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宋希云

季刊

1674-148X

xbbjb@qau.edu.cn

0532-86080813,88030417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传播科技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努力推动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程的办刊宗旨。学报自办刊以来,一直重视和努力提高学术质量,并取得了重大成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肥与氮肥配施对烤烟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邓艺璇黄瑞寅张士荣丁效东...
    15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绿肥与氮肥配施对广东省南雄牛肝土壤烤烟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置3个氮肥水平(N1:0 kg/hm2;N2:126 kg/hm2;N3:180 kg/hm2)和3个绿肥水平(L1:0 t/hm2;L2:20 t/hm2;L3:40 t/hm2),研究不同量绿肥与氮肥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SPAD值、生物量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与氮肥配施能够显著促进烤烟烟株茎、根和叶的生长,改善烤烟的农艺性状,N2L2和N3L2处理烟株农艺性状综合表现较好;绿肥与氮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烤烟烟株的光合能力,在成熟期烤烟的净光合速率(Pn)在N2L2处理最高,较N2L1处理提高了24.88%;在成熟期烤烟烟株的SPAD值在N3L2处理最高,为40.57.绿肥与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烤烟烟株各部位干质量,在成熟期烟株的根、茎、叶和总干质量在N2L2处理最高,较N2L1处理分别提高了32.39%、21.65%、25.22和25.49%.研究还发现,绿肥与氮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烤烟的产量,N2L2处理烤烟产量为1 803.07 kg/hm2,较N2L1处理提高了27.66%,并且产量与烤烟农艺性状、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和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基于改善烤烟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烟株光合能力和提高烟叶产量等方面,N2L2处理和N3L2处理综合表现较好,但是N3L2处理施肥量高,经济效益相对较差,因此研究推荐广东南雄牛肝土壤的烤烟种植的氮肥施用量为126 kg/hm2,绿肥施用量为20 t/hm2.

    绿肥氮肥烤烟光合特性生长特性产量

    贝莱斯芽孢杆菌XS142对向日葵土传病害的防效研究

    王娅婷李昊宇李桂英杨剑锋...
    16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S142的生防潜力,室内条件下测试了XS142对向日葵生长的安全性以及对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和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平板对峙实验中,XS142菌株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抑菌率为58.68%,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率为40.11%,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抑菌率为53.98%;XS142菌悬液浸种不影响向日葵种子萌发,菌悬液灌根也不影响幼苗生长;XS142菌悬液涂抹向日葵离体叶片和喷雾茎秆处理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效分别为70.52%和77.43%;灌根处理对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和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32.32%、30.79%和 59.35%.综合分析,贝莱斯芽孢杆菌XS142具有对向日葵土传病害的防治潜力.

    贝莱斯芽孢杆菌向日葵土传病害防效

    山东省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森林矢量标准地/标准木数据模型库构建及应用

    姜建成罗军伟孔雨光姜宏良...
    174-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矢量标准地/标准木调查技术"是完成森林生态补偿的一项重要指标依据.为了对森林生态补偿指标标准化,通过数据调查精度控制、数据结构格式统一、数据库完整性核查等控制手段,构建了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分区数据库,并分析了18个优势树种DBH(胸径)和树高相关性.研究区域18个优势树种总株数为23 910株,其中欧美杨(Populus nigr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银杏(Ginkgo biloba L.)、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和国槐(Sophora j aponica L.)10个优势树种株数较多,每个树种的株数均大于300株,总株数共计23 089株,约占优势树种总株数的96.57%.18个优势树种的平均每公顷蓄积在51.0~140.6 m3 之间,差别较大.通过分析发现: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欧美杨、银杏、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4个优势树种胸径和树高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R2)均大于0.5,麻栎的相关性最强,为0.539 1,欧美杨、油松和银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 5、0.523 0和0.521 5,其他14个优势树种胸径和树高相关性均较低.该工作能够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该区域科学开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督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撑.

    矢量标准地矢量标准木数据库模型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山东某牛场犊牛细菌性脑膜炎的诊疗研究

    于权麟姜俊孝张洋洋李晟汇...
    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犊牛脑膜炎与病毒、细菌感染、中毒等多种因素相关,主要表现为高热、精神沉郁、低头、转圈、抽搐、麻痹及失明等典型症状,死亡率极高,对牛健康养殖影响巨大.因此提高犊牛脑膜炎的诊疗水平对保障犊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患病犊牛典型临床症状观察、病死犊牛剖检初步判定山东某牛场发生犊牛脑膜炎,组织伪狂犬病毒PCR诊断、脑脊液细菌分离培养和16S rRNA测序等实验室诊断方法,排除病毒性脑膜炎,确诊该场新生犊牛(3~8日龄)发生金葡球菌感染性脑膜炎.对牛场进行环境消毒、出生犊牛脐带严格消毒、延后1~2日龄去角并应用抗生素预防处置后,牛场仅出现2例新发脑膜炎病例,且预后良好.本文对犊牛脑膜炎的预防和诊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犊牛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治疗

    猪卵丘细胞和壁颗粒细胞转录组差异分析

    向永杰黄娇娇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卵泡腔的形成,颗粒细胞逐步分化成两种不同类型:壁颗粒细胞(mural granulosa cells,MGCs)和卵丘细胞(cumulus cells,CCs).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壁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存在功能差异.壁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在卵母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细胞周期、DNA复制、缝隙连接等重要环节担任重要角色.为研究壁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存在的功能差异,我们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壁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的差异基因,又通过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结果表明,壁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转录组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差异显著基因多达3 305个,与壁颗粒细胞相比,卵丘细胞在细胞周期和DNA复制信号通路中大多数基因表达下调,而在缝隙连接信号通路中大多数基因表达上调,两者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

