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调查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调查规划

赵元藩

双月刊

1671-3168

ynfip@vip.163.com

0871-3318347、3332538

650051

昆明市人民东路289号

林业调查规划/Journal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CSTPCD
查看更多>>《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西南地区林业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刊物。被全国多家期刊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开辟了森林经理、"3S"技术、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营造林技术、种苗建设、森林旅游、园林设计、产业开发、病虫害防治、社会林业、专家论坛等栏目。本刊以技术性、实用性、创新性为原则,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知识性和可读性,是广大从事林业生产、科研、教学的科技工作者、领导和决策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本刊为双月刊,A4开本,每期160页码,每双月底出刊。国际刊号 ISSN 1671-3168,国内刊号 CN 53-1172/S,每期定价10元,全年60元;增刊2期,40元;共计100元。由编辑部自办发行,订阅单位和个人可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展示自己才华,欢迎社会各界刊登广告、展示形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评估

    刘少林汪正祥李亭亭胡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保康县各部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建设,构建评估体系,对保康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认为,保康县"十四五"规划较"十三五"规划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评估分数由58 分上升到84 分;提升之处包括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域跨部门协调合作与交流、生物多样性立法或执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撑、有害生物防治、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十四五"规划中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仍需加强,包括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和生物多样性资金保障.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评估指标体系保康县

    多源荧光光谱数据融合下的淡水浮游植物分类识别方法

    潘玉露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淡水浮游植物分类识别过程中,主要采用单一的荧光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所得特征信息较为片面,分类识别结果的F1 分数偏低.为此,以多源荧光光谱数据融合为前提,提出一种新型淡水浮游植物分类识别方法.采用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对多源荧光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再通过小波分解算法提取光谱特征信息.运用独立成分分析算法标记出有效的特征信息,依托于多源荧光光谱数据融合原理结合有效特征得到全面的光谱特征信息.将光谱特征输入可解决多分类问题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生成淡水浮游植物分类识别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噪声比例为40%时,文中设计的分类识别方法的分类识别结果F1 分数依旧为0.95,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提高了14.74%和18.95%,分类结果更加准确.

    淡水浮游植物分类识别方法多源荧光光谱数据融合特征提取小波分解

    望高比与普雷斯勒形数、实验形数的关系研究

    余国宝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望高比(B)不仅是两个直径之比,还增加了两个高度之比,能更便捷、更客观地反映树干形状,是一个更理想的干形指标.在望高法求积式中,引入望高比概念,根据研究望高比的结果,提出望高比法求积式,找到了望高比、普雷斯勒形数与实验形数的关系,在进行林木蓄积量测算,尤其是单株立木材积测算中显得更加便捷、准确、实用.

    望高比普雷斯勒形数实验形数单株立木材积

    避雨栽培方式下灌水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研究

    姜文博李松开黄蕊胡韬...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避雨栽培下灌水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以'兴津早生'蜜柑为试材,设置非避雨栽培灌水量30L/(棵·次)(处理1)、避雨栽培灌水量 30L/(棵·次)(处理 2)、非避雨栽培灌水量 35L/(棵·次)(处理3)和避雨栽培灌水量35L/(棵·次)(处理 4)4 种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 因素下果实品质最好,果实的果肉重、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分别为:45.27 g、12.07%、550.66 mg/kg、50.67 mg/g和 1.47 g/kg.在该地区灌水量为 30L/(棵·次)比灌水量为35L/(棵·次)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7.33%、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20.47%;柑橘在避雨栽培生长环境比非避雨栽培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避雨栽培下灌水量为30L/(棵·次)时提升柑橘品质的效果最好.

    避雨栽培柑橘品质灌水量根域灌溉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红椿抢救性移栽技术探索——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红椿移栽为例

    杨德勇白祖云谭斌郑克锐...
    23-2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护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范围内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红椿,采用抢救性移栽方法,移栽野生红椿1513 株,移栽后成活率达94.5%,2 年后保存率90.9%.对抢救性移栽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在移栽地选择适宜、采用技术得当的情况下,影响红椿抢救性移栽成败的关键因素中,起挖和栽植间隔时间影响最大,其次是土球保留完整程度,再次是树体的损伤程度.移栽成活后,管护是影响保存的关键,尤其是牲畜破坏和人为破坏造成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红椿抢救性移栽关键影响因素重点保护植物

    不同坡向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及生长效应分析

    林建韦柳端蓝柳凤罗通...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及胸径的影响.采用桉树组培苗木进行造林试验,以1 年生桉树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调查造林效果,记录样地坡向、坡位,并实测每株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结果表明,坡向或坡向与坡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的影响程度均强于坡位,其中坡向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不同坡向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造林成活率受坡向的影响最大,不同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坡位对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的影响较小;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光照依次逐渐减弱,桉树造林成活率分别为 90.83%、84.18%、77.34%、75.95%,平均树高从8.59m减小到7.57 m,平均胸径从6.26 cm减小到 5.43 cm;从阳坡到阴坡,桉树造林成活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随不同坡位的降低,其变化不明显,但均在中坡表现出最小值.

    地形因子光照水肥分布造林成活率生长量

    河北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陈玉新高焕姚迪王思宇...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田野调查和资料查询,对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生活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区域主要有58 科123 属149 种审美价值较高的野生观赏植物.以此为基础,梳理归纳这些植物各自的生长类型、生态习性、分布状况、花(果)期、观赏部位、观赏特性和绿化用途等,分析其在保护开发中存在的被破坏、被取代、被淘汰等问题,提出保护优先、合理开发、适度利用,按难易程度递进开发利用,尊重生物多样性以及多层次开发、复合式利用等保护开发原则,为冀北地区和地理环境相近地区提供参考借鉴.

    野生观赏植物观赏特性生活型园林绿化茅荆坝自然保护区

    嵩山山地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刘冰许程国栋刘继华王霄...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摸清嵩山山地地理单元(Eb02-1)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情况,共设置20 个10 km×10 km的调查样区,应用标准化的方法和技术,采用样点、样线及红外相机相结合的方法,对鸟类、兽类、爬行类和两栖类4 大类进行常规调查.结果表明,嵩山山地动物资源丰富,共调查到鸟类152 种,36453只;两栖类10 种,1633 只;爬行类5 种,9 只;兽类18 种,1202 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 种(鸟类1 种,兽类3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 种(鸟类5 种,兽类3 种).此外还开展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现状及保护状况调查,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嵩山山地野生动物调查红外相机栖息地种群数量

    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研究——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

    杨子江王虹影谭原潇戴骊静...
    4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脆弱区是生态环境易遭受破坏的主要区域,承担着水源涵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碳汇等重要职责,已成为生态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点关注区域.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处于西南山地农牧交错脆弱区,是我国修复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的关键治理区域.基于生态脆弱区异质性、不稳定性与时空波动性特征,剖析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空间治理面临的重难点与挑战,系统划定"深绿空间"、精细化划分"浅绿空间",构建全域全要素生态空间治理体系,提出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多维度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增值、提升生态文化韧性的生态空间治理路径,引领典型性生态脆弱区规划治理与绿色转型发展.

    生态脆弱区生态空间规划生态空间治理生态产品价值迪庆藏族自治州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治理分区研究

    安科邓军彭正武吴宁...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因素,将全省88 个岩溶监测县划分为 6 个治理区,并就各分区地理区位、地质地貌、成土母岩、水文、气候类型、森林植被类型分布以及各石漠化区不同类型岩溶土地面积占比等进行描述.

    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治理分区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