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坝基堰塞湖沉积层改良及其促进植物生长的试验研究

    田应辉李怀宝李召杰张加文...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沉积物进行改良并用于促进植物生长,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实现沉积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沉积物堆放占地问题,是目前水利水电行业绿色发展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水电工程现场扰动区的生态修复试验,研究了 4种不同的改良剂对坝基堰塞湖沉积层的改良效果及对现场自然环境常见植物(格桑花、四季青、百日草、苜蓿、黑麦草和高羊茅)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牛羊粪肥、生物炭、粉煤灰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的沉积物理化性质显著优于现场自然表土(pH值除外),显著提高了自然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生存能力。其中,施用牛羊粪肥和阴离子型PAM的沉积物处理组植物生长效果最佳,6种植物的株高均有显著提高(1。3~3。3倍)。植被的长势(株高和发芽率)与含水率、碱解氮、总氮、速效磷、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具有显著相关性(Mantel's P≤0。05)。随着不同改良剂的添加,提高了 0~10 cm深度处沉积物的含水率、碱解氮含量、总氮含量、速效磷含量、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24%、30%、29%、23%、45%和19%。该研究从坝基堰塞湖沉积物改良的角度为沉积物在生态修复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对解决沉积物资源化利用及绿色水电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坝基堰塞湖沉积层沉积物改良阴离子型PAM牛羊粪肥资源化利用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新造人工林碳汇能力变化研究——以宾川县为例

    钱斌天李阳尹中锋乐艺...
    7-1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西南部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是生态脆弱区,其新造林碳汇是林业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干热河谷地区森林碳汇能力的研究尚不充分,新造林的碳汇能力尚不明确。以2014-2021年宾川县新造人工林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BEPS)模型,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碳汇能力特征。结果表明:①宾川新造人工林碳汇能力在2014-2016年逐渐升高,随后稳定,年均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为 247。82±140。59 g C/(m2/a);②宾川县人工林每年碳汇量自2014年起逐年增加,从2014年的2398。2 t C/a提升到2021年24028。1 t C/a;③宾川县人新造工林生态系统整体碳汇能力呈现东部和北部高,西南部低的分布趋势,各乡镇年均NEP在167。44~349。85 g C/(m2/a),碳汇量在468。42~3832。72 t C/a;④不同造林类型的碳汇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阔叶灌木混合林的NEP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林地。探究了宾川县新造工林的碳汇能力特征,研究结果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碳汇供能评估提供了科学基础,为区域植被恢复和造林碳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林新造林碳汇

    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方案及绩效指标研究——以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游奕来甘加俊熊晴帆孙争争...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问题,以广东省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淇澳岛片区有害生物治理项目为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准绳,应用现有技术条件,从科学管控外来入侵生物、确保红树林湿地健康和群落正向演替、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和治理技术5方面入手,厘清了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和技术条件等问题,论证并提出了开展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的实施方案和绩效指标,对科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可供广东省乃至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参照应用。

    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治理方案绩效指标研究

    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与防治

    赵昌佑王岑何银忠董洪进...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管理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推动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建设。通过系统野外调查并结合文献数据分析,揭示轿子山外来入侵植物入侵现状,并根据物种组成、来源分析以及危害性划分入侵植物的入侵等级,提出相应管控建议。结果表明:轿子山共记录外来入侵植物42种,隶属于15科34属,其中菊科占比最高,达到38。09%,其次是豆科(11。90%)和茄科(9。52%);从地理来源看,源自普渡河的入侵植物最多,有23种,占全部入侵植物总数54。76%。根据入侵现状评估结果,严重入侵以上等级的种类有22种,另外还有一些物种目前尚未形成明显危害,但具有较高的入侵风险。普渡河谷和旅游景区应作为重点防范区域。

    外来入侵植物危害与防治自然保护区轿子山云南

    贵州省自然保护综合区划研究

    蔡磊曾梅安明态张明明...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保护对象在不同地域呈现出的分异规律开展综合区划,可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以及为自然保护地管理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以贵州山水布局为区划骨架,叠加分析自然植被、生态系统、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重要自然及人文景观等因素。综合考虑地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和功能特征以确定贵州省自然保护的综合地理区划。结果表明:符合贵州"四山八水"分布格局,区分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突出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属性和功能特征,得到8个分区:大娄山—赤水河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区、武陵山—乌江下游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区、武陵山—沅江源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区、苗岭—都柳江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区、苗岭—红水河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南—北盘江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乌江源—乌蒙山—牛栏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乌江中游—黔中山原丘陵岩溶景观保护区。得出:①采用公开的科研成果作为基础资料,面向自然保护地与自然保护对象开展综合区划研究,有利于降低指标选取和数据使用上的人为选择偏差;②以自然地理属性结合功能特征构建区划等级系统,有利于体现地貌格局和资源分布概况;③分区符合性论述反映各分区区域内资源差异,验证综合区划的客观性、准确性,使区划结果更为完善,更具指导性。

