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粮食与饲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粮食与饲料工业
粮食与饲料工业

王杭

月刊

1003-6202

lsyslgy@126.com

027-50657638,87406138,50657739

430079

武汉市卓刀泉南路3号

粮食与饲料工业/Journal Cereal & Feed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粮食局主管,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于1978年创办的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它以独特的视角,全新的思维,客观、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报道范围包括:碾米工业、面粉工业、饲料工业、粮食精深加工及食品工业,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受到读者和业界的广泛好评,发行量始终居本行业科技期刊前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谷类膳食纤维改性及降胆固醇作用

    邢少娜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谷类膳食纤维的降胆固醇效果,试验采用粗糙脉孢菌对黑米膳食纤维进行发酵改性,并对发酵工艺和发酵改性后的膳食纤维功能特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0.7,发酵温度为29℃,发酵时间为132 h的条件下,发酵改性后的黑米膳食纤维素酶活力最佳,发酵效果最好;与未发酵的黑米膳食纤维相比,经发酵改性的黑米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吸水膨胀力分别达6.56 mL/g、5.03 g/g;在模拟胃内环境中,发酵改性的黑米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达51.24 mg/g,在模拟小肠环境中的胆固醇吸附能力达58.76 mg/g,为未发酵改性黑米膳食纤维的2倍左右;动物试验表明,发酵改性的黑米膳食纤维表现出较好的降胆固醇效果.综上,发酵改性的黑米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和降胆固醇效果,具有一定的营养参考价值.

    黑米膳食纤维料液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纤维素酶活力胆固醇吸附能力

    一种复合营养谷物膳食纤维加工及应用效果

    王冬琴王令东
    47-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黑小麦、苦荞、燕麦、青稞、黄豆、黑芝麻、核桃和桑葚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了一种膳食纤维冲调粉.试验首先对膳食纤维冲调粉的辅料用量进行优化,然后对其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最后研究了其在肠胃消化作用下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聚葡萄糖添加量为2.5%,单甘酯添加量为0.25%,麦芽糖醇添加量为10%时,膳食纤维冲调粉冲调状况和口感均表现良好,平均综合评分达到了 77分.最优配比制备的膳食纤维冲调粉蛋白质含量约为22%,膳食纤维总量约为21%,脂肪总量约为8.5%,同时还含有芦丁、槲皮素、黄酮、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具备丰富的营养和功能性.经过肠胃消化作用后,自由基清除率得到有效提高.

    膳食纤维生物活性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健康管理

    益生菌杂粮粉的发酵加工及功能特性试验

    李露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养老食品的功能特性,以燕麦、黑藜麦、薏米、小米为原料,采用乳酸菌发酵加工工艺制备一种益生菌杂粮粉,并对发酵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焙烤温度为120℃、焙烤时间为30 min、磨浆温度为60℃、均质压力为20 MPa,且乳酸菌接种量为0.6%时,杂粮粉中的乳酸菌活菌数最多,为6.5×107 CFU/g;经过优化后,发酵加工工艺制备的杂粮粉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胆固醇吸附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总酚含量在0.46~3.25 mg/g,总黄酮含量在0.19~2.57 mg/g.综上,试验制备的益生菌杂粮粉具有丰富营养,且具有一定的降脂的作用,可为养老食品的制备提供参考.

    益生菌杂粮粉发酵加工黄酮胆固醇

    γ-聚谷氨酸的固体发酵及其保湿性和抗氧化特性研究

    吴丹任彩霞杨苗苗李白存...
    56-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具有保湿、抗冻、成膜等生物特性,有保鲜保水、吸附重金属等作用,微生物发酵是产γ-PGA的主要方式.研究以豆腐乳、酸菜、黄豆酱为材料,分别通过平板划线法获得单菌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发酵液中的γ-PGA含量,从而筛选出γ-PGA高产菌种,产量为43.96 g/L.对菌种进行芽孢和革兰氏染色后,进一步通过分子鉴定后确定该高产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了菌种固态发酵生产的最佳参数,即黄豆为重度破碎(破碎程度为70%),菌液接种量为2%,发酵时间为42 h,产量为118.19 g/L;上清液经醇沉、透析和低温冷冻干燥后获得γ-PGA粗产品;通过考察γ-PGA粗产品溶液的挥发量对其保湿性和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γ-PGA粗产品的保湿率随浓度的增加而略有上升,当γ-PGA的添加量为80 μg/mL时,保湿率可达98.95%,DPPH·清除率达75.35%.以上研究结果为γ-PGA的固体发酵生产和植物源保湿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γ-聚谷氨酸固体发酵短小芽孢杆菌分离纯化保湿性

    饲料添加剂在规模化肉鸡养殖中的实证研究

    孙希威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省安丘市是一个养殖大市,禽类方面,家禽存栏日常保持在2 400万只,其中蛋鸡存栏近500万只,肉鸡存栏1 300余万只,家禽年出栏1.2亿只,其中肉鸡年出栏8 000余万只,规模化的肉鸡养殖占很大比重.生产实践中,添加剂虽然在饲料中的占比很低,但作用显著,在肉鸡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着养殖效益.全文就不同类别的饲料添加剂在肉鸡规模化养殖中的应用及相关作用作了必要探析.

