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群

双月刊

1000-1751

lsxbwk@lnnu.edu.cn

0411-82158277;82159277

116029

大连市黄河路850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际检索期刊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首届和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本刊主编由校党委副书记董文江教授兼任,常务副主编由学报编辑部主任于钦波研究员兼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智慧

    张正严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含实践智慧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本质要求.遵循实践理性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品质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程资源应当遵循正当原则、向善原则和有效原则.教学需要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逻辑起点.核心素养是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终极关照.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审时度势,避免不切实际地使用课程资源;要明晰各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不同功能定位,避免课程资源的堆砌使用.采用艺术的方式呈现课程资源,有助于彰显教师的实践智慧.研究是教师在利用课程资源过程中生成实践智慧的关键途径.

    课程资源教学需要实践智慧有效利用实践理性

    相倚性视角下英语教师课堂人际元话语研究

    姜晖岳纪维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课堂人际元话语是教师介入师生主体间的立场情感表达方式.以往学者们多采用单一视角关注课堂元话语的使用特征,而忽略了社会认知相倚性视角下的英语教师人际元话语研究.本研究以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教师话语为语料,依据教师人际元话语分类模式,尝试构建一个包含相倚性六个维度的元话语分析框架,旨在揭示教师人际元话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教师教学互动相倚性管理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教师有意识地使用人际元话语调整、提升知识讲授中师生交往的相倚性程度,能够增强教师教学的主体间性,并为交际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和知识共建创造条件,进而实现对话互动教学的良性循环与英语课堂的高效管理.

    相倚性人际元话语主体间性

    Emoji对发送者情绪感知的影响:发送者人际距离的作用

    隋雪刘新王士行王慧...
    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设计两个实验探究emoji对消息接收者感知发送者情绪的影响,以及人际距离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emoji影响消息接收者对发送者情绪的感知:当emoji 补充文本信息时,emoji与文本情绪效价一致或不一致会对应地出现加强情绪或削弱情绪的作用;当emoji 替换文本信息时,只会在 emoji 与文本情绪效价不一致时起削弱情绪的作用.(2)当emoji补充文本信息时,emoji对感知发送者情绪的影响因人际距离不同而不同:当发送者为陌生人时,emoji会加强情绪;而当发送者为朋友时,并没有这种加强作用.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非言语信号加工的相关理论.

    emoji情绪感知人际距离

    听障者文本阅读中句子加工的认知及神经机制

    王晓彤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句子加工是听障者语言理解的核心问题,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对听障者语言理解的作用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一些研究发现听障者仅依靠语义信息就能完成对句子的理解;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听障者加工句子时既依赖语义信息也依赖句法信息.听障者和健听者语义加工机制相似,但句法加工机制则可能存在本质差异.未来的研究应着重考察听障者汉语阅读时的句子加工问题,并继续探究听障者句子加工的认知及神经机制,进而构建解释听障者句子加工的理论模型.

    听障者句子加工语义信息句法信息

    普兰店方言元音格局代际差异的实验研究

    高玉娟杜婕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声学实验的方法,以元音格局理论为依据,通过对比老中青 3 个年龄段的元音格局,考察不同年龄段发音人元音格局之间的代际差异.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发音人的元音格局之间确实存在代际差异,且发音人年龄越小,其元音格局越接近于普通话元音格局.这一现象表明普兰店方言元音格局在这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向着普通话元音格局转变.导致这一代际差异的原因不仅有普通话强有力的影响,还有人们对普通话和当地方言所采取的不同态度.

    普兰店方言元音格局代际差异

    体认语言学视角下宋词中"大雁"的隐喻研究

    王静李亚茹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宋词三百首》中蕴含"大雁"隐喻的词句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体认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从认知主体性和始源域特征的客观多元性分析《宋词三百首》中"大雁"的不同隐喻映射所产生的不同目的域.揭示动物隐喻的体认性有助于我们更加明晰认知体验的理据,加深人们对宋词的理解.

    体认语言学宋词动物隐喻

    试论北京官话儿化词语的特点

    李薇薇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官话"即在北京市区和各郊县、河北省承德地区、东三省除辽东半岛之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等部分地区通行的汉语方言.与其他官话方言相比,北京官话的儿化词语呈现出"数量众多""分布类型广泛""卷舌特点突出"的特点.

    北京官话儿化词语特点

    大一统历史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凝聚

    田广林周宇杰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一统"历史观是两汉王朝的官方历史哲学,其核心要义是王权至上基础上的国家统一、天下一家.汉代的主流思想家和历史家出于维护王朝大一统的政治立场,在其历史叙事体系中,建构了纵向圣王一脉相袭,横向华夷共祖同源的"大一统"历史发展演进模式,作为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确认其文化身份的历史依据,同时建构了华夷同源、"天下一家"、"四海归一"的大一统历史记忆,将华夷各族整合成为一个世代相继、绵延不断的"文化血缘"共同体,籍以与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大一统政治时局相呼应.通过这样的人为建构,赋予汉帝国绍继周、殷而为新王的正统性与权威性,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孕育,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动力源泉.

    大一统历史观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认同

    贵金属鲜卑头带扣形制演进研究

    于海明
    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殊形制的贵金属带扣是佩戴者权力和阶级的象征.诸多文献记载中有见"鲜卑郭洛带"或"鲜卑头",这是一种汉代出现的圆首方形带扣,是扣具在演变发展中产生的一种高等级装饰实用物,笔者称其为鲜卑头带扣,这种形制带扣在汉代北方草原地区开始出现,由贵重材质制造.贵金属鲜卑头带扣已经不仅仅是束腰结扣的作用,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和赏赐者对被赏赐者权力的认可.本文通过梳理比较汉代晚期到两晋时期的重要贵金属鲜卑头带扣形制,结合考古资料对贵金属鲜卑头带扣进行分类研究,探讨其由简易动物纹向复杂龙纹演变的规律.

    带扣鲜卑头贵金属北方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