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Journal Forestry Economics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策性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时空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

    邢方圆焦奕珩侯方淼
    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交织时期,政策性森林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提高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1年面板数据,利用赋权法和核密度估计,定量化测度政策性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然后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政策性森林保险市场需求与市场集中度对其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验证政府财政保费补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缓慢提升的趋势,全国平均值稳定在0.20~0.30之间,但仍处于低发展水平阶段.第二,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不平衡较为明显,西部地区的平均值(0.40)高于东中部地区(0.26),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马太效应"愈加明显,但地区不平衡性逐渐得到缓解.第三,目前政策性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仍是"量的扩张"(0.54),"质的提升"(0.46)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第四,森林保险市场需求扩张和市场集中度降低是政策性森林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财政保费补贴的调节效应较为明显,强化了市场需求对其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但未削弱市场集中度的负向作用.基于此,文章提出引导林业经营主体主动投保、鼓励政策性森林保险市场适度竞争以及实施差异化保费补贴政策等政策启示.

    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演进

    价格波动如何影响天然橡胶种植户全要素生产率?

    谢鹏飞徐涛张德生
    2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价格波动对天然橡胶种植户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认识其生产行为调整,保障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并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基于海南省儋州市和云南省景洪市48户天然橡胶种植户2015-2021年的观测数据,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价格波动对种植户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显示:(1)种植户全要素生产率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变化,受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共同驱动,从2016年的0.98下降至2021年的0.94,平均值为1.03,最高达1.15;(2)价格波动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呈现短期效应,能引起当期技术效率的提升或下降,该变化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而非规模效率;(3)价格波动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引发次年技术进步的正向或负向变化.2016年、2017年、2019年和2021年的价格上涨引起当年技术效率提高和次年技术进步,而2018年和2020年价格下跌导致当年技术效率降低和次年技术进步负向变化.文章首次从长短期两个层面揭示价格波动影响种植户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丰富了现有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并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新视角.政策启示:短期看,鼓励胶农购买保险以提高技术效率;长期看,加强培训和研发支持以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技术进步.

    价格波动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天然橡胶种植户

    营商环境、高管在职消费与企业创新

    朱兰亭国文婷尹君
    4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弘扬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及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背景下,研究营商环境如何通过高管在职消费影响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深入考察高管在职消费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营商环境改善对企业创新产生正向影响,促进效应为0.1253.异质性分析发现,营商环境改善对林业企业和非林业企业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效应分别为0.2241和0.1252,说明优化营商环境能够促进林业企业和非林业企业创新.(2)高管在职消费在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关系中表现为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性质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管在职消费对非国有企业和非林业企业表现的中介作用显著.(3)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在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关系中表现为部分中介作用.企业行业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对林业企业和非林业企业均有显著中介作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文章构建了"营商环境—高管在职消费—企业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丰富了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新路径.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要营造旨在保护和培育企业家精神的营商环境;二是要完善企业高管激励机制,调动高管创新积极性;三是要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潜能,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各项支持;四是要重视营商环境对林业企业创新的助推作用,发挥林业企业高管激励的正向动力效应.

    营商环境企业创新高管在职消费

    农户数字素养能否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验证

    李鹏郭新玲富潇睿王淑芬...
    6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农户数字素养关系到乡村生态振兴目标能否实现.文章基于2016年、2018年及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及宏观乡村生态振兴相关数据,采用基准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及异质性分析等方法探究农户数字素养对乡村生态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数字素养显著正向影响乡村生态振兴,其促进效应为0.0156,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农户数字素养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从而助力乡村生态振兴.(3)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户数字素养可以显著提高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乡村生态振兴水平,影响系数分别为0.0140、0.0013,对西部地区促进效应不明显.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可知,乡村生态振兴水平越低,农户数字素养对其作用越大,在0.10、0.25、0.80分位点上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085、0.1778、0.1281.此外,森林覆盖率越高,农户数字素养对乡村生态振兴影响作用越大,高、低森林覆盖地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044、0.0030.文章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农户数字素养和乡村生态振兴的关系;将宏微观数据相结合,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及中介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探究农户数字素养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作用机制,丰富了相关研究理论.文章提出注重农民数字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森林覆盖率等政策启示,以强化农户数字素养对乡村生态振兴的积极作用.

    农户数字素养乡村生态振兴农村经济增长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

    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周樱绮胡雍
    8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对农民增收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增收效应及其背后机制,并深入考察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影响效应为1.5550,在更换解释变量衡量方式、缩尾处理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收入的影响效应为0.0122,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农民林业收入就会增加0.0122万元.(2)创业活跃度和社会网络是数字经济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机制,由Sobel检验可知两者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8.93%和35.45%.(3)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将分别增加3.2952万元、3.3059万元和1.5870万元.此外,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随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增,位于0.90分位点上的影响系数为6.3648.文章基于AMO理论剖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并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依据农民的不同收入水平,对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进行异质性分析,为制定差异化政策提供了经验依据.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农村发展、强化数字经济在创业活跃度上的提升作用等政策启示.

    数字经济农民收入创业活跃度社会网络

    征稿启事

    后插1-后插2页

    主编寄语

    劉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