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居民对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张懿玮王泳博祝洪章
    230-236,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378份城市居民调查问卷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了城市居民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了解程度不深;年龄较大或未婚的城市居民更偏好购买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了解程度越高,城市居民的消费意愿越高;邮寄到货时间对消费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到货时间越长,消费意愿越低;食品安全性对消费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食品安全性越高,消费意愿越高.基于此,提出了应扩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加深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了解程度,不断完善物流服务,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性的建议.

    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意愿影响因素

    改进Ohlson模型在物联网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刘雅茹李朝红
    237-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物联网企业技术投入大、高风险、高成长性的行业特征,其企业价值评估并不适合采用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通过运用R语言进行随机森林算法的重要性分析,筛选出了对企业价值影响较为显著的前几大"非会计信息"变量,将其对"其他信息"进行替代,并用杜邦分析指标和净利润指标分别改进剩余收益,得到了改进的Ohlson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选取了相关案例对结果进行佐证,用"政府补助"代替"其他信息"得出的结论误差在10%的可接受范围内,但该模型仍有进步空间,提出了在"其他信息"变量的选取过程中结合物联网企业的特点从更完整的维度来选择.

    Ohlson模型物联网企业其他信息

    贵州省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研究

    陈婵娟单晓娅
    245-250,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旅游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研究二者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贵州省2010-2020年的数据,采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贵州省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呈现阶段性增长趋势,但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生态文明建设拉动旅游发展,二者差异呈现出缩小、趋于同步、扩大的趋势.从协调度上看,两者从失调阶段逐步改善至协调阶段,在2019年达到优质协调,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较强.建议从旅游发展理念、政策法规、资金支持、市场产品开发等方面促进二者协调.

    旅游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改进sinobrand模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

    夏雪琦李春波
    25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品牌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步骤,对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对农产品品牌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梳理了农产品区域品牌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选用sinobrand模型对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并对品牌优势值的测算作出改进,将消费者偏好引入品牌强度评价指标后结合爬虫以及文本情感分析技术进行衡量,得到汉源花椒品牌价值为149.55亿元,验证了改进sinobrand模型的适用性,针对汉源花椒品牌价值提升提出了注重品牌保护、宣传汉源花椒品牌故事、与其他行业品牌合作等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sinobrand模型品牌价值评估农产品区域品牌汉源花椒

    基于"农旅一体化"的庐山海庐茶博园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熊乐菲钟美
    257-262,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旅一体化"的新型农业模式逐渐成为农业产业链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茶产业链基础形成的"农旅一体化"茶园就是典型的代表.以庐山市海庐茶博园为例,利用收益法,并构建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茶园价值评估体系,深入剖析了茶产业的经济价值与茶园旅游价值的双重维度,计算出茶园的总体经济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农旅一体化"茶园模式的政策扶持、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建议,激励更多农户和企业积极投身于"农旅一体化"茶园的建设与发展之中,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农旅一体化茶园乡村振兴经济价值收益法

    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耦合研究

    汪焱邱孝枰余永黔景铮...
    263-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耦合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2个系统、8个维度共计33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成渝双城经济圈2010-2020年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及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运用相对发展度模型与变异系数法进一步探明二者的相对发展程度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保护水平呈"快速增长—短暂回落—稳步提升"的趋势,发展指数由0.448提升至0.585,空间上呈连片状的优化格局;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发展指数由0.317提高至0.509,逐渐形成"两极独大,中部提升"空间分布特征;③成渝双城经济圈整体耦合协调性持续向好,协调水平由初级协调上升至中级协调,呈"两核一带"协调并进的地理空间特征;④区域内7 5%城市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并进,城市间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在未来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需筑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着力提升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培育发展区域创新型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水平双效提升,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耦合协调成渝双城经济圈

    基于超效率EBM模型的碳排放效率评价及时空分析

    叶夏纪于力超
    273-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利用2014-2019年我国省域碳排放数据,采用超效率EBM和GTWR模型,对我国省域碳排放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其时空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碳排放效率差异显著且呈空间正相关,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GTWR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和降低GDP能耗在提升碳排放效率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显著促进了西南地区向低碳经济转型,而东部地区则应着重提高经济效应和利用所有制优势进一步提升碳排放效率,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应考虑通过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来积极提升碳排放效率.

    碳排放效率超效率EBM模型GTWR模型时空异质性

    《绿色科技》投稿须知

    《绿色科技》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