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局地气候分区下的杭州中心城区城市热环境研究

    陈舟李胜
    67-7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运用局地气候分区分类框架分析杭州城市热环境。整合卫星遥感影像、建筑物矢量等多源数据,开展了杭州市中心城区局地气候分区分类制图,探讨各LCZ类型分布格局,分析类间和类内热特征和季节差异。①根据城市建筑矢量、地物覆盖分类数据。利用WUDAPT构建研究区LCZ地图;②利用Landsat 8卫星遥感影像通过GEE反演得到研究区逐月地表温度数;③结合LCZ地图和多时相地表温度数据,分析不同局地气候分区各季节间的热环境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建筑以中低层为主,且多为开阔类型,自然地表覆盖中低植被区LCZ D占主要比例;LCZ 1-LCZ 3密集建筑类型较其他建筑类型地表温度更高,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升高温度依次降低;除水体外,LCZA是所有类型温度最低的区域;夏季各分区之间温度差异显著,夏季热岛强度达到全年最大值,春秋两季热岛强度相近,但是变化趋势不同;类内热岛内部相对稳定,强度变化受周边环境特征影响较大,LCZ 5。1的特征要素相关系数与城市整体变化趋势不一致,尽管占比较高,但不能主导整体变化趋势,BSF在秋季的影响最大(每升高10%升高0。7 ℃),PSF和ISF在四季的影响力相近,且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研究结果能够为城市规划设计和公园建设提供参考,助力于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规划局地气候分区地表热岛强度杭州

    盐分胁迫对基质栽培番茄养分吸收与生长的影响

    林琼何淽琦朱鑫
    75-7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了盐分胁迫对基质栽培番茄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番茄基质栽培营养液管理提供参考。以"德尔5号"番茄为试材,营养液设置0 mmol/L(CK)、30 mmol/L(低浓度)、60 mmol/L(中浓度)、120 mmol/L(高浓度)4个不同NaCl浓度处理,比较不同NaCl浓度处理营养液对番茄不同部位叶片氮、磷、钾、钙、镁、钠等矿质元素含量及生物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NaCl胁迫番茄叶片K含量显著降低,Na含量显著升高,中浓度以上胁迫番茄下部叶Mg含量显著下降。试验条件下,NaCl胁迫对番茄叶片N、P、Ca含量无显著影响;②中低浓度NaCl胁迫对番茄生长影响较小,高浓度NaCl胁迫抑制番茄生长,生物量及产量均显著降低。综上,营养液含中低浓度NaCl(60 mmol/L)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影响较小,为预防番茄K、Mg缺乏,缓解盐分胁迫,可适当提高营养液配方中K、Ca、Mg比例。

    番茄盐分胁迫NaCl养分含量

    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美丽异木棉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钱磊孙苗苗王伟胡杏...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施入不同氮磷钾配比的肥料,对施肥后每个月美丽异木棉的地径、株高、株幅、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物量进行测量,得出以下结论:对美丽异木棉幼苗地径生长量影响最大的为T13处理(N4P1K4),单株施肥量为N 3。0 g、P 0。6 g、K 2。0 g,对株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物量影响最大的均为T16处理(N4P4K1),单株施肥量为N 3。0 g、P 2。4 g、K 0。5 g。综上所述,对美丽异木棉幼苗期生长影响最大的施肥组为T16(N4P4K1)。

    美丽异木棉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

    植物提取物0.3%SN-016水剂防治根结线虫生物活性测定

    王炳太王伟孙砚芬郭建慧...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高效、低毒、安全、无残留、环境友好型的新型植物源杀线虫剂,潍坊植物病原线虫联合研究团队项目组进行了植物提取物0。3%SN-016水剂(AS)防治根结线虫生物活性测定。项目组采用"Z"字形五点采样法,在试验地采集黄瓜根结线虫、番茄根结线虫、西瓜根结线虫土样。在实验室,项目组采用离心悬浮法,结合卡勃(Cobb)过筛分离法,分离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侵染性二龄幼虫。测定结果表明:在处理1(浓度8 g/L))、处理2(浓度4 g/L)、处理3(浓度2 g/L)、处理4(浓度1 g/L)、处理5(浓度0。5 g/L)中,侵染性二龄幼虫死亡率平准值分别为97。18%、81。74%、44。39%、14。62%、8。81%。指出了在处理1(浓度8 g/L))和处理2(浓度4 g/L)中,侵染性二龄幼虫的死亡率平准值分别为97。18%、81。74%,这表明植物提取0。3%SN-016水剂(AS)对黄瓜根结线虫、番茄根结线虫、西瓜根结线虫侵染性二龄幼虫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植物提取物0.3%SN-016水剂防治根结线虫生物活性测定

