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年医学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王传馥

双月刊

1008-8296

lnyxybj@aliyun.com

021-62483180-63617,63616

200040

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

老年医学与保健/Journal Geriatrics & Health CareCSTPCD
查看更多>>《老年医学与保健》是华东医院主办、上海市卫生局主管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重要进展及科研成果。为全国各级医院老年医学工作者及保健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讲座、综述等。每期有一个专题。专辟“保健园地”栏目,由资深专家撰写老年病预防、诊治、养生保健的信息和经验,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健康长寿的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参汤剂干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陈申旭陈娜朱铭力周巍...
    734-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参汤剂干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2年4月—2023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病区治疗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100例重症肺炎病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参汤剂,然后统计2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厌食、气喘)消失时间、实验室指标(WBC、NA、L、AST、LDH、CRP)变化情况、CT影像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和住院时间.记录服用人参汤剂后发生的不良事件(腹痛、恶心、呕吐及肾功能损伤).结果 经过治疗后,试验验组的发热、咳嗽、乏力、厌食、气喘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实验室指标有所改善,其中试验组L、LDH、CRP水平较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肺部吸收情况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2.14±2.0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3.10±2.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服用人参汤期间,共3人次出现轻微恶心、腹泻,均未停药,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人参汤剂可以有效辅助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症状,降低炎症指标,促进肺部病灶的吸收,安全性良好,值得在大规模人群中推广研究.

    老年人参汤剂重症肺炎

    布地格福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比较

    张键冯敏徐荣红韩为涛...
    739-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布地格福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5月于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老年COPD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予以稳定期COPD治疗方案,依据治疗用药不同,将采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的患者设为布地格福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的患者设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排除性别、年龄混杂因素,每组纳入48例,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值[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运动耐力(6MWD)、慢阻肺评估测试(CAT)、Borg呼吸困难评分、血气指标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外周炎症指标值[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变化;对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布地格福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95.83%vs 83.33%,P<0.05);2组FEV,、FCV和FEV1/FVC水平均升高(P<0.05),6MWD升高(P<0.05),CAT和Borg评分降低(P<0.05),PaO2、SaO2值均升高(P<0.05),PaCO2值降低(P<0.05),WBC、CRP、SAA和EOS水平均降低(P<0.05),且布地格福组上述所有指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布地格福气雾吸入剂在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中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效果,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增强运动耐力及降低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布地格福气雾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临床疗效

    急诊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肠内喂养不耐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朱丹高素敏卢道琴
    745-750,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肠内喂养不耐受(EFI)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6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调查其EFI情况,依据肠内喂养是否耐受将患者分为肠内喂养耐受组(n=60)和EFI(n=56),分析急诊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EFI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诊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116例,其中EFI 56例,发生率为48.28%;肠内喂养耐受组和EFI组在置管方式、主要基础疾病种类、感染部位总数、病原菌类型、APACHE Ⅱ评分、肠内营养方案、使用抗生素种类、使用镇痛药、低白蛋白血症、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使用益生菌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部位总数≥2处(OR=2.280,95%CI:1.091~4.763)、混合感染(OR=2.651,95%CI:1.093~6.430)、APACHE Ⅱ 评分>20 分(OR=2.425,95%CI:1.034~5.689)、使用抗生素种类 ≥3(OR=2.102,95%CI:1.059~4.175)、低白蛋白血症(OR=2.875,95%CI:1.151~7.180)、肠内营养开始时间>7 d(OR=2.445,95%CI:1.020~5.860)均为急诊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EF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诊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EFI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总数、病原菌类型、APACHE Ⅱ评分、使用抗生素种类、低白蛋白血症、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可能是急诊老年脓毒性休克EFI的影响因素.

    老年脓毒性休克急诊肠内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

    气道分级管理方案配合音乐刺激疗法对老年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间及谵妄的影响

    安华王鑫张锡红张凯...
    751-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气道分级管理方案配合音乐刺激疗法对老年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间及谵妄的影响,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7月在锡山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80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气道管理联合音乐刺激,观察组患者采用气道分级管理配合音乐刺激疗法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性脱机成功率、住院时间、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评估并比较2组气道湿化效果及痰液分度.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vs 22.50%,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痰液粘稠度Ⅲ度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道分级管理方案配合音乐刺激疗法可缩短老年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脱机时间,减轻谵妄发生风险,并降低患者痰液粘稠度,在老年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肺炎气道分级管理方案音乐刺激疗法机械通气谵妄

