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育苗方式下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对比分析

    叶礼东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育苗方式下杉木实生容器苗生长状况,以2023年采用沙床、穴盘和沙床+穴盘3种育苗方式下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开展生长量、生长量区间和生物量方面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床培育的容器苗生长量和生物量表现较优,相较于3种育苗方式下培育的容器苗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总数均值分别高出10。7%、2。6%和13。0%;3种育苗方式下培育的杉木实生容器苗苗高在20~30 cm和30~40 cm的分布频率差异显著(P<0。05),苗高在10~20 cm分布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地径在各区间的分布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

    杉木容器苗育苗方式生长量生物量

    淮滨县落羽杉栽培技术研究

    邢建莉林岳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淮滨县落羽杉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探讨,涵盖了从种子选择到苗木培育的各个环节,包括苗圃地选择、整地与作床、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通过科学的种子处理方法,可将发芽率提升至90%~95%。采用高床栽培和精细化播种技术,可使出苗率达85%~90%。详细阐述了揭草、间苗、定苗、水肥管理等苗期管理技术以及移栽苗培育方法。研究表明,以上技术的综合应用可提高落羽杉苗木的生长速度、质量和抗逆性,为淮滨县落羽杉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落羽杉栽培技术苗木培育种子处理苗期管理

    上栗县森林固碳释氧价值评估

    彭芳检刘小葛黄永浩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资源是上栗县的重要自然资源,在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高大众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总体认知,根据江西省地方标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DB36/T 1402-2021),结合上栗县森林资源状况,以森林的"固碳释氧"为案例,采用碳税法对上栗县森林生态"八大"效益中的固碳释氧进行了核算评估。结果表明:①上栗县每年森林固碳释氧总价值为4。5963亿元,是全县生态补偿总额的121倍;②上栗县软阔林的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最高。基于评估结果,将为政府制定生态系统补偿标准和针对性对森林群落进行改造与调控提供数据支撑。

    森林资源固碳释氧价值评估上栗县

    泉州市栽培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分析

    郑焙华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泉州市栽培利用林木资源分布情况,为泉州市栽培利用林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提供参考。以泉州市栽培利用林木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参照第二次全国林木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记录相关栽培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包括环境、数量等。泉州市栽培利用林木种质资源丰富,含114科411属884种。泉州市栽培利用的林木资源多为乡土树种,乡土树种经过长期与当地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等条件达成一种生态上的稳定平衡。永春县作为泉州市绿化苗木主产区,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最多,鲤城、丰泽、南安、惠安、晋江、安溪等地区栽培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种类较为平均,与这些地区城区绿化率较高呈正相关,泉港、洛江作为泉州市的主要工业区,城区绿化率和绿化水平存在不足。

    栽培利用林木种质资源多样性泉州市

    森林资源调查设计对林地资源保护的影响分析——以双鸭山市为例

    郭鑫达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为例,分析了森林资源调查设计对林地资源保护的具体影响。以森林资源调查设计方法为主,以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及经验总结法为辅,对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所属4个林场范围内的林地资源进行了分析,分别统计和汇总2018-2022年双鸭山市所属4个林场范围的地类类型、不同年份林龄面积和占比,以及林地保护等级。结合5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表明:①林地地类类型:林场林地总面积、林场林地总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宜林地面积、辅助生产用地面积逐年提升,疏林地面积、未成林造林地面积、苗圃地面积、无林地面积逐年下降;②不同林龄面积:幼龄林和中龄林面积逐渐增加,占比逐渐增高,近熟林和成熟林面积逐渐减少,占比逐渐降低;③林地保护等级:Ⅰ级保护林地的占比逐年提高,Ⅱ级保护林地和Ⅲ级保护林地占比无明显变化,Ⅳ级保护林地逐渐下降。森林资源调查设计可明确林业调查内容,通过对一定区域内的地类分析、林龄结构分析以及林地保护等级分析等,详细了解该区域的林地资源概况,结合调查结果合理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进而实现对林地资源的保护。

