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年医学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王传馥

双月刊

1008-8296

lnyxybj@aliyun.com

021-62483180-63617,63616

200040

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

老年医学与保健/Journal Geriatrics & Health CareCSTPCD
查看更多>>《老年医学与保健》是华东医院主办、上海市卫生局主管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重要进展及科研成果。为全国各级医院老年医学工作者及保健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讲座、综述等。每期有一个专题。专辟“保健园地”栏目,由资深专家撰写老年病预防、诊治、养生保健的信息和经验,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健康长寿的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循证理念的营养管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的应用分析

    刘凌卉苏婷
    994-997,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循证理念的营养管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遴选2020年3月-2022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4)与对照组(n=74).2组在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营养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临床改善情况[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应用前后自我护理水平(ESCA评分)、营养因子相关指标值、疲乏情况(RPFS评分)、生活质量(CAT评分)、护理效果.结果 应用后,2组的NRS2002评分、mMRC评分及RPF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应用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ESCA评分、营养指标及CAT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应用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营养管理计划模式可显著改善老年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循证理论营养管理营养指标

    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菲陈伟伟高蒙蒙刘月...
    998-1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循证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96例,依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在采取相同的吸入式双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呼吸康复训练.观察并比较2组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免疫指标值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FEV1、FVC和FEV1/FVC值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FEV1、FVC和FEV1/FVC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mMRC量表评分、SGRQ量表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mMRC量表评分、SGRQ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CD4+水平、CD4+/CD8+比值均高于同组干预前,CD8+水平低于同组干预前,而观察组患者血清CD4+水平、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呼吸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康复训练肺功能

    老年患者3D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解剖性右肺上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茅怡铭陆文强戴春雷
    1003-1007,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3D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解剖性右肺上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3例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USUM分析对3D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解剖性右肺上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155.15±31.13)min(100~230 min);学习曲线的截点值等于23,提示术者至少需经历23例手术才能逐步熟练掌握该术式.将53例患者按照学习曲线的截点值分为A组和B组,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24、48 h)、术后24 h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跨越学习曲线达到熟练操作可能约需累积23例手术经验.

    老年肺癌3D胸腔镜单孔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学习曲线

    基于卫气营血辨证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转归

    梁芳王枫张晓洁王兵...
    1008-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老年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数据分析,探讨卫气营血临床症状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老年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5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年龄≥60岁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749例,采用Excel云问卷进行调查,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合并基础疾病、中医临床症状、运动强度、当年是否接种流感疫苗等,结合病历库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天数等汇总后建立数据库,分析患者卫气营血相关中医临床症状,人口基本特征,当年流感疫苗接种与否,合并基础疾病等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关系.结果 男性和女性在吸烟饮酒情况、体育运动情况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中医临床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发现,有发热、鼻塞、咽干咽痛、咳嗽、肢体酸痛等症状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天数均高于无相应证候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基础疾病分析发现有慢性胃炎、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天数高于无相应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现有中医临床症状(发热、鼻塞、咽干咽痛、咳嗽、肢体酸痛)以及既往慢性基础疾病(慢性胃炎、骨性关节炎)的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天数较无相关中医临床症状及无相应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长,提示卫气营血状态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为后续进一步指导临床老年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老年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卫气营血临床症状缓解

    老年脑梗死患者脑血管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钟霞蒋艳萍
    1014-1017,1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脑梗死脑血管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191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患者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根据治疗依从性将患者分为高依从性组和低依从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梗死脑血管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结果 191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中72.77%(139/191)为高依从性组,27.23%(52/191)为低依从性组;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医疗支付方式、医疗服务质量、家属提醒服药、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肢体活动能力是老年脑梗死脑血管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脑血管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有待提升,用药依从性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老年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用药依从性相关因素

