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圳市典型建筑渣土填海区绿地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袁峰均史正军潘松曾伟...
    1-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深圳市填海区土壤没有经过原位自然成土及生物演替过程,加上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导致绿地土壤质量下降,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因此开展填海区绿地土壤研究对于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该区域生态建设的主要障碍因子,于2018年在深圳前海自贸区采集20个土壤剖面(75个样品),采用物理和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其土壤水分、盐分和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盐分参数和养分含量在土层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较为稳定。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以30~60 cm 土层最高,而含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以120~150 cm最高,呈底聚型分布。土壤电导率和Na+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60~90 cm达到峰值,分别为其余土层的1。32~2。42倍、1。13~2。75倍,全盐量、Cl和SO42-则呈现"降—升—降"的趋势,且电导率、全盐量与Na+、Cl和SO42-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此外,各层土壤的pH值为7。57~8。04,且从表层到底层依次递增。根据土壤类型划分标准,该区域1。5 m 土体内的土壤均已发生碱化。不同土层的土壤养分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在61。2%~101。5%,且有机质贫乏,供氮能力差,有效磷空间变异强度大。填海区绿地土壤存在轻微的盐碱化、养分含量低且空间异质性大,因此利用时应注意降碱和培肥。

    填海造陆含盐量碱化度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北方城市公园的梅花引种与园林应用——以北京市紫竹院公园为例

    魏娜张然王文涛滑鑫宇...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市紫竹院公园于2021年引种36种梅花,均可以在园内露地越冬,并于第二年正常生长、开花。其中,澄碧山房梅景区的30种梅花主要作为园林造景应用,结合澄碧山房原有的松树和竹子进行科学植物配置,按照不同品种花期、花色及花香进行搭配栽培,并给予精细化养护管理措施;种植在青莲岛和长河沿岸的紫蒂白和潮塘宫粉生长势较强,1年后与2年后成活率均为100%;四君山南坡地块栽种了小绿萼、徽州檀香和素白台阁3种梅花,以小绿萼表现最好,2年后成活率95%;栽种在对影桥西的扣瓣大红,对其采取粗放式养护管理,2年后成活率为85%。同时,调查了不同品种梅花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并进行了记录,可为梅花在北方城市公园的栽培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梅花引种栽培

    百年动物园景石文化的表达与思考——以北京动物园为例

    田雅雯陈旸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百年动物园景石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际勘察、主要景石定点定位,查阅文献资料、访谈公园退休职工、咨询园林方面资深专家等途径研究了全园主要景石。介绍了景石的本质与特性、内涵及其反映的思想等,分析了景石文化在动物园中应用的必要性。结合景石的应用构思、总体布局等挖掘了动物园景石文化。按艺术格局和景石的材质、产地将全园景石进行分类概述,明确了景石在北京动物园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景石在安全实用、景观布置、历史保护等方面的思考,以期给整体规划提供参考。

    动物园景石文化表达

    基于AVC理论的传统村落景观综合评价——以沂南县竹泉村为例

    赵辉陈娟薛高洁汪琦...
    18-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VC[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itality)和承载力(capacity)]理论,对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及景观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并揭示了传统村落景观存在的问题,力求提出改善传统村落进行景观的方案。选取临沂智圣诸葛故里——沂南县竹泉村为案例,进行了传统村落景观综合评价研究。以AVC理论为指导,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AVC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3个方面的11个因素层和37个指标层,13位相关领域专家对指标两两比较打分评价,运用yaahp软件确定各层级权重值,结果表明:竹泉村承载力(0。4233)权重值最高,具备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条件,最大游客容量(0。0121)成为其发展旅游的最大影响因素。生命力(0。2728)和吸引力(0。3039)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当前得出的权重数据,提出了竹泉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策略:①修复村落历史风貌,建设村落生态景观;②保护文化景观,加大文化遗产宣传力度;③完善村落基础设施;④引入外来企业,带动村民参与;以期为村落景观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传统村落AVC理论综合评价层析分析法

    海绵城市理念下山地城市蓝绿格局优化研究——以远安县中心城区为例

    彭可睿王芷彤毛江平朱桂才...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蓝绿设施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以远安县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水定绿"为规划方法,因地制宜地提升新老城区蓝绿服务功能,对未来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城市降雨、地形、土地类型现状等构建远安县SCS雨洪淹没模型,结合城市绿地斑块、绿地点、路网等,分析了城区景观格局和绿地可达性,结果表明:①远安县被淹没区域多集中在水系附近及地形坡度平缓的区域;②老城区蓝绿建设较新城区更为合理,新城区蓝绿设施连接度还需加强;③老城区出行优势明显,游憩绿地空间上分布不均。并提出了研究对象蓝绿空间优化策略:完善滨河绿带,构建三重防洪体系;加强城市边缘地带的生态网络建设;提高老城区绿量。以科学、生态的蓝绿格局优化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山地县提供借鉴和指导。

