用常见单体衣康酸和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进行水溶液聚合,再复配以小分子有机磷酸盐,制备了一种低敏感缓凝剂R51L,并利用分析测试手段红外吸收光谱和热重分析对低敏感缓凝剂R51L进行了表征.低敏感缓凝剂 R51L 是一种中高温缓凝剂,适用于 120~220℃的温度段,具有加量和温度敏感性低、过渡时间短、不影响下灰时间、与其他外加剂配伍性良好的特点.该低敏感缓凝剂的成功合成为今后油井水泥用缓凝剂功能化提供了更多借鉴性的思路.

    缓凝剂稠化性能温度敏感性

    双核酸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光谱表征

    谢景雪王恒冯咪徐菲...
    1391-1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核酸性离子液体以双核阳离子结构为基础,通过嫁接 2个磺酸基使其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在取代强腐蚀性的工业传统酸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设计合成了以三乙烯二胺为双核阳离子的5种双核酸性离子液体,并通过核磁共振光谱(NMR)和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离子液体的结构,进一步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测定其酸度(H0),并探究了双核离子液体结构与酸度之间的关系.

    双核酸性离子液体结构表征酸度(H0)

    金属阳离子对铜锌硫化矿浮选行为影响的研究

    梁国帅
    1395-1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锌硫化矿的浮选过程中,矿浆中必然存在一些金属离子或无机阴离子,矿物本身也可能会发生溶解而释放一些离子于矿浆中,影响矿物浮选.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在烯丙基己基硫氨酯捕收剂体系下,考察了金属离子对黄铜矿、闪锌矿和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pH=2~12内,Ca2+、Fe3+、Fe2+对黄铜矿浮选性能没有影响,Cu2+对闪锌矿和黄铁矿浮选具有明显的活化作用,Fe3+对闪锌矿的浮选性能没有影响.pH<11 时,Ca2+能够促进闪锌矿与捕收剂的作用,当pH为12时,Ca2+对闪锌矿浮选具有抑制作用.pH<6 时,Fe2+对闪锌矿浮选没有影响,pH>6 时,Fe2+对闪锌矿浮选有一定的活化作用.Ca2+、Fe3+、Fe2+对黄铁矿浮选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Ca2+抑制作用最强.

    捕收剂铜锌硫化矿阳离子浮选

    三氧化钼包覆改性镍锰酸锂正极材料

    苏语婷邢晓燕李学田
    1399-1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对其进行了三氧化钼包覆改性,分析结果表明:三氧化钼包覆没有改变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基本结构,在 0.2 C 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0 mAh·g-1,库仑效率为93.76%.5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说明适量的三氧化钼包覆改性镍锰酸锂正极材料会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镍锰酸锂包覆改性三氧化钼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