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黄子通

双月刊

1671-301X

lnjz@china-em.com

020-81332462

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Journal 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一贯秉承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张彬蔡学华朱敏黄艳霞...
    649-653,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TCMSP数据库中获取当归芍药散有效成分及预测药物作用靶点,从GeneCards、OMIM及Disgenet数据库获取UC疾病靶点,使用Venny 2.1.0在线工具进行二者靶点交集;使用STRING在线工具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进行蛋白网络可视化处理并筛选关键基因;通过WebGestalt工具进行基因本体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使用Atu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当归芍药散作用靶点与UC疾病的交集靶点共63个,IL-6、CASP3、JUN、MAPK8、AKT1、RELA、MAPK14等靶点蛋白度值排名靠前,可能为当归芍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靶点;KEGG信号通路结果显示交集基因富集于Th17细胞分化通路、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IL-6 和有效成分Paeoniflorgenone、Albiflorin_qt、Paeoniflorin及Stigmasterol结合性能均较好.结论:当归芍药散治疗UC的作用机制是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过程,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反应、炎症等相关通路有关.

    当归芍药散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肺腺癌恶性胸水细胞学标本PD-L1的表达及与临床和分子特征关系

    黄巍孙世珺曹晓珊雷昊鑫...
    654-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PD-L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肺腺癌患者恶性胸水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分析PD-L1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肺腺癌患者恶性胸水中的脱落细胞标本中PD-L1的表达,同时检测73例肺腺癌组织标本中PD-L1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表达一致性.结果:在54例细胞标本中PD-L1阳性率68.5%,而73例组织标本中仅为53.4%(P>0.05);其中31例肺腺癌患者既有恶性胸水细胞标本,也有组织标本,恶性胸水中肿瘤细胞PD-L1阳性比例TPS 1%-49%为26%,TPS≥50%为39%,PD-L1在同一患者的组织学和细胞学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一致性尚可(Kappa=0.49,P<0.05).恶性胸水细胞中PD-L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远处转移等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肺腺癌恶性胸水细胞学标本中检测PD-L1的结果可靠,在组织学标本无法获得的情况下,可用恶性胸水细胞学标本进行PD-L1检测.

    肺腺癌恶性胸水PD-L1

    泌尿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病原学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仝有成冯小红王淇
    658-660,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UTI)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建立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8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泌尿结石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是否出现UTI将其分为感染组(n=42)和未感染组(n=114),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筛选UTI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UTI风险模型,并通过绘制工作特性(ROC)曲线来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42例泌尿结石术后患者合并UTI,共检出54种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结石直径、手术时间是术后并发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泌尿结石术后UT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模型,同时利用ROC曲线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曲线下面积为0.850(95%CI:0.803-0.896)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泌尿结石患者术后UTI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年龄≥60岁、糖尿病、结石直径、手术时间是术后并发UTI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述因素为基础构建的风险模型对泌尿结石患者术后UTI的风险预测具有指导作用.

    泌尿结石尿路感染病原学危险因素风险模型

    经皮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评价

    陈宇周丽华伍靓靓
    661-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患者尺桡骨双骨折时,为其采取经皮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0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20例,实施神经刺激器定位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观察组(20例,经皮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经不同麻醉方法实施后,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指标和并发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神经刺激器定位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本文研究的经皮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优,且并发症出现率低,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维持时间更久,研究有较大价值.

    经皮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尺桡骨双骨折血流动力学水平并发症指标麻醉起效维持时间

    基于呼吸困难病例的诊治探讨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罗泽如劳妙婵许菡苡张石安...
    664-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生对呼吸困难诊治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方法:以呼吸困难1例的诊治为例,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分析、治疗等方面探讨临床思维的培养.结果:扎实的理论知识,严密的逻辑推理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结论:掌握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熟悉不同系统疾病导致呼吸困难的特征,完整正确收集临床资料,在呼吸困难临床思维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呼吸困难临床思维临床医生医学教育住培教育