    老年脑卒中后并发癫痫的影响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

    赵敏蒋晓丽
    1018-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脑卒中后并发癫痫(PSE)的影响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行回顾性研究,将南充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者纳为PSE组,同期收治的9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但未发生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PSE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信息、既往史、卒中相关病情信息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是否继发癫痫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E的相关因素,并分析PSE患者癫痫类型、发病特点,以及PSE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PSE组病灶累及皮质、NIHSS ≥ 15分、颈动脉循环受累、梗死后出血转化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累及皮质(OR=1.533,95%CI 1.088~2.160)、颈动脉循环受累(OR=1.373,95%CI 1.081~1.744)、NIHSS 评分 ≥ 15 分(OR=1.499,95%CI 1.098~2.048)、出血转化(OR=1.292,95%CI 1.109~1.505)均为PSE的独立危险因素因素;早发型癫痫发作类型以局灶性发作(46.87%)为主,晚发型癫痫发作类型以局灶继发全面性发作(53.84%)为主;PSE组入院8 h、出院时及末次随访时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灶累及皮质、颈动脉循环受累、NIHSS评分≥15分及出血转化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PSE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型癫痫多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晚发型癫痫多表现为局灶继发全面性发作,且PSE的发生可加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影响神经功能恢复,临床应重视上述高危因素,早识别、早干预.

    老年脑卒中癫痫临床特征预后

    黄芪药膏刮痧疗法治疗老年出血性中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

    宋艳梅史秀丽贝令娜于娟...
    1023-1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黄芪药膏刮痧疗法对老年出血性中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于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出血性中风上肢痉挛性偏瘫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黄芪药膏刮痧疗法.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而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M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而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血清hs-CRP、Hcy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血清hs-CR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络病理论"的黄芪药膏刮痧疗法治疗老年脑出血恢复期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老年出血性中风上肢痉挛性偏瘫络病理论黄芪药膏刮痧

    不同味觉刺激对老年人群吞咽相关大脑皮层激活模式的研究

    周哲陈芳元王亚芹赵苡雯...
    1027-1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索不同味觉刺激对老年人群大脑皮层不同功能区激活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3年3月在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体检的19名老年受试者(平均年龄:70.7±7.2岁),在吞咽辣味溶液、酸味溶液和蒸馏水时,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记录双侧前额叶及双侧运动区的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分析在不同味觉吞咽任务下受试者大脑皮层激活模式的差异.结果 在吞咽酸味、辣味溶液时,可显著激活缘上回部分、前运动皮层和辅助运动区、背外侧前额叶、额下回后部、额极区、前额叶下回(P<0.05),酸味溶液还显著激活了右侧初级运动皮层(P<0.05);吞咽酸味溶液与吞咽蒸馏水相对比,右侧缘上回部分(P<0.05)、双侧前运动皮层和辅助运动区(P<0.05)、右侧背外侧前额叶(P<0.05)、双侧额极区(P<0.05)、右侧前额叶下回(P<0.01)显著激活.吞咽酸味溶液与吞咽辣味溶液相对比,右侧前额叶下回显著激活(P<0.05).结论 不同味觉刺激可影响老年人群吞咽相关大脑皮层激活,酸味刺激可促进右侧初级运动皮层的激活,可能对于老年人群吞咽障碍的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老年吞咽味觉刺激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皮层激活

    长链非编码RNALINC00184调控老年高血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赵鑫刘红霞朱理安胡耀敏...
    1033-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高血压是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衰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作为基因转录和翻译的重要调控元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已经被证实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高血压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远未了解清楚.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9年5月-2020年12月老年医学科门诊具备完整病史资料的老年患者(≥60岁)共51例,根据血压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分为3组: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组、高血压不伴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高血压的动脉粥样硬化组.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中的lncRNA的表达.在人血管内皮细胞中,通过转染siRNA的方式敲减LINC00184,通过免疫荧光等形态学方法检测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是否受到影响.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免疫印迹等方法,明确LINC00184参与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 3组间的CIMT、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5);LINC00184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浆中高表达;LINC00184在人血管内皮细胞中高表达,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敲减LINC00184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LINC00184通过影响miR-17调控PTEN的表达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结论 老年高血压相关LINC0184参与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为进一步探究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老年高血压长链非编码RNA血管内皮细胞LINC00184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分析

    龚月宋辉赵爽寇丹...
    1041-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以及对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遴选2020年2月-2023年2月于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15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依那普利组(n=58)和联合组(n=57).2组均行常规治疗,依那普利组加用依那普利,联合组加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值[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压变异性指标值[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值[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值[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依那普利组(94.74%vs 81.04%,P<0.05).治疗后,2组LVEF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LVEDD、LVESD、MAP、HR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BP、DBP、24 h SBPV、24 h DBPV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值均显著低于依那普利组(P<0.05);2组NO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ET、VEGF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2组患者NO、ET、VEG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OD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MDA、AOPP水平均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2组SOD、MDA、AOP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显著,可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压,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