    壁颗粒细胞卵丘细胞RNA-seq细胞周期DNA复制缝隙连接

    大鼠细小病毒KRV/QD/2022株的分离鉴定及VP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宋紫玥曹卫强范彪马军...
    195-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山东地区Kilham细小病毒(kilham rat virus,KRV)的流行情况并探究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本试验从某疑似感染KRV的大鼠养殖场分离病毒并对其致病性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患病大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使用PCR方法检测病料确定是否为KRV病毒感染.将阳性病料接种到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上分离KRV并对其VP2全长测序并构建进化树,通过病毒TCID50 测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确定分离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养殖场中流产母鼠子宫体积变小,子宫内胎儿全部死亡或部分死亡.将阳性病料接种于C6细胞上,盲传三代后出现明显病变,对分离株VP2基因进行测序发现该分离株与LG/HN/CHN/2016株相似度最高为98.51%,与其他目前已知分离株的VP2同源性在95.20%~97.31%之间.分离株传到7代后的 TCID50 为105.56/0.1 mL,血凝效价为1∶1 280,血凝抑制效价为27,证明分离株确为KRV,将其命名为KRV/QD/2022.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该分离株能感染大鼠并导致大鼠出现流产、繁殖障碍等特征性病变.上述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分离出了一株KRV细小病毒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该病毒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大鼠细小病毒分离鉴定VP2基因

    次氯酸电解水处理对豆芽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梁晓清崔京德林弘植朴美子...
    20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生产不易腐烂、微生物含量少且营养价值更高的绿豆芽和黄豆芽,将有效氯为25 mg/L的次氯酸电解水应用于绿豆、黄豆发芽,研究了次氯酸电解水对豆芽的发芽率、豆茎长、腐烂率、微生物总数及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次氯酸电解水的杀菌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次氯酸电解水处理的绿豆芽、黄豆芽表面的菌落总数分别减少10.23%、18.22%,肠杆菌数分别降低了11.39%、19.41%,腐烂率显著降低11.54%、36.05%.次氯酸电解水对豆芽品质无不良影响,相较于对照组,次氯酸电解水处理的绿豆芽与黄豆芽发芽率与豆茎长基本持平.处理组绿豆芽与黄豆芽的抗坏血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9.85%、49.21%,总酚含量分别提高了23.14%、11.23%.由此可见,次氯酸电解水可一定程度上延缓豆芽的品质劣变,为改善家庭和工业生产的豆芽品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豆芽次氯酸电解水生长品质

    海洋源钙肥用量对大白菜生长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陈昊晗胡景田王维翰罗兰...
    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胶州大白菜生产中钙肥适宜用量不明问题并提升大白菜的营养品质,以'胶白1号'为供试品种,以15-15-15氮磷钾复合肥为基肥(施肥量750 kg/hm2),分别设置增施海洋源钙肥CaO 0、150、300、600、1 200 kg/hm2共5个处理,分析大白菜的生长状况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增施300 kg/hm2 CaO的处理,大白菜产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光系统Ⅱ初级光能转换率、株型比、钙肥利用率和CaO偏生产力等生长指标好,大白菜的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含量高.冗余分析表明,大白菜产量及全磷、全钾、全钙、全镁质量分数等指标与钙肥用量呈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钙肥影响大白菜的全钙、全镁质量分数,进而影响全磷、全钾质量分数,并促进增产.推荐胶州大白菜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模式中增施CaO 300 kg/hm2.

    胶州大白菜海洋源钙肥营养品质冗余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核电厂温排水区表层细菌多样性分析

    韩涛王有军潘万松李怡...
    21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电厂产生的温排水对附近海域的海水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会产生一定影响.检测了海阳核电站排水口周围海水的理化性质,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浮游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温排水对周围海水浮游微生物细菌群落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区域海水相比:温排水区海水温度升高2.7℃,氧化还原电位升高6.8 mV,溶解氧含量较低;温排水区浮游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细菌群落组成中参与硝化作用的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大幅降低;在属水平上,参与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循环的科迪单胞菌属(Kordiimonas)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硝化刺菌属(Nitrospina)与伍斯氏菌属(Woesei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温排水区浮游微生物与代谢相关的基因相对丰度增加,代谢过程活跃.为进一步探究温排水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温排水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理化性质

    溶藻菌与改性黏土对中肋骨条藻去除效果及机理的比较研究

    徐彬丽贾丽萍田永强邹毅彬...
    219-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近海典型赤潮藻中肋骨条藻为对象:比较研究了一株类芽孢杆菌属溶藻菌发酵制备的生物絮凝剂和改性黏土的除藻效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Zeta电位、叶绿素荧光特征、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特征分析,探讨它们的除藻机理.结果表明,两种除藻方法对中肋骨条藻的去除效果高效,24 h去除率均超过94%,但除藻机理存在显著差异:改性黏土通过电中和作用迅速絮凝藻细胞,而溶藻菌则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如抑制藻类光合作用)裂解并杀死藻细胞.与改性黏土相比,溶藻菌在除藻过程中会产生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等藻源DOM组分,但这些组分会随时间推移被溶藻菌降解或吸收.为应急性联合控藻技术的开发及在赤潮防治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赤潮中肋骨条藻溶藻菌改性黏土除藻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