    自然区划资源保护与发展贵州省

    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策略研究

    覃杰刘秀田红灯梁萍...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花米草是我国滨海湿地最主要的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治理已成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以广西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广西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具有各级政策支持、研究基础扎实、专业团队具备、治理方向明确等优势,存在治理技术不成熟、信息共享不充分、治理经验不足、科研投入不足等劣势,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威胁同在"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策略及建议:一是加强科技攻关,构建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二是增进共享协作,积累并推广可持续治理经验;三是持续资金支持,推进治理全过程监测评估;四是应对扩散威胁,增强监管与生态恢复力度,以期推进广西互花米草科学治理,提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外来入侵互花米草SWOT分析治理策略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象耳豆根结线虫适生区预测研究

    孟永攀廖金铃赵晓艳王菲菲...
    39-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象耳豆根结线虫是一种具有强大致病力和巨大危害性的农作物病原物。为了准确预测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采用了 5种生态位模型:最大熵模型(Maxen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生态位因子分析模型(ENFA)、生物气候模型(Bioclim)以及域模型(Domain),建立了针对该病原虫的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Kappa值,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严谨检验,并从中筛选出了最优模型。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Maxent)不仅具备出色的预测结果,而且运行性能卓越,因此被视为预测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我国潜在适生区的最理想模型。通过运用最优模型Maxent进行预测,发现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聚集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同时江西、湖南等地区也包含其适生区。这些结果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强调了加强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监测与预警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能够更好地防控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扩散与危害,保护我国的农业生产和植物生态安全。这一研究为农业生产者和植物保护工作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象耳豆根结线虫对农作物造成的潜在威胁。

    象耳豆根结线虫适生区生态位模型MaxentGARPROC曲线

    尖草坪区气象条件对红薯产量的影响研究

    李文杰蒋文张宇建苏瑞欣...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薯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品种较多,分布广泛,产量较高,也是重要的新型能源用作物,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然而,气象条件等环境因素对红薯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为探究各类气象因子对尖草坪区红薯产量的影响,利用太原市尖草坪区气象局所辖站点所观测尖草坪区近43年逐日气象数据,结合尖草坪区红薯生长、发育和产量情况,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尖草坪区红薯生长的主要气象条件,分析表明:红薯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是尖草坪区5-10月份平均10 cm地温、6-9月份平均气温、9-10月份合计日照、7-10月份合计降水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以上气象条件与红薯产量的定量模型。根据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农事建议,对提高当地红薯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红薯生长气象条件农事建议

    左岸坝锚喷边坡生态修复中微生态环境营造初探

    胡万玲祝秀平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锚喷边坡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其景观效果较差,再次进行绿化是当前环保的要求。为了提高植物生长和成活率,在对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左岸坝水库水泥锚喷边坡绿化过程中,通过人工喷射土壤,增加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截留水分,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等措施,人工构建微了适合植物生长的微生态环境。精细施工2个月后,绿化效果良好,坡面植被盖度达到100。00%,边坡植物分布均匀,整体坡面灌木种类平均达5。8种/m2。微生态环境的构建方法为水泥锚喷边坡的绿化提供了好的借鉴和思路。

    水泥锚喷边坡生态恢复微生态环境左岸坝水库

    深圳市盐田海滨栈道碧道区域鸟类资源初步调查

    赵一阳肖嘉杰林石狮黄丹丹...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鸟类多样性研究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2021年5-9月,鸟类抽样调查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调查了深圳市盐田滨海栈道碧道区域鸟类,共记录到鸟类15目36科76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CITES附录Ⅱ鸟类8种,国家"三有"保护鸟类54种。盐田滨海栈道碧道区域丰富的鸟类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建议结合鸟类生境建设、生态景观提升等工作,开展鸟类多样性保护工作。

    鸟类资源多样性保护滨海栈道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