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粮食与饲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粮食与饲料工业
粮食与饲料工业

王杭

月刊

1003-6202

lsyslgy@126.com

027-50657638,87406138,50657739

430079

武汉市卓刀泉南路3号

粮食与饲料工业/Journal Cereal & Feed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粮食局主管,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于1978年创办的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它以独特的视角,全新的思维,客观、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报道范围包括:碾米工业、面粉工业、饲料工业、粮食精深加工及食品工业,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受到读者和业界的广泛好评,发行量始终居本行业科技期刊前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稻谷出米率作为定等指标的研究

    朱玫熊宁倪姗姗吴莉莉...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出米率作为稻谷标准定等指标的可行性,以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的427份籼稻样品和467份粳稻样品为实验对象,研究出米率与稻谷质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出米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稻谷出糙率、垩白度和不完善粒率的水平,作为定等指标是可行且必要的.为确定稻谷出米率的等级划分,对粒形、类型进行出米率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类型对稻谷出米率存在极显著影响,粒形对粳稻出米率存在极显著影响.最终,建议稻谷出米率等级划分为:长粒形粳稻1等≥ 73%、2等≥ 69%、3等≥ 65%,中粒形粳稻1等≥75%、2 等≥ 72%、3 等 ≥69%,短粒形粳稻 1 等≥ 77%、2 等≥ 74%、3 等 ≥71%,籼稻 1 等≥ 69%、2 等 ≥67%、3 等≥65%.

    稻谷出米率粒形类型等级划分

    大米加工伴生粉尘的爆炸特性及治理

    曾祥荣陈宝成张小霞
    4-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大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分类、分布区域以及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介绍了国内外对此类粉尘爆炸特性的研究,并分析了大米加工企业粉尘爆炸事故的情况.最后,提出了针对大米加工企业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和建议,旨在为这类企业的粉尘治理提供参考.

    大米加工伴生粉尘粉尘爆炸

    地方储备粮收购入库质量分析与研究——以云南为例

    刘付英郭颖陈雪峰杨瑾...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购入库粮食质量是粮食整个储存周期质量安全的源头,确保收购入库环节粮食质量的关键是粮食主要指标的质量控制.通过对云南省2016-2022年地方储备粮出入库、抽检等样品主要检测指标的分析对比,从影响粮食储存质量安全的地理地貌、气候类型、收购方式、来源及品种、储藏技术条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云南粮食储存质量安全的收购入库环节质量控制对策建议,为云南地方储备粮管理实现流程化、标准化、精准化、现代化管理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地方储备粮收购入库分析对比质量控制对策建议

    基于动态高分辨图像的粮仓玉米温度变化监测方法

    张文静
    15-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监测粮仓内玉米的温度变化情况,为后续的储藏条件提供理论参考,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高分辨率图像的玉米粮仓温度变化监测方法.采用热成像传感器进行玉米粮仓基础数据采集,数据由H3C R4900 G3服务器处理和存储.运用绝对定标方法计算干扰率以消除传感器干扰,生成高分辨率图像,并进行几何校正.然后通过影像分割提取差异性特征,影像分割将图像划分为不同区域后提取纹理特征确定监测范围,经多尺度分割和区域整合得到影像像斑,依据像斑差异性参数求解公式确定像斑整合条件.最后在多维特征下进行动态高分辨率监测玉米粮仓温度变化,通过设定卷积滤波中心、卷积层特征表达式等一系列计算得到影像像斑特征,从而实现温度变化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监测粮仓玉米温度变化,为后续的粮仓存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玉米粮仓热成像传感器高分辨率影像多维特征卷积神经网络

    不同豆类蛋白粉的属性和营养消化特性研究

    张莉季国志母智深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够在实验研究和产品开发前期对豆类蛋白质原料进行高效的筛选,通过分析5种豆类蛋白粉的氨基酸分布、营养价值、流动性、溶解度、色差、蛋白质消化率和抗氧化能力,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每种蛋白粉的应用和营养属性.结果显示,豌豆蛋白粉中赖氨酸含量最高,亮度最强;鹰嘴豆蛋白粉中各氨基酸的占比达到了成人氨基酸评分模式的要求,比较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其营养质量最高;大豆蛋白粉也达到了成人氨基酸评分模式的要求,溶解度和消化率最高,抗氧化能力也最强;蚕豆蛋白粉的流动性最好;绿豆蛋白粉的溶解度和消化率均较低.

