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群

双月刊

1000-1751

lsxbwk@lnnu.edu.cn

0411-82158277;82159277

116029

大连市黄河路850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际检索期刊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首届和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本刊主编由校党委副书记董文江教授兼任,常务副主编由学报编辑部主任于钦波研究员兼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儿童学校教育支持的理路、困境与路径选择——兼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价值意蕴

    邓旭马一先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乡村儿童提供接受学校教育支持的机会,革新乡村儿童学校教育支持的手段,精准乡村儿童学校教育支持分类需求,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乡村儿童学校教育支持体系的理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萎缩难以为乡村儿童提供充足的教育机会,乡村学校教育在"升学至上"的追求中逐渐迷失自我,乡村儿童学校教育精准支持若有若无,是乡村儿童学校教育支持面临的主要困境.可从关注乡村教育定位与发展入手,发挥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独特优势,实施乡村儿童学校教育支持的分类保障,完善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儿童学校教育支持体系.

    乡村振兴乡村儿童学校教育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价值意蕴

    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以X大学为样本的调查

    夏红梁晨张爽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是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女性创新创业意愿直接影响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女大学生是女性群体中极具活力的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本文以X大学为调查对象展开研究.调研发现,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创新意愿偏高,创业意愿偏低.研修学习、行为态度以及实践应用等因素均与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相关性.调查得知,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现状主要归因于自信心不足、信息共享渠道不畅、资金支持有限及参与实效偏低等.为此应当持续关注原动力,增强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自信心;持续畅通渠道,提升女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获取质效;持续助力清障,加大为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实效,提高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力.

    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创新创业行为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多维因素探究——基于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

    姜淑慧江世银张杰
    9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机器学习模型基础上加入SHAP解释方法,对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的潜在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兼顾实际情境中预测准确性和指标可解释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个人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对其学业成绩影响较大,家庭因素对其学业成绩影响相对较小.从基于GBDT模型的SHAP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性别、年龄、是否有额外工作、是否有伴侣、上课是否听讲对其学业成绩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学校应从疏导大学生克服失败焦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关注其实践创新能力四个维度对大学生提前进行干预,有针对性地提升其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机器学习GBDT模型SHAP解释方法

    寻根·反思·认同: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地域空间的文化表征

    庄君杨蕊茗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是中国区域性电影空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和区域优势形成了大湾区开放多元的社会文化风貌,探索大湾区电影如何构建地域影像空间本体、精神文化空间共同体及湾区人文化认同皈依的问题是区域性电影空间研究的重要面向.聚焦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发布以来的大湾区电影文本,考察其景观魅力展现与地域空间建构的文化自觉.大湾区电影地域空间表达呈现出"寻根""反思""认同"三重独特的地域文化表征.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地域空间文化表征

    从大千世界到内在心灵——五代文人的人生模式与文学书写

    孙鸣晨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代之际的文人因频繁的朝代更迭、混杂的分裂割据、多重的民族冲突和融合等环境,不得不面对"登仕"或"归隐"的命运选择,并由此形成了复杂的人生择向和模式.因此五代之际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也呈现了与承平时代不同的镜像.盛唐气魄和复归雅正的文学理想成为消逝的风景,时代的讽谕之音和超脱的文学境界逐渐卑弱,衰世体验下的情理冲突和内在心灵的转向成为五代文学特有的书写空间.尽管五代文学没有出现慷慨激昂的变风变雅时代气象,但也着实体现了易代之际文学创作所具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和内在声音.

    易代之际登仕归隐人生模式文学书写

    文学体制变迁与成长深化难题——1949年前后孙犁的"创作瓶颈"考论

    宋文坛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孙犁1949年前后的小说创作面临着自我转型和风格调整的难题.他试图打破早期创作形成的道德审美化写作模式,但无论在现实书写、抒情风格调整还是人物塑造以及长篇写作上都遇到了困难,也遭遇了批评话语的质疑.孙犁的创作瓶颈既源于自身,又来自时代.他个性的柔弱与文学准备的不足限制了其文学雄心的展开,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制度的变迁又使他的写作面临巨大的评价压力,创作的深化与自我的成长便成了难题.

    孙犁美善统一创作瓶颈文学制度

    试论姜兆锡的《丧服》诠释

    邓声国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的《丧服》诠释处于一个鼎盛发展阶段,部分"张扬朱学派"学者的服制诠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功用,姜兆锡《仪礼经传外编》一书便是其中之一.其在诠释体例的选择上,兼具纂集体和图解体的双重特点.诠释按语部分,姜兆锡透过加附个性化的诠释按语,发覆《仪礼·丧服》篇礼经的行文礼例,揭示不同来源的服制礼文之间的关联性,诠释礼文的确切含义,纠正礼文传播中产生的各类讹误,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此外,受《仪礼经传通解》和《仪礼经传通解续》的影响,姜兆锡还特别重视对《仪礼·丧服》篇经文进行补服和图解之类的工作,扩大了诠释的现实功用,对康乾时期的礼制文化重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代姜兆锡《丧服》学诠释特点

    多友鼎铭文所见"京师"新考

    路懿菡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友鼎铭文记录了西周厉王时期周人反击(俨)狁进犯的一次战役的完整过程.近年来,随着清华简《系年》等新资料的出现,再次引发史学界关于多友鼎铭文所见"京师"之地望的争论.对西周晚期"京师"地望的考察,应将之置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下,通过对西周时期"某师"军事功能等方面的综合考察,我们认为西周晚期的"京师"应是一个大的区域概念,而非一具体地名.作为周人西土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晚期的"京师"应位于泾水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是西周王朝抵御俨狁进犯的军事缓冲区.

    多友鼎京师泾水流域西土

    《明纪编年》与朝鲜英祖朝经筵

    袁昆仑李裴蕾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纪编年》十二卷,题钟惺撰、王汝南续补,或是假托钟惺之作.《明纪编年》在清初被刊刻后,获得广泛传播.乾隆帝修《四库全书》时,《明纪编年》遭到禁毁.该书传入朝鲜王朝后,成为肃宗和英祖时期的经筵教材.尤其英祖时期,君臣于经筵中研读和讨论《明纪编年》,内容包括选贤任能和改革弊政、阐述为君之道、讨论朝鲜王朝弊端和评价崇祯君臣等,目的是以史为鉴.《明纪编年》在中朝之间影响的差异是当时中朝不同政治状况的反映.

    《明纪编年》朝鲜王朝经筵中朝史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