    PERMA模式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王芳李红李焕陆翠红...
    757-761,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PERMA模式下激励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积极心理学的干预应用提供更多试验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干预基础上加用PERMA模式下激励干预,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周.干预前后对2组应用简明心境问卷(POMS-SF)评估心理健康,采用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记录2组肺功能指标值,并对上述检测值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POMS-SF各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精力-活力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迷惑-混乱、紧张-焦虑、疲乏-迟钝、抑郁-沮丧和愤怒-敌意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精力-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迷惑-混乱、紧张-焦虑、疲乏-迟钝、抑郁-沮丧和愤怒-敌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躯体疼痛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VC、FEV1、FEV1/FV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VC、FEV1/FVC值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FVC、FEV1/FVC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ERMA模式下激励干预可能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ERMA模式心理健康生活质量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梦丽华明云韩青
    762-76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COPD患者98例,进行问卷调查、肺功能检测,根据患者肺康完成情况分为依从组和不依从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患者肺康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康复周期3~8周为57例(57/98,58.16%).康复类型以有氧运动为主,占34例(34/98,34.69%).肺康复频率"每周<3次及无规律"者62例(62/98,63.27%).每次累积时间"无规律或<10 min者"49例(49/98,50%),肺康复强度"无规律"者46例(46/98,46.94%).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者38例(38/98,38.78%).将完成肺康复训练者(占比≥40%)38例(38/98,38.78%),未完成者(占比<40%)60例(60/98,61.22%),分别纳入依从组(n=38)和不依从组(n=60).2组住院次数、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肺康复认知评分及COPD认知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次住院、文化程度低、无家庭照护、肺康复认知水平低、COPD认知水平低及FTND≥6分是老年COPD患者肺康复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当前老年COPD患者肺康复情况存在康复训练单一、康复完成度不足的情况;初次住院、文化程度低、无家庭照护、肺康复认知水平低、COPD认知水平低及FTND≥6分可能是老年COPD患者肺康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现状调查影响因素

    早期活动在重症监护室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乔红赵明凤任尧姜亚娟...
    768-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活动在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ICU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干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活动干预,2组患者均干预7 d,观察并比较2组住院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呼吸力学压力指标值、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值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2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同组干预前升高,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呼吸力学压力指标值较同组干预前下降,观察组呼吸力学压力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体温较同组干预前下降,氧合指数较同组干预前上升,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2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vs15.00%,P<0.05).结论 对ICU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干预,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入住ICU时间、减少谵妄发生情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呼吸力学系统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早期活动

    定量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的SYNTAX-Ⅱ评分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王鸣干倩翟馨蓉张舒怡...
    774-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定量血流储备分数(QFR)指导的SYNTAX-Ⅱ评分(QFR-SSⅡ)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受冠脉造影证实多支血管病变且已完全行血运重建的老年患者(≥75岁),共120例.基于冠脉造影及临床因素进行SYNTAX-Ⅱ评分(SSⅡ),同时对于QFR<0.80病变进行校正指导后的SYNTAX-Ⅱ评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定义为2年随访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及缺血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分析QFR-SSⅡ不同危险分层分组的MACE发生率及其对于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发现,通过ROC曲线分析,可采用≤28,>28且<38,≥38为危险分层标准.QFR-SSⅡ校正后,危险分层低危组比例由SSⅡ分层的28.33%上升至32.50%,中危组由55.83%降低至54.17%,高危组由15.84%降低至13.33%.QFR-SSⅡ标准下高危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QFR-SSⅡ(HR[95%CI]:1.066[1.019~1.115],P=0.006)及 SSⅡ(HR[95%CI]:1.071[1.023~1.122],P=0.003)均对主要终点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无论SSⅡ或QFR-SSⅡ对多支病变患者预后均有良好的预测价值,QFR-SSⅡ通过优化生理学标准校正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治疗预后更具有指导价值.

    老年定量血流储备分数SYNTAXⅡ评分多支血管病变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康复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郝翠英刘向龙杨玲张质彬...
    781-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脏康复认知情况,并分析心脏康复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3年5月于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收治的PCI术后的120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调查问卷与量表对心脏康复认知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120例受试者分为低认知水平组与高认知水平组,并对2组心脏康复认知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20例受试对象中,自主性评分≥16分有51例(42.50%),评分<16分有69例(57.50%),过程焦虑评分≥19分有55例(45.83%),过程焦虑评分<19分有65例(54.17%),结果焦虑维度≥ 10分有63例(52.50%),结果焦虑维度<10分有57例(47.50%);按照CDI量表的结果作为行PCI术的AMI患者CR认知水平的评估依据,将同时满足自主性评分≥16分、过程焦虑评分<19分、结果焦虑评分<10分的42例(35.00%)患者纳入高认知水平组,其余78例(65.00%)纳入低认知水平组.低认知水平组与高认知水平组性别、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心血管病病程、植入支架数以及合并高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认知水平组与高认知水平组年龄、文化程度、心脏康复意愿、PCI手术经历、是否接受过相关知识宣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5~85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首次接受PCI手术是影响心脏康复认知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心脏康复意愿较高、植入支架数大于2枚、接受过相关知识宣教为影响心脏康复认知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行PCI的老年AMI患者对心脏康复认知现状处于中低水平,医护人员应对康复意愿、文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较低,以及无相关手术经历的患者加强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对心脏康复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康复效果.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脏康复认知影响因素

    瑞舒伐他汀联合阶段性功能锻炼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喻晓雨朱晓丹
    787-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联合阶段性功能锻炼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水平的影响,旨在为其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阜阳市人民医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剔除未按时间随访及相关检验指标明显异常者,最终观察组纳入51例患者,对照组纳入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调脂、抗血小板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及阶段性功能锻炼,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值;通过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并对比2组生活质量,通过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价并对比2组对疾病的认知情况,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并对比2组的自我效能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病次数、持续时间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病次数、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SF-36、BIPQ及GSES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SF-36、BIPQ及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LVEF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而2组LVEDD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16%vs78.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84%vs 1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阶段性功能锻炼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及认知水平、降低血脂紊乱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示该联合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冠心病瑞舒伐他汀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