    豆类蛋白质氨基酸比值溶解度色差体外消化抗氧化

    藜麦的膳食纤维提取、抗氧化性及其面团流变性研究

    吕晨晨白羽嘉吴晓菊申玉飞...
    24-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藜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膳食纤维、抗氧化性以及藜麦面团流变性对藜麦性能的影响.首先,在藜麦的抗氧化性的结果分析中,研究发现藜麦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藜麦浓度达到20 mg/mL时,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94%、34.76%和37.25%.其次,在藜麦膳食纤维的结果分析中,研究发现随着料液比的降低,藜麦膳食纤维提取率先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当料液比达到1∶10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17.12%.然而,继续增加酶解时间后,藜麦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开始下降.最后,在藜麦面团的流变特性结果分析中,研究发现要获得具有优良加工性能的藜麦面团,藜麦淀粉的添加量应低于30%.综上所述,将藜麦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结合其抗氧化、膳食纤维和面团流变特性等优势,可以开发出具有营养价值和健康效益的新型产品.

    藜麦膳食纤维抗氧化性藜麦面团流变性

    鹰嘴豆粉对面团特性及挂面品质的影响

    张勇刘慧卿刘金光李晓彤...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拓宽鹰嘴豆的食用范围,提高其市场价值,以鹰嘴豆粉为主要原料,研究添加鹰嘴豆粉对小麦粉面团特性及挂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鹰嘴豆粉可改善面团特性及挂面的品质,小麦粉中添加鹰嘴豆粉增加了面团的形成时间和弱化度,减少了面团的吸水率、稳定时间及面团的延伸性、拉伸阻力和拉伸面积;改善挂面的蒸煮品质、色泽和熟挂面的弹性及拉伸性.综合分析试验各项指标,确定在制作鹰嘴豆挂面时,鹰嘴豆粉的最佳添加量为20%.

    鹰嘴豆挂面面团特性质构特性

    功能性甜味剂——阿洛酮糖的结晶方法及技术研究

    钟华鲁艳秋郜培
    32-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洛酮糖(D-psicose)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甜味剂,因其低热量、高甜度及多种药理活性而备受关注,被美国食品导航网评价为最具潜力的蔗糖"理想替代品",2011年,D-阿洛酮糖被FDA认证安全,可在食品和膳食领域作为添加剂使用.然而,D-阿洛酮糖因其50℃左右温度溶解度偏高,结晶过程复杂难度较大,传统方法往往存在产率低、纯度不足等问题.该文旨在探讨阿洛酮糖的结晶方法及技术,通过极限真空蒸发结晶与冷却结晶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优化结晶工艺参数,以提高阿洛酮糖的结晶收率和纯度.

    阿洛酮糖结晶工艺极限真空蒸发结晶冷却结晶收率纯度

    江西省稻米油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创新探讨

    吕齐明胡洁芳徐芳何胜军...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江西稻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通过提高稻米油副产品开放利用、加强稻米油产品宣传、制定稻米油相关标准、加大技术协同创新等创新措施助力江西省稻米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稻米油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创新

    基于改进YOLOv4的玉米秸秆颗粒机械堵塞故障检测

    吕超颖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玉米秸秆颗粒机械堵塞故障检测精度低,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网络的堵塞故障检测方法.首先,以YOLOv4网络作为基础 目标检测算法,基于YOLOv4网络引入混合注意力模块(Mixed Attention Module,MA),得到YOLOv4-MA网络,以增强小 目标通道和空间特征权重;然后将YOLOv4网络的损失函数替换为Focal-EIOU函数,以提升目标检测精度;最后将改进YOLOv4网络应用到玉米秸秆颗粒机械堵塞检测系统中.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不同秸秆颗粒检测的MAP值为98.51%,相较于传统SSD算法和Faster-RCNN算法分别高出了 16.33%和20.05%,且该算法对秸秆颗粒目标的检测时间仅为0.024 s,均低于另外两种模型.由此说明,该算法能够提升秸秆颗粒小 目标检测精度,提高秸秆颗粒机械堵塞故障检测效果,满足系统检测需求,具备实用性和有效性.

    YOLOv4网络秸秆颗粒机械混合注意力模块堵塞故障小目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