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温带林业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温带林业研究
温带林业研究

徐克生

季刊

2096-4900

lyldaq1988@163.com

0451-86664063,86665017

150086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74号

温带林业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Temperate Forestry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林业系统唯一的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方面的国家级刊物。报导林业劳动安全与职工卫生动态、介绍林业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科研成果,提供国内外林业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方面的新技术与信息。是交流林业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信息及先进管理经验的园地。面向全国林业系统的广大林业职工与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虎林市禁伐区木本植物资源调查

    毛俊莹范丽莉陶猛李桂伟...
    61-6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虎林市禁伐区木本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情况进行资源调查,掌握该地区林木资源现状,为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本底资料.[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样地样方调查、数据汇总及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虎林市禁伐区木本植物资源进行物种类群、构成特点、生活型特征、药用部位及功能、分布区类型等信息整理分析,完成 28 个样地、140 个样方套、840 个样方林木资源调查.[结果]虎林市禁伐区木本植物资源品种共计 62 种,含药用 55 种,涉及 26 科 40 属,以乔木为主,乔木中以桦木科为主,灌木中以蔷薇科为主,药用部位以果实类最多,可划分为 6种分布区类型和 3个变型.[结论]虎林市禁伐林区木本植物资源较丰富.

    虎林市乔木灌木资源调查药用部位

    青田县国家级传统村落植物多样性调查与植物景观评价

    刘日出潘温文牟亚萍林静...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传统村落内植物的多样性调查和景观特性评价,为青田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特别是村落景观营造与树种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青田县四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从植物种类、使用频度、观赏特性、色彩特征、古树资源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四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共调查得到239种植物,隶属97科150属,乔木、灌木、草本占比相对平均,藤本植物较少,其中陈宅村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桂花、茶、接骨草等 12 种植物使用频度最高;调查到的植物种类中,189 种为乡土树种,占比 79.08%;观赏类型方面,观叶与观花植物占主导地位;本次共调查到古树 33 株,其中柳杉占比最高.[结论]青田县国家级传统村落呈现出较好的植物多样性,村落内植物观赏类型丰富,色彩鲜明,整体景观效果具备一定的地方特色.

    传统村落植物多样性景观评价青田县

    丽水市城区口袋公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潘温文陈婷婷柴红玲扬子静...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为口袋公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模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丽水市城区10个代表性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从植物种类、生活型、观赏特性、应用频率、景观要素等开展分析与研究.[结果]10 个口袋公园共有植物 102 种,隶属于 57 科 86 属,优势科主要为蔷薇科、百合科及木樨科;植物应用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乔、灌比接近 1:1.植物观赏特性以观叶类植物为主,其次为观花类植物、复合型植物、观果类植物及观茎类植物.植物应用频率较高的有沿阶草、桂花、鸡爪槭、香樟等;景观空间营造主要通过孤植、对植、丛植等配置方式,借助障景、框景等艺术手法营造空间布局.景观层次上采用乔木+灌木+地被+草坪;植物季相变化较丰富,一年四季均有景可观.景观意境营造上采取将植物与公园主题相结合,与主题之间形成良好的呼应,相得益彰.[结论]口袋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要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坚持引培并举、整合资源,培育一批具有乡土化、地域化的特色植物,进一步开发植物疗愈功能;在艺术性方面,应更加注重空间营造,巧妙布局,同时结合层次、季相及意境等方面营造丰富多变的植物景观,有效提升口袋公园绿化质量.

    口袋公园丽水市植物景观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赵越熊欢欢罗玉亮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充实和完善樟子松良种资源库,为造林提供优质的材料保障,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经营部技术推广站樟子松 1.5 代种子园的 55 个自由授粉家系营建的子代测定林进行优良家系选择.[方法]通过调查树高、胸径,计算材积,对各个家系进行差异性分析和方差分析,计算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结果]以10%的入选率,选择出5个生长快、生长量大,同时在三个试验地点适应性好、变异较小的家系,入选家系在三个试验地点的胸径、树高、材积分别超过 10 cm、7 m、0.04 m3,遗传增益分别超过 15.75%、10.97%和 19.89%.[结论]15 号,33 号,4号,54号和 49号家系生长快、适应性好,是适合在大兴安岭地区营建樟子松林的优良家系.

    樟子松优良家系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遗传增益

    梅州蕉岭皇佑笔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陈静微孙立平丘丹苗李伟建...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教育活动是培养民众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下,开展丰富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让民众接触自然、了解自然,并根据自然保护区特色资源,在自然课程中重新建立对世界的认知;树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观念,有利于强化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以梅州蕉岭皇佑笔市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保护区现有的资源条件禀赋,系统分析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性、发展对策和规划实践;提出从完善基础宣传设施和人才培训机制、开设自然教育特色科普课堂、创建网络科普平台、建设自然教育径等方面促进皇佑笔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发展对策粤东北

    栗山天牛在我国东北林区灾害成因分析

    杨悦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栗山天牛是栎树林的毁灭性蛀干害虫,近年来,由于栎树林具有的脆弱性、易感性,栎树林林分抗虫能力低下,栗山天牛灾害呈现加重趋势,其引发的栎树林生物灾害在我国东北地区已上升为重要灾害,给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栗山天牛的防治是当前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分析结果表明,栗山天牛灾害形成的内在原因是栗山天牛的K-生态对策.灾害形成的外在原因是承灾体天然次生栎林的脆弱性.同时由于防灾控灾措施不到位致使灾害持续加重.基于此,本文从灾害学的理论出发,对栗山天牛致灾因子的危害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指出了灾害的成因路径,从而为栗山天牛的灾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栗山天牛东北地区栎树次生林成灾原因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策略和方法探索

    刘红静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林业科技成果有自己的特点:类型分散,数量繁多,生态影响因子高于经济影响因子,转化率不高.本文针对当前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高,成果转化过程中普遍存在共性问题等进行分析,探索提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策略和方法,对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的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科技单位成果转化策略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