    饲料添加剂肉鸡养殖研究

    基于超声辅助-液相色谱法的大米中氟环唑残留检测

    张达陈柯宏
    67-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超声辅助-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大米中的氟环唑残留.试验首先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对方法重复性和加标回收率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提取剂为丙酮,固液比(样品与丙酮比例)为1∶9,氯化钠用量为3 g,超声提取时间为8 min的条件下,对大米样品中的氟环唑提取效果最好.在0.01~1.2 μg/mL的浓度范围内,氟环唑的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线性相关系数R2=0.99,最低检测限为0.01 mg/mL,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7%,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9.0%~90.1%.超声辅助-液相色谱法可以快速萃取大米样品中的氟环唑,提高萃取效果,节约实验时间,对大米中的氟环唑进行有效测定.

    大米氟环唑残留检测分析食品安全超声辅助萃取液相色谱

    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杰吴桂芳德雪红郭芳...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品质检测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用于检测农产品品质的常规方法是费力、耗时、繁琐并且具有破坏性的.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方法的广泛研究和应用,改善了常规评估技术的局限性,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获得定量和定性数据.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方法发展非常迅速,其中包括基于声学特性、基于光谱学特性、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基于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技术,全文讨论和总结了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的典型技术,阐述了这些技术的最新进展,并阐明了使用无损检测方法评估农产品品质的未来趋势.

    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声学光谱学计算机视觉生物传感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合饲料中异绿原酸A、B、C含量的研究

    赵魁虎杨清山张晓芳郭洋洋...
    77-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异绿原酸含量的分析方法.使用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A:乙腈-水-甲酸(250∶750∶1)和B:乙腈-水-甲酸(100∶900∶1),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30 nm,进样量10 μL.待测饲料样品经60%甲醇溶液提取,蛋白沉淀处理后经MAX混合阴离子交换柱净化,过有机滤膜后上机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3种异绿原酸分离效果良好,无杂峰干扰,在0.05~5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能减少复杂的饲料基质对结果的影响,准确性好,重复性高,当称样量为1.0 g时,异绿原酸A、B、C的最低检出限均为5.0 mg/kg.研究表明,试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有效适用于饲料中异绿原酸A、B、C的精确检测,为异绿原酸A、B、C在饲料中大规模应用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异绿原酸饲料高效液相色谱离子交换

    饲料检测方法中检出限、定量限的研究与应用

    黄昌郡刘璐杜言杨青...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检出限和定量限在饲料检测领域中应用进行了阐述,检出限和定量限在饲料行业的各类检测标准中的表述模式并未完全统一,部分标准中规定了检出限和定量限的限定条件,不同的取样质量、定容体积与稀释倍数等前处理方法会影响方法检出限与定量限的大小,部分标准只规定了最低检测浓度(如ng/mL).在使用方法标准时,通过判断方法中检出限和定量限的表述模式,正确理解其含义,才能有效地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文中还分析了仪器检出限与方法检出限的区别,以及如何确定两项指标,利用其来评判仪器或方法的灵敏度,从而为检测人员完成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饲料检测方法检出限定量限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测定石粉中钙含量的研究

    王晓琼马德成向娜娜孙美珍...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粉是一种无机物,是畜禽日粮中钙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建立石粉钙含量定量模型,以期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石粉钙含量测定方法,同时为其他无机饲料样品的近红外分析提供参考.研究共收集248个石粉建模样品,并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和湿化学检测,利用建模软件建立了石粉钙近红外定量模型,另外随机收集21个盲样,对模型进行盲样验证.结果显示:(1)石粉钙近红外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为85.28,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308,残留预测偏差RPD为2.61,说明模型预测能力较好.(2)盲样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可以有效识别出异常报警样品,20个正常样品的湿化学值与预测值的绝对误差在0.01%~0.56%,验证集标准偏差RMSEP为0.229,平均偏差Bias为0.077,残留预测偏差RPD为3.98,各项数据表明模型验证效果较好.

    近红外石粉定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