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罗国荣

月刊

1009-8666

xuebao@lsnu.edu.cn

0833-2271291

614004

四川省乐山市李码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不求轰轰烈烈,但要有声有色。“有声”是指要有百家争鸣的声音。内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学科。“有色”是指一改“论文汇编”的单调板滞面孔,精心策划有特色的学术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个务必"的逻辑意蕴

    匡存玖彭红梅
    1-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针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出的动员令,蕴含了深厚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意蕴.理论逻辑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实践观、矛盾论的坚持和创新;历史逻辑体现为对毛泽东"两个务必"、中国历史治乱规律和党百年管党治党经验的历史传承;现实逻辑体现为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统筹"两个大局"和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意识与实践自觉.

    "三个务必"逻辑意蕴党的二十大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契合互动

    李晓波袁萃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面依法治国"在生成逻辑、价值目标以及覆盖范围等方面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两者呈现出双向互动态势: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性质、形式和效能上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形成和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全面依法治国"通过对民主的确认、引导和规制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断促进二者的融合互动,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协同发展水平,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和法治保障.

    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契合互动

    黄州,东坡多元文化的发祥地

    饶学刚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州是苏东坡重要的人生驿站,苏东坡是北宋文艺黄州高峰的首席攀登者.黄州神奇的"山水风月、农耕劳作、文化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首次铸就了东坡及其多元文化,因而黄州就成为东坡多元文化的发祥地.黄州,这座早被东坡认作是新生地的小山城,也就成了他人生历程中的一座丰碑.

    黄州苏东坡东坡多元文化

    再论苏轼词的词史定位——兼及如何打破"婉约""豪放"二分法

    宋学达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学史上对苏轼词的定位,主要有"豪放词""以诗为词""东坡范式"三种重要说法."豪放词"从风格论出发,并不能完全涵盖苏轼词的全部艺术特质;"以诗为词"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亦非苏轼所独有;唯有作为传统"体派论"的现代发展的"东坡范式",最适宜作为苏轼词之词史定位的总结性词汇.同时,既然"豪放词"一语已不足以概括苏轼的词史定位,那么"婉约""豪放"二分法也自然应被扬弃,而打破这一"二分法",并不意味着否定"二分法"这一极具简洁性的思维方式,寻找更具学理性、更符合唐宋词实际的"新二分法"取而代之,才是真正的破旧立新之道.

    宋词苏轼豪放词以诗为词东坡范式

    论苏轼黄州诗中的《庄子》化用

    王滋颖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轼黄州诗中的《庄子》化用内涵丰富,寄予深厚.主要表现为人物化用、语词化用和寓言化用.苏轼黄州诗《庄子》化用蕴藏着道家生命观念,其中包括对《庄子》中生死问题、时命问题和养生问题的体悟.文中分析了黄州诗《庄子》化用的主要原因,这与苏轼自少年起在思想上一直倾向于《庄子》,以及其在黄州时期现实处境和由此造成的精神苦闷密切相关.

    人物化用语词化用寓言化用生命观念

    论从合作化运动到脱贫攻坚战的文学叙事

    李松何恋
    35-4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合作化运动和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是社会主义农村在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文学叙事对它们的描绘,反映的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两者的差别在于:合作化叙事的重点是政治主导下的"乌托邦"想象,脱贫攻坚叙事的重点是经济主导下的现实性感召.叙事重点的转变,表明农村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改变.以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为基础的乡土叙事的兴起,是乡土文学"在地性"的回归,也彰显了现代城市人怀旧、怀乡的思潮.

    脱贫攻坚经济行为怀旧思潮在地性

    宛陵诸子继风雅:宣城派对梅尧臣的继承和革新

    梅雪容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末清初诗派结社频出,施闰章、高咏等人形成地方性诗人集群"宣城派",而由宣城派诞生的"宣城体"与"宛陵体"一脉相承,都是对梅尧臣个人诗歌风格的推崇和效仿而产生;不同在于宣城体是清初宣城派继承宣城地域文化底蕴而形成,虽继承梅尧臣风雅,然根据世代变化、时运周折,也积累了自己的一些风格和特色.清代宣城派对梅尧臣诗歌风格的接受和新变,来源于地域因素、家族因素以及清初宗宋热潮的影响.

    梅尧臣宣城派文学地理宋诗清诗

    高校学生冰雪旅游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VAB与TPB的计划行为理论拓展模型

    董海颜璐薛苏立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高校学生参与冰雪旅游,揭示高校学生参与冰雪旅游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形成机制就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研究基于价值—态度—行为(VAB)与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了计划行为理论拓展模型.通过对 283 份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知觉行为控制直接影响冰雪旅游参与行为;个人价值观通过知觉行为控制间接影响冰雪旅游参与行为;个人价值观通过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间接影响冰雪旅游参与行为.研究最后提出了引导高校学生参与冰雪旅游的管理启示.

    冰雪旅游行为计划行为理论价值—态度—行为理论

    国内旅游业扩展现实技术应用研究综述

    伍进王颖洪万杰
    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扩展现实技术(XR)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的总称,其在旅游业的应用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旅游观念和旅游体验.旅游业应用XR技术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开展不过 20 余年,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通过梳理国内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 2000-2022 年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系统阐述了国内旅游业XR技术应用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国内旅游业XR技术应用研究具有时间阶段特征明显、研究力量独立分割、期刊来源集中聚焦和研究热点多元扩散等特征.已有研究多围绕旅游开发及保护、目的地营销、旅游体验等领域,基础理论横跨多个学科,研究方法逐渐丰富.未来,中国旅游业XR技术应用研究应不断深入研究内容,建立合理的理论研究体系,做到定性和定量相辅相成,并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协同研究网络,多方位、多领域和多区域地提升研究水平,深化XR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深度.

    扩展现实技术XR技术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我国轻微罪前科消灭制度构建研究

    苦打哈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刑事立法趋向于活性化和轻刑化,而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都较小的轻微罪犯罪标签化却越发严重,构建轻微罪前科消灭制度迫在眉睫.然而,前科报告制度、缺乏轻微罪前科消灭制度的具体设计及统一的犯罪记录登记和查询制度阻碍着轻微罪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因此,要构建完善的轻微罪前科消灭制度要兼顾两方面:一是明晰轻微罪罪责轻实质、肯定前科消灭制度;二是从轻微罪前科消灭制度的主体条件、考察期、实质条件方面探索实体构建,并以轻微罪前科消灭申请、审批与撤销的程序设置为实体构建提供保障,以完善的前科报告及评价制度、统一的犯罪记录登记和查询制度、完善的犯罪人犯罪记录保护机制作为配套设计,以推动我国轻微罪前科消灭制度的落地生根.

    轻微罪前科犯罪标签化前科消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