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OI数据的兰州市主城区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单天爱王立新
    171-176,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兰州市主城区POI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研究区内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各类生活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较密集,西部和南部分散,形成以"老城区"为核心、连片组团、多中心发展的空间布局;②兰州市城关区中心地带生活服务设施配套较为合理,西固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生活服务设施配套较差,有待优化改善;③兰州市主城区生活服务设施分布方向受地形影响均呈现出显著的西北-东南走向;④不同服务业在空间分布上显示出较强的相关性;⑤兰州市主城区生活服务设施混合度普遍较高,这得益于其"两山夹一川"的地形特征.

    生活服务设施POI空间分布兰州市

    白龙江流域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郑传贺汤萃文张玉霞王瑛瑛...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平台,对白龙江流域中的碌曲县、迭部县和舟曲县,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解译分析,并分析了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得出结论:①在白龙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中,林地和草地在20年间一直都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二者之和在每个研究年份均超过80%.林地主要分布在迭部县和舟曲县的部分区域,草地主要分布在碌曲县的大部分地区及舟曲县的东南部;②2000-2020年,建设用地一直处于变化速度较快的状态且用地面积一直在增加.单种土地利用类型在研究时段内变化速度最高的是2000-2005年的水域,增加了 14.48%;③2000-2020年,导致白龙江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驱动因子解释力排名为月均相对湿度、月均温度、月均降水量、白龙江径流量、高程、坡度、年均人口密度、年均GDP和月均日照时数.

    白龙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地理探测器

    资中县2017-2022年耕地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

    罗欣鹏张育庆
    183-188,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明确资中县耕地利用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运用遥感技术对资中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基本变化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县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有所上升.对耕地单位面积向其他土地利用的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耕地面积减少部分主要转化为林地(160.631 km2),其次分别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19.719 km2)、建筑用地(17.674 km2).基于此,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将第一产业、人口和绿地发展与其变化现象进行相关性计算,得出这三类因素作为资中县耕地面积增减的驱动力,提出了优化该县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以及合理规划绿地面积等耕地保护建议.

    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土地利用资中县

    不同城市中心区建筑贴线率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黄智晶童本勤
    189-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街道界面的贴线率是评估公共生活与城市景观的关键量化因素.基于此,以南京市不同区域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多源数据等方法,分析不同道路等级、不同功能类型的街道在建筑贴线率方面的特征.研究表明:①按道路等级分析,次干路、支路两侧的建筑贴线率高于主干路,快速路的整体连续性不足;②按功能类型划分,生活服务性街道的建筑贴线率高于商业街道;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贴线率高于步行街,最低为商务商业区;③贴线率管控适用于公共活动丰富、慢行者较多且高度商业化的街道,取值范围主要集中在55%~80%;④应当对建筑贴线率实施差异化管控,特别针对公共活动中心和商业商务核心区域,以及生活服务性的次干路、支路;⑤街区层面与地段层面的建筑贴线率需要协同,共同实施界面管理,以确保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贴线率城市中心区贴线率管控南京市

    基于In VEST和CA-Markov模型的"十四五"碳储量时空演变与预测——以张家界市为例

    李梦彬黎鹏飞姜奥王石英...
    19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情景模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储量,为张家界市实现旅游与生态发展提供建议.以张家界市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切入点,基于InVEST模型与CA-Markov模型,对不同时空的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进行空间情景模拟和量化,探讨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及其碳储量变化模式.结果表明:张家界市主要以林地、耕地为主,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耕地与草地;碳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明显聚集性;碳储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共减少了 0.35× 106t.在不同的情景模拟下,相对于2020年,碳储量流失总量分别为3.44× 106、3.04× 106、3.99×106、4.93×106 t.综合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现状最为合理,能够为区域碳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依据,助力张界市实现"双碳"目标与旅游高质量发展.

    土地利用变化碳储量Ca-markov模型Invest模型多情景模拟

    基于CiteSpace的生态适应理念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邵祥雨吴怀静芦怡芳
    200-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梳理我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在生态环境影响下的研究成果,多角度提供协同方法,共同推进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性的科学理论发展研究.以CNKI作为数据源,将近20年来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生态适应性研究进程作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事件为背景,采用CiteSpace 6.3R2(64-bit)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科学知识图谱,对关键词热点聚类进行分析解读.结果表明:①近年来在国内村落相关方面学者研究中,"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适应性"这3个词为高频关键词;②国内对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过程经历了从广度向深度的转变,"传统聚落""黄河流域""生态适应"和"三生空间"等是热点领域;③未来的研究应以建立传统村落生态保护制度为基础,着重于从学科交叉和地域系统等层面探讨生态适应性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为传统村落的生态传承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传统聚落生态适应性空间形态CiteSpace知识图谱

    九华山风景区旅游线路开发及发展策略研究

    钟奇峰程晓丽胡晓梅
    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华山自然资源丰富,为开发旅游线路提供了坚实的条件,采用实地调查法对九华山旅游线路资源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九华山旅游线路资源开发现状,九华山旅游线路资源主要围绕天景、地景、水景、生景进行开发,其中以地景基础上形成的旅游地质景点是九华山主要旅游线路.结果表明:九华山旅游线路单一,缺乏创新,国内游客过于集中,入境游动力不足,影响旅游业进一步发展,针对性提出了开发有文化品位的旅游线路资源,加强智慧旅游建设等建议,以期促进九华山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线路资源开发智慧旅游发展策略

    福建省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比较研究

    方蔚琼魏国江
    210-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根基,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采用SBM(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和熵权法对福建省科技创新支撑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行测算并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处于中等水平,水电消耗高于上海、浙江、山东和广东等地区,二氧化硫、粉尘颗粒、氮氧化物排放高于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于中东部主要制造业省份.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制造业资本深化、提高制造业企业规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福建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福建省

    青海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路径探讨

    张永梅
    220-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对于解决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探讨了如何在当地生态文明战略发展中引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具体路径.分析了该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应用优势,并提出了 一套系统的构建路径,涉及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协同发展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青海经济的绿色、高效、持续发展,并为全国其他地区类似发展提供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绿色低碳生态保护青海

    农户视角下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影响因素分析——以金寨县为例

    周璠朱琦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为例,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信贷需求视角分析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推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个体状况方面,农户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与农户抵押贷款意愿成正比,家庭劳动力规模、经营类型与农户抵押贷款意愿成反比;资产状况方面,家庭年收入、收入构成占比与农户抵押贷款意愿成反比;认知状况方面,农户对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越高,其贷款意愿就越高.提出了建议: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农户后顾之忧;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搭建农村土地流转平台,降低抵押物变现处置难度;强化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监管指导,最大限度发挥贷款资金促农增收作用.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经营权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