    不同管护模式对核桃经济林生长指标的影响研究

    严磊李菊彩沙敏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南省昆明市为试验地点,分析不同管护模式对核桃经济林生长指标的影响,旨在探究最佳管护模式。根据核桃经济林不同管护模式分为5个处理,A1(自然生长);A2(嫁接+除草);A3(嫁接+除草+整形修剪);A4(嫁接+除草+整形修剪+施肥);A5(嫁接+除草+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分析不同管护模式对核桃经济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护模式的核桃经济林林下植被多样性比较为:A5>A4>A3>A2>A1(P<0。05);不同管护模式下的核桃经济林生长指标存在差异(P<0。05),A5的地径、树高和枝下高分别是A1的1。97倍、1。42倍和1。60倍;管护后的核桃经济林土壤养分指标优于自然生长处理组,A5处理的效果更明显;综合管护后的核桃经济林干果产量增幅度最高是16%,和自然生长处理对比,实现2倍增收。指出了不同管护模式均可促进核桃经济林的生长,其中嫁接十除草+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的综合管护模式,在促进其生长的同时,改善土壤养分指标,实现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维护,增强群落稳定性。

    管护模式核桃经济林生长指标土壤养分

    N元素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

    黄恒清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N元素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2021年开展杉木幼林施肥试验,肥料为尿素,采用4个施肥处理,即30 g/株、60 g/株、90 g/株和不施肥对照(CK)。结果表明:30 g/株施肥处理杉木树高和地径相对CK分别增长了 0。2%和38。3%;60 g/株施肥处理杉木树高和地径相对CK分别增长了 7。6%和54。2%;90 g/株施肥处理杉木树高和地径相对CK增长了 6。3%和62。2%。

    杉木人工施肥生长量

    田间管理技术对华重楼产量的影响

    黄燕梅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摸清影响华重楼种植产量的影响因子,采用L9(33)正交试验方法,设计3个不同因素:遮阳率(A)、肥料(B)、栽植深度(C),各因素3水平对比试验。采用3年生华重楼种苗种植4年后测定产量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比较为:A>C>B,A是影响华重楼产量的主要因子,B和C为次要因子。采用A2遮阳率60%、B1牛粪1000 kg+N∶P∶K各15%复合肥5 kg/亩、C2种植深度5~6 cm市种植效果最好,产量最高。即为华重楼田间种植管理的最优处理组合。

    华重楼管理技术产量

    微生物肥料和海藻肥对马铃薯生长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

    公静茹孔金花王建武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铃薯种植存在化肥施用总量大、肥料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引发环境污染以及农产品质量下降。在我国马铃薯二季作区中,选择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且拥有最高效益水平的滕州市进行新型肥料试验,探究微生物菌肥和海藻肥单独或联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或海藻肥,无论单独施用还是联合施用,都能有效提高株高、茎粗、单株主茎数等,并且提高了商品薯率以及产量,尤其联合施用效果优于单独施用。研究结果验证了新型肥料及其联合施用的大田应用效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如何科学合理使用新型肥料提供参考。

    微生物菌肥海藻肥马铃薯新型肥料

    果蔬褐变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张金阳张锐金强郭众仲...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国内外果蔬褐变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防治技术,对褐变机理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对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不同褐变机理下的防治措施,收集了国内外果蔬褐变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褐变机理及其差异,将其划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并进一步细分成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以及抗坏血酸氧化反应。探究影响酶促褐变的因素,包括酚类物质、褐变相关酶以及氧气等,并对非酶促褐变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褐变的防治措施,包括外植体处理、抗褐化剂的应用、温度和pH值的调节等方法。通过对褐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发现了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可有效抑制褐变现象的发生。未来可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加强对各种果蔬褐变机理和防治技术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果蔬产品的保鲜和贮藏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方案。

    褐变机理酶促褐变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野外灭绝级植物爪耳木濒危因素探讨

    汤欢李英英袁浪兴羊青...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爪耳木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为我国特有植物,作为一种在野外已灭绝的植物,对其开展相关研究和重新回归野外具有重要意义,且对爪耳木属植物系统发育和进化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就爪耳木濒危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爪耳木濒危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结实率低、种子为顽拗性种子、原生境恶劣、自身遗传多样性、人为干扰等。对爪耳木开展濒危因素探讨,能更好地指导爪耳木的繁育,为今后开展爪耳木的保护和野外回归做准备,也有益于其他濒危物种的研究。

    爪耳木灭绝级濒危因素野外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