    肠内营养不耐受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其高危因素与管理措施研究

    林云宾张喜锋叶日康
    668-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EFI)的现状及相关高危因素,为治疗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东省东莞市企石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8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FI诊断标准,将其分为EFI组(n=15)和非EFI组(n=65),使用临床资料调查问卷、生化实验检查等调查工具进行系统评估,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15例EFI脓毒症患者中胃潴留2例(13.33)%、呕吐4例(26.67)%、腹泻3例(20.00)%、腹胀3例(20.00)%、误吸2例(13.33)%、反流1例(6.67)%.年龄、血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等为脓毒症患者发生EFI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水平偏低、住院时间延长、年龄>60岁等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EFI的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脓毒症EFI风险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监测和维持患者液体平衡、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EFI,以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脓毒症肠内营养不耐受高危因素管理措施

    血清PCT、SAA及D-D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陈庆荣许能钦陈海丰
    670-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D-二聚体(D-D)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广东省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12例为研究组,并再分为脓毒症组73例与脓毒症休克组39例,另选同期收治的非脓毒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研究对象血清PCT、SAA、D-D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结果:研究组PCT(5.16±0.72)ng/ml、SAA(34.09±3.56)mg/L、D-D(2.64±0.41)mg/L、APACHEⅡ评分(16.59±1.88)分及SOFA评分(7.71±1.8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脓毒症休克组PCT(6.17±0.79)ng/ml、SAA(42.10±4.44)mg/L、D-D(3.37±0.50)mg/L、APACHEⅡ评分(19.12±2.31)分及SOFA评分(8.95±2.03)分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均<0.05);脓毒症患者血清PCT、SAA、D-D水平分别与APACHEⅡ评分呈正比(r值依次为0.761、0.705、0.684,P均<0.05),血清PCT、SAA、D-D水平亦分别与SOFA评分呈正比(r值依次为0.832、0.809、0.749,P均<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PCT、SAA、D-D水平升高明显,而脓毒症休克患者升高更为显著,且血清PCT、SAA、D-D水平分别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比,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脓毒症脓毒症休克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AD-二聚体

    脑CT灌注成像联合C反应蛋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

    贠张玲贺统军李莉邝宇良...
    672-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 年 3 月至 2024年1月于广东省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 AIS患者177 例,收集患者CT 脑灌注成像参数和血液检查CRP指数,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8]将数据分为预后良好组(n=103)和预后不良组(n=74).比较不同预后组临床资料、血清CRP水平以及CT灌注成像参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值和CT灌注成像参数对AIS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和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CRP、MTT和TTP均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CBF、CBV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CT灌注参数联合诊断显示出最佳的预测效能,AUC值为0.998,最佳敏感度为0.973,特异度为0.990,均高于各单独指标.结论:炎症指标CRP和CT灌注参数与AIS患者病情有密切相关性,相比较各单独指标来说,CRP和CT灌注参数联合诊断能够更好地反映AIS患者短期预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反应蛋白脑CT灌注成像预后价值

    急诊老年患者尿结石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连乐林黄志雄陈凯龙
    675-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老年患者尿结石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特点和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8月的198例老年患者因尿结石在急诊或经急诊转入我科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记录,分析其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对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8例老年结石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并发尿路感染有27人,感染发生率为13.6%,感染患者中病原菌数量是69株(剔除重复感染菌种),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株,革兰氏阴性菌又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酗酒、抽烟、糖尿病、肾功能异常、结石表面积均是老年患者尿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患者尿结石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在术后康复期中应该提高防范意识,采取必要措施提前干预,减少感染风险,帮助其快速康复.

    老年患者尿结石术后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早期应用肝素对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

    丁华荣陈伟彬沈阳
    67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辅以早期肝素治疗的疗效和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针对本院急诊科2023年1月-2024年5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展开分析和观察,按照肝素给药时间将其分成常规组(40例)及早期组(40例),其中常规组在动脉穿刺后给予等量肝素,早期组在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立即给予肝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用药后,早期组的E/A、LVEF、左心室GLS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早期组的LVEDD、症状缓解时间、肌钙蛋白T峰值低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院内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肝素对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较为明显,能稳定患者心功能,改善心室功能和心肌灌注,且不会造成严重、多发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现象的发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肝素冠状动脉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