    蓝绿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山地城市SCS模型远安县

    面向公共健康的城市公园游憩活动分析——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

    杨雅婷钟泰林李婷俞紫燕...
    31-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居住环境与城市公园产生的健康效益需求也逐年增长。以江西省南昌市人民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行为注记法对受访者的游憩活动进行了分析,以为健康型城市公园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①体育锻炼、社会交往类活动的发生频次中男性多于女性,而休闲娱乐、接触自然类活动的发生频次女性居多;②在体育锻炼、休闲娱乐及社会交往类活动中,中年人最多,而接触自然类活动青年人最多;③在8个时间段中,游憩活动的类型伴随着时间整体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④按照人流量的大小,空间类型比较为:滨水空间>健身空间>植物空间>广场空间;而活动类型比较为:休闲娱乐>社会交往>体育锻炼>接触 自然,公众倾向于有活动可参与的景观空间,并非单一地观赏风景。为进一步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 5点优化策略:①打造多功能串联的绿色环境;②设计形式多样的健身空间;③创建促进多样活动的景观空间;④提升公园的服务及设施水平;⑤营造融洽的社交环境。

    城市公园使用情况公共健康游憩活动

    高校校园植被功能分区的多样性变化与均质化——以内江师范学院高桥校区为例

    欧阳丽娜常斐杨寒迪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特别是高校作为城市植被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西南地区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 目标校园各功能分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特征、多样性变化规律以及均质化现象。结果显示:①校园中乔木和草本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公共休闲区域和教学区在层次的植被种类均较高,运动区和入口区的物种数相对较少;②校园的样地植被面积与Menhinick、Pielou指数具有极显著与显著负相关性,除Margalef指数与Pielou指数之间无相关性,其他指数间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在校园中,物种优势度对群落多样性指数贡献最大,其贡献度依次为优势度指数D>优势度指数DB-P>丰富度指数D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n>均匀度指数E;③校园乔木层的生态稳定性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各区域间生态稳定性相似,休闲区、建筑区、教学区和宿舍区各层次植被相似较高。在各区域相同优势植被中,存在大量引种的观花木本和地被植物,导致了校园景观的雷同性和植被均质化现象。

    高校校园植被物种多样性α多样性均质化群落相似性

    基于InVEST模型的矿业城市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分析——以淮南市为例

    晋康李唯佳王瑞张世文...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方式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对于矿业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安徽省淮南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20年的三期土地利用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InVEST模型,分析了 2000-2020年研究区生境质量的分布规律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研究区主要以水田和旱地2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在研究期间占研究区总面积均超过70%。2000-2020年的用地类型变化剧烈,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4。63%,研究区内的水田和旱地面积逐年递减,占比减少了 4。3%,坑塘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坑塘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占比分别增加0。4%、4。21%;②2000-2020年的生境质量平均值分别为:0。37、0。36、0。35,表明研究区生境质量呈持续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域生境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规划提供参考。

    矿业城市生境质量InVEST模型景观格局

    基于五感理论的昆明市呼马山森林公园康养景观改造设计

    许旭祥高成广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康养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开展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功能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五感理论是通过刺激人体五感(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来治愈人体健康,是发挥康养要素的一种重要理论。通过分析五感理论运用方式与森林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总结了基于五感理论下森林康养景观改造设计方法,并对昆明市呼马山森林公园进行了改造设计。基于五感理论并充分考虑呼马山森林公园现状,开展了景观入口、道路周边、老旧广场等景观改造设计,在提升森林公园整体景观效果的同时强化五感康养体验,为基于五感理论下的森林公园康养景观改造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森林康养五感理论景观改造呼马山森林公园昆明市

    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分析研究

    李佳蔚区智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园绿地是城市内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对于丰富城市公园绿地空间配置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公园绿地公平性评价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公园绿地公平性势在必行。以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对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进行分析,并从数量、面积、类型以及是否收费等四个维度对昆明市主城区现有公园绿地进行了探究,以了解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资源公平性是否存在失调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昆明市主城区居住小区的公园绿地供给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主城区中心区域的居住小区在数量、总面积和类型上占有优势。此外,部分主城区部分居民所享有的公园绿地类型比较单一,并且部分公园绿地存在收费情况,同时收费公园分布也存在不均匀现象。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资源在上述四个维度上都存在分布不均等问题,这可能导致公园绿地资源利用的不公平,需要引起重视。为了进一步促进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公园绿地数量、优化公园绿地分布、丰富公园绿地类型等,以提供有效参考。

    公园绿地公平性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