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罗国荣

月刊

1009-8666

xuebao@lsnu.edu.cn

0833-2271291

614004

四川省乐山市李码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不求轰轰烈烈,但要有声有色。“有声”是指要有百家争鸣的声音。内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学科。“有色”是指一改“论文汇编”的单调板滞面孔,精心策划有特色的学术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旅游演艺高质量发展与红色文化自信建设的内在逻辑及发展路径

    毕剑贾苏萍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红色文化传播和红色精神传承,各红色旅游地纷纷加大红色旅游开发力度.作为红色文化与旅游演艺的智慧结晶,红色旅游演艺因其真实场景还原和深度红色体验而受到旅游者的青睐.红色旅游演艺高质量发展和红色文化自信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彼此依存的逻辑关系.在红色文化自信建设背景下,红色旅游演艺高质量发展需要明确红色文化自信引领作用、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以"内容为王"落实"红色本底"的自信展现,进而推动其形式创新;同时需重视红色旅游演艺产业化,加强红色旅游演艺品牌建设,注重红色旅游演艺的国际化合作.

    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自信红色旅游演艺高质量发展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废墟探险体验研究

    陈佳荟胡传东张云耀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废墟探险是以现代城市废墟为吸引物的新型旅游体验活动,挑战了传统旅游观念,具有独特魅力.文章以城市废墟探险爱好者的网络游记及访谈资料为基础数据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建立了城市废墟探险体验的感知模型.研究表明,城市废墟探险体验可分为不安的期待、短暂的穿越和现实生活的回归三个阶段;废墟探险由身体和心理的穿越、废墟审美、情绪唤起、摄影记录等维度构成;城市废墟探险是现代性条件下和网络生态加持下的矛盾异质空间的神秘探险实践,其本质是具有良性自虐特征的灰色旅游.

    扎根理论城市废墟探险旅游体验

    思与信仰的交错:马里翁对"启示"的现象学阐释

    万冰岩林庆华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里翁作为当今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现象学和神学领域所做出的成就已经引起了足够的关注:一方面,在现象学的领域,马里翁明确提出了现象学的第四原则——"有多少还原,就有多少被给予",这为现象性的扩展及启示现象的出现打开了空间;另一方面,马里翁在神学领域通过将上帝"去存在论化"的努力使得上帝显示为绝对原初的启示本身,这为信仰的最终落实提供了可能.马里翁虽然认为哲学和信仰虽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其思想仍然以二者的紧密交织甚至融贯一体为特征.这种含混性虽为其招致诸多诘难,但其中哲学与信仰之间的张力也正是理解马里翁的关键因素.

    被给予性充溢现象原初性启示现象

    《孟子》"视民如伤"的两种解释取向及其意义

    庞令强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民如伤"是孟子政治哲学中极富特色的表达,但历代注家对其断句与音读存在分歧,因此该句的意涵究竟是什么实际并不清晰.前人对此句的解释约可分为两条路向:赵岐、焦循一脉总体上本着"疏不破注"的原则,将"如伤"之情刻画为人主对百姓的体恤,从而使"伤"指向百姓自身;理学的代表人物朱子则将"道"与"如伤"之情结合起来论说,使"伤"指向文王的内心状态,最终,"如伤"之情被勾勒为一种抽象痛感.朱子对"视民如伤"的诠释继承了儒家"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传统,要求人主担负起对百姓的无限责任,力求从根本上避免百姓受到伤害.对"视民如伤"的两种解释取向展现出汉儒和宋儒在解经方式与教育理念上的差异,是儒学思想由"外王"向"内圣"逐步转变的一种表现.

    孟子视民如伤如伤之情望道未见

    我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制的优化路径研究——基于重污染企业的数据检验

    李博吕馨宇周建亚
    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税制度的正式建立,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重大的影响.我国《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显著地提升了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水平,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阻碍了《环境保护税法》功能的深入实施.本研究立足于"波特假说"理论,基于我国重污染企业的样本数据,实证性地解析《环境保护税法》规制的微观机理,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从而更为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税法》的环境保护和经济驱动目标.研究发现,我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制的优化应在如下方向优先关注:一是加大对环保机构环保监测功能的监督,二是改进税务人员的征税服务方式,三是进一步开发环境保护税信息共享平台,四是在环保机构和税务机构之间建立联络员制度,五是提高环境保护税数据库集成技术.

    《环境保护税法》重污染企业"波特假说"绿色技术创新

    经济效率目标视阈下我国反垄断法中宽大制度的分析与完善

    江书晔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垄断协议是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行为之一.由于垄断协议的隐蔽性,各国反垄断法将宽大制度视为攻破垄断协议最有效的应对措施之一.然而,我国反垄断法中的宽大制度在当前实践中的威慑效果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常被束之高阁.经济效率目标作为我国反垄断中举足轻重的目标之一,与宽大制度之间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纾解当前宽大制度在我国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必要在经济效率目标视阈下,借鉴宽大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和韩国的经验,探索我国宽大制度的完善路径,通过细化宽大制度申请主体范围,加大惩处力度,适当规范执法机构的自由裁量权,使制度得以回归到呼应时代需求的现实轨道中来,最终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

    反垄断法宽大制度垄断协议经济效率目标

    基于语料库的天府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李家元
    112-11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权威数据库为主要语料来源自建语料库,以主题词分析和索引行分析等方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开展了天府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与接受情况研究.研究表明,天府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在相关国家的报道仍较为稀少,但其相关传统文化元素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广泛报道和传播,且呈现正面、积极和中性为主的总体情感倾向.要让天府文化真正享誉全球,还需要对天府文化进行更多有针对性的国际传播.

    天府文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料库传播接受

    《淮南子》文旅品牌构建的创新实践研究

    沈敏善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淮南子》作为一本"绝代奇书",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与人文价值,而其在消费文化领域的品牌号召力表现一般.文章运用大卫·艾克(David A.Aaker)的品牌识别理论,从产品层、组织层、人格层和符号层对《淮南子》的品牌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其存在着"模糊、分散,甚至不协调的品牌要素",并因此主张构建《淮南子》品牌特色定位,创新核心产品和符号,关联延伸识别,在此基础上借助新媒介传播将《淮南子》打造成一张靓丽的文旅名片.

    《淮南子》文旅品牌品牌识别

    亚临床抑郁大学生的潜在风险因素:基于访谈文本的质性分析

    王柳生庄玮敏蓝绍莹林晓静...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考察亚临床抑郁个体潜在的抑郁风险,以便更好进行抑郁早期预防.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亚临床抑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转录后的访谈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亚临床抑郁个体的潜在风险因素有情绪调控不良、认知聚集偏差、躯体症状严重、心境体验负性、想象深度匮乏和行为动机复杂.亚临床抑郁大学生潜在风险可以通过言语得到揭示.自我的认知与情绪调整、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家庭与学校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防抑郁风险.

    亚临床抑郁潜在风险因素质性分析

    系统脱敏疗法干预孤独症儿童触觉防御行为的个案研究

    王中杰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知觉异常是孤独症儿童特点之一,对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存在广泛的影响.触觉敏感是感知觉异常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对外部触碰、接触等过度敏感,使儿童感到疼痛、灼热或麻木等.为探索减少孤独症儿童由于触觉敏感而产生触觉防御行为的方法,本案例尝试运用系统脱敏法对一名15岁中度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以降低该儿童触觉防御行为出现的频率.经过系统脱敏干预训练后,该孤独症儿童对触碰、接触等行为产生触觉防御行为的次数显著减少.此外,对家长进行访谈得知,该儿童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改善.

    孤独症触觉敏感触觉防御系统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