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交通
北方交通

王永康

月刊

1673-6052

lnjtkj@163.com

024-24506712

110015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文萃路81号

北方交通/Journal Northern 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 《北方交通》(月刊)原名《辽宁交通科技》,1978年创刊。 办刊宗旨:贯彻双百方针,注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实践,以应用理论、技术交流为主的交通专业综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值分析的桥梁台后路基顶管穿越安全性影响评价

    王铁林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自来水管线采用顶管法穿越高速公路桥梁台后路基工程为研究案例,应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穿越施工对高速公路路基和桥梁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数值分析结果,提出穿越施工期间的影响程度及安全防护措施建议,以确保施工过程中高速公路及桥梁结构的安全稳定.

    数值分析桥梁位移路基沉降顶管法穿越施工结构安全

    基于BIM的桥梁荷载试验可视化研究

    安培磊梁伟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桥梁结构安全,增强荷载试验布载现场与检测结果的可视化,以某先张法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梁桥为例,结合有限元分析与BIM技术,提出并采用Revit+Civil模式构建桥梁荷载试验的三维可视化参数模型体系.在静载工况下,对各测试截面的应力、挠度理论数据进行提取,绑定参数,实现了桥梁荷载试验测点位置、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的三维可视化和准确表达.

    静载试验有限元分析BIM技术可视化

    基于施工工期控制的城郊高速公路大门架预应力盖梁设计优化分析

    张东张晓旭王宝喜曾力...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郊高速公路建设环境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在多因素叠加下,可能会出现施工进度滞后的情况.为保证建设项目顺利通车,需要合理压缩各施工环节工期.作为城郊高速公路立交区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大门架预应力盖梁的施工工期对整个项目的进度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某在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大门架预应力盖梁为依托,分析了其在工期压缩下的优化设计方案.

    城郊高速公路工期控制大门架预应力盖梁优化设计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施工监控分析

    王小兵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截面波形钢腹板PC组合结构桥梁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在工程中逐渐受到青睐.文章以徐洪河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为研究案例,首先介绍该桥梁的桥型布置特点以及施工顺序;其次,运用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全桥的施工过程梁格模型,并详细阐述了设计施工过程中预拱度的设置以及立模标高要求;最后,分析整个施工过程中主桥的外观状态、混凝土立模标高、主梁挠度、主墩沉降以及混凝土应变测点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在该桥施工全过程中,实时监测的各项指标数值与设计结果相差较小,施工方案安全可靠.

    组合结构桥梁波形钢腹板施工方案结构分析施工监控

    基于云计算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马磊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山西省内桥梁集群化监测,简化桥梁监测结构体系,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设计研发了基于云计算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动挠度与视频抓拍联动的创新监测方法,利用数据传输、存储和读取等关键技术,可实现平面展示、数据展示、重车抓拍、分级预警、数据分析和报告管理等重要功能.

    云计算桥梁健康监测动挠度视频抓拍监测预警

    钢混组合梁桥顶推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冯永航于传君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京哈高速沈山改扩建工程钢混组合梁桥顶推施工监控项目,对钢混组合梁桥顶推施工工艺、施工监控结构计算、应力及挠度监控等技术进行分析.为避免影响桥下车辆正常通行,该项目跨线钢混组合梁采用了步履式顶推法施工工艺.通过施工监控仿真模拟,监测顶推过程中的变形、应变,基于采集数据修正设计、施工参数,最终达到预期设计目标.监控实施过程中,所有应变监测点均为实时监测,并采用无线数据采集箱进行自动化收集,提高了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桥梁工程钢混组合梁桥顶推施工监控技术

    钢管混凝土拱桥钢格子梁安装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易垚任小倩雷雪霏林翔...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犍为岷江特大桥桥面系钢结构格子梁安装施工为例,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结构格子梁安装施工关键技术.钢管混凝土拱桥格子梁由钢结构纵梁、横梁通过栓焊结合方式拼装成型,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桥面板通过现浇钢筋混凝土方式组合为整体受力结构.钢结构格子梁作为桥面系受力、传力的关键结构,采用缆索吊装施工法,以及对称加载、栓焊结合连接、吊杆索力与桥面线形双重控制等方式安装.监测结果表明,钢格子梁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效果较好.

    钢管混凝土拱桥缆索吊装格子梁高强度螺栓施工监测

    黄土路基拓宽工程差异沉降控制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汤浩杰王洪卫张超李云鹏...
    33-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依托新疆G577 线黄土新老路基拼接项目,采用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新老路基拼接处有无土工格栅加筋物、土工格栅的铺设位置与层数对沉降变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固后的黄土新老路基各测点变形量减小,且新路基的变形减小量较老路基更大;铺设单层土工格栅时,在第一个台阶处铺设土工格栅沉降最小,沉降量为3.81cm;铺设多层土工格栅时,在第一个台阶与第二个台阶处同时铺设,经济成本与沉降控制效果最佳.

    黄土路基拓宽工程新老路拼接差异沉降土工格栅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关键控制因素研究

    姚婷婷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总结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山西苛临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跟踪检测,得出施工过程中影响路面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即再生混合料施工温度不稳定和旧混合料中粗集料存在压碎现象.文章确定了旧改性沥青路面路表面加热温度≤200℃、翻松裸露面温度≥100℃、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介于140~160℃的温度控制范围,该技术要求可为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及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沥青路面预防养护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关键控制

    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与模拟分析

    何磊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填方路基变形规律,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在施工现场布置测点开展监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路基填筑施工阶段沉降量较大,完工后沉降增速趋缓,最终达到稳定状态;路基各部位沉降量和隆起量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均较为接近,且变形量均较小,说明计算结果准确,路基结构稳定.

    高填方路基沉降现场监测模拟分析隆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