    森林资源调查设计资源保护管理规划

    西山方志书院古树价值评估

    律江邵占海姜博鑫陈倩...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树是见证历史的活文物,具有巨大的价值。为评估西山方志书院的古树价值,利用调整系数法对院内25株二级古树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西山方志书院古树总价值为53265210。49元,因为古树生长势、胸径和同类主要规格苗木在当年《北京建设工程造价信息》中的预算价格的差异,单株价值在655652。73~9343919。80元,其中,国槐价值最高,为9343919。80元,最低的为2株树势衰弱侧柏,为655652。73元。处于相同区域的古树,胸径和生长势的不同是造成其价值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古树价值评估调整系数法

    腾冲市秃杉中幼林生长分析

    范彩慧龙德增赵润华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腾冲市2021年森林抚育项目秃杉地块的样地数据分析了腾冲市秃杉1~20年生各树龄的生长状况及不同立地条件对腾冲市秃杉中幼林胸径、树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树龄胸径、树高、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差异极显著,在1~15年生树龄,各树龄秃杉胸径、树高平均生长量随树龄的增长呈逐渐增长趋势,树龄在16年生之后胸径、树高平均生长量减弱;材积平均生长量在各树龄随树龄的增长而增长;秃杉在中幼林时期,胸径、树高、材积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即胸径越大、树高越高,材积就越大;不同立地条件对秃杉胸径、树高平均生长量的影响为:在1~10年生树龄,秃杉的生长对坡位的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海拔,坡向对秃杉胸径、树高平均生长量的影响有限。

    秃杉空间分布立地条件平均生长量腾冲市

    巴州区马尾松林分培育大径级木材储备林的技术探讨

    唐小琼黄同银杨怀林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大径材木材储备林有助于缓解我国木材战略资源紧张的现状,马尾松是巴州区培育大径级木材储备林的主要树种,为更好地达到培育大径级木材储备林的效果,依据巴州区立地条件,通过科学的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和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结合现有的技术规程和储备林培育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马尾松林分培育大径级木材储备林技术,以期为川东北地区马尾松储备林发展经营模式提供参考。

    马尾松大径级木材储备林巴州区

    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中龄林疏伐的生物生产力效应研究

    李进兴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闽南沿海山地火力楠人工生态林的质量和生态效能,对火力楠中龄林开展不同疏伐强度试验,从生态防护效能的角度出发,以林分生物生产力为评价指标,分析探讨了火力楠中龄林不同疏伐强度的效应,结果表明:适当疏伐可以明显促进火力楠中龄林的枝、叶的生长发育,有效改变林木冠长短、冠幅小的现象,林分生物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利于提升生态功能;疏伐强度对火力楠中龄林林分生产力有显著影响,但林分地上部生物量以及生物生产力并非随着疏伐强度的加大而增加,不论是哪个坡位,生物生产力最大的是中度疏伐,疏伐4年林分地上部生物生产力达3。628~4。075 t/(hm2·a),比疏伐处理的群体均值提升了 5。47%~18。46%。综合不同坡位、不同疏伐强度的生物生产力对比分析,最适疏伐强度为中度疏伐即疏伐总株数的30%,保留林分密度1260株/hm2。

    火力楠生物生产力抚育疏伐闽南沿海山地

    广西高峰森林公园物联网林火红外监测预警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蒙好生韦艳媚赵瑛伍禄军...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物联网林火红外监测预警系统在森林防火实践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科学评估其性能,为提升森林火灾预防与控制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梳理并分析了广西高峰森林公园2021-2023年使用该系统所收集的报警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系统启用前后的数据变化,特别是预警时间、地点、频率等关键指标,全面评估该系统的效能。结果表明:该系统启用以来,系统成功实现了对关键防控区域的精准识别与实时监控,有效缩小了火灾隐患的排查范围。同时,系统及时响应并准确预警,使得火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了 62。86%,极大地减少了潜在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该系统在广西高峰森林公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的效率,还减少了火险事件的发生。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对森林防火现代化、智能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林火红外监测物联网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