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学刊
旅游学刊

黄先开

月刊

1002-5006

lyxka@tom.com lyxk@vip.sina.com

010-64909223 64900163

100101

北京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9号

旅游学刊/Journal Tourism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业学术性刊物。反映旅游业的新动向、新思路、新经验和新问题。以及研究评述、学术会议纪要等。读者对象为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者、旅游院校师生及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有英文目次、论文英文摘要及年度索引。“旅游经济类核心期刊”第一名。中国优秀旅游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恐惧还是愉悦?娱乐恐惧空间的情绪体验研究

    梁增贤苏思晴
    5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恐惧通常会让人逃离,但恐惧的娱乐活动又经常能吸引人们参与,这就是恐惧悖论.文章通过邀请受访者参与虚拟现实恐怖游戏后接受深度访谈,借助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研究个体在娱乐恐惧空间中的情绪体验过程,以回应恐惧悖论.研究表明,游客在游戏中的情绪唤起源于对外部刺激的认知评价.该认知评价过程可分为初评价和次评价两个阶段.在游戏初期,游客在接收到恐怖刺激后会应激性地产生初评价,判断自己正处于危险环境中,从而唤起强烈的恐惧与惊奇情绪.随着时间与行为适应,游客会逐渐通过次评价形成一个安全性保护框架,并沉浸到游戏中,产生恐惧、惊奇、愉悦、兴趣并存的情绪状态.由此,文章构建出个体在娱乐恐惧空间中的情绪生成与转化过程框架,揭示了恐惧与愉悦在其中的互动转化过程,同时证明了个体的认知评价与情绪体验在娱乐恐惧空间中存在一种动态互动关系,从微观角度丰富旅游休闲领域中关于情绪体验的研究.

    娱乐恐惧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体验恐怖游戏虚拟现实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意象偏差测度与评价——基于投射意象与感知意象的比较分析

    张书颖崔家胜王灵恩刘家明...
    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意象测度与评价是推进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基础.文章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基于官方宣传及游客评论的网络文本数据,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本成分距离分析法,构建旅游意象概念模型,并量化评价沿线不同河段(旧城段及通州段)官方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异同.研究结果认为,大运河(北京段)旅游意象由线性、景观、文化、服务和社交5个维度以及维度下属的16个范畴构建而成.同一河段的"投射-感知"意象、不同河段间的投射意象或感知意象在不同范畴和维度下都存在差距,且附属维度错位现象明显.为构建良好的旅游意象,旧城段要重点改善线性、文化和服务意象,通州段则需要关注线性和服务意象.研究结论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中华文化标识建设具有参考意义,也为线性文化遗产精准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意象评价投射意象感知意象大运河

    基于视觉偏好的人流模拟及旅游线路优化研究——以鼓浪屿为例

    黄竞雄李渊梁嘉祺杨盟盛...
    8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规划与客流管理是旅游景区关注的重点议题,以视觉为核心的旅游者行为与感知研究为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人本主义出发,聚焦旅游者对旅游地环境的视觉偏好,建构旅游者行为的三元空间理论框架.通过多代理人模拟开展旅游流预测、旅游线路优化、旅游拥挤预防的研究,实现了方法体系上的整合应用.鼓浪屿实证案例研究表明:1)基于视觉偏好的旅游线路优化基本实现了视觉效用提升;2)优化后的"百年遗迹"旅游线路具有高拥挤风险;3)对关键决策节点进行街道空间优化能够较好地缓解潜在拥挤风险.该研究结合客流分析和视觉评价开展理论和方法探索,为旅游地的线路规划、旅游流调控和街道空间设计提供决策支持和规划参考.

    遗产旅游地视觉偏好旅游线路多代理人模拟鼓浪屿

    基于社会图式理论的目的地形象错位与调控研究——以丁真现象为例

    王雨莎高凌云张高军
    10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已成共识,但囿于刻板印象和认知复杂性,旅游形象与真实的目的地并不总是匹配,甚至存在偏差,对这种形象错位需要给予更多关注.文章从"四川丁真带火西藏"现象切入,应用内容分析法、图式分析法和物种多样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调控前后用户评论数据,总结概括其中的形象错位现象、形成原因及调控结果.结果表明:1)形象错位受刻板形象的直接影响,由人的认知规律支配,地理相似性和文化交互性是形象错位产生的动力因素,当实际形象与刻板形象不匹配时,就会产生形象错位,而形象错位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2)外部信息是调控形象错位的关键,新信息注入能够有效突破既有图式,产生新的图式,从而调控形象错位;3)社交媒体能够使形象错位的调控效果最大化;4)与形象符号关联较远的要素及图式容易得到修正,而联系紧密的部分调控效果有限,此外,与目的地紧密相关的自然地理图式,尤其是社会经济图式调控效果显著,对目的地营销实践也更具价值.

    旅游形象形象错位刻板形象社会图式理论

    旅游地环境正义研究进展与启示

    孙晶琦王群朱跃殷程强...
    11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地环境保护和利益分配冲突成为关注焦点.随着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了解决旅游地不均衡不公平发展问题,学者将环境正义概念引入旅游地研究中.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旅游地环境正义包含旅游地空间(客体)和利益主体(主体)两个主要研究视角,文章分别对旅游地环境正义概念、环境正义维度、环境正义测度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总体而言,旅游地环境正义维度主要包含分配正义、程序正义、互动正义、承认正义等.基于指标构建、测度模型以及测量方法等构建正义测度内容,受旅游地时空分布、资本介入、游客扰动、群体差异、政府分歧、参与和承认缺失等因素影响.旅游地环境正义研究内容丰富,拓展了环境正义研究内涵.为解决我国社会当前主要矛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应继续完善旅游地环境正义研究体系构建,拓展旅游地环境正义研究的时空尺度,注重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构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测度指标体系,探索旅游地环境正义实现路径,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地环境正义旅游地空间利益主体

    基于脚本理论的共享住宿平台价值共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一项混合方法研究

    池毛毛孙雨李思虹马海燕...
    12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值共毁是在共享住宿服务生态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影响了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先前大量研究探索了共享经济中的价值共创机制,但较少关注共享平台服务系统中的价值共毁问题,尤其缺乏探讨共享住宿平台参与者的价值共毁具体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基于脚本理论,文章以共享住宿平台的主要参与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方法探究平台价值共毁的前因,并从平台房客角度验证了价值共毁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文章发现,共享住宿平台中的价值共毁主要由平台主要参与者互动过程中的服务脚本不一致造成,并将价值共毁的前因归纳为平台、房东和房客3个维度8个类别,包括平台机制、平台本土化、房东服务能力、信息不对称、房东态度、房客期望、房客态度和房客规范.在探索性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从平台房客角度开发了包含4个构念18个题项的共享住宿平台价值共毁量表,构建了共享住宿平台价值共毁作用关系模型.研究发现:服务脚本不一致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毁感知(包括服务目标阻止和服务净亏损);价值共毁感知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毁行为.其中,服务目标阻止在服务脚本不一致与价值共毁行为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和规范我国共享住宿、共享出行等数字经济新业态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共享住宿平台价值共毁脚本理论混合研究

    旅游在线视频研究:发展、主题与趋势

    郑雪静罗佳琦
    14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界越来越多地关注在线视频在旅游和酒店领域中的应用,但目前国内外尚缺少相应的综述性研究.文章从Scopus和中国知网搜集到360篇文献,运用CiteSpace 5.7.R5和VOSviewer 1.6.18软件对文献进行分析,包括文献来源、施引和共被引关系、关键词共现与聚类等,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内容和使用理论进行梳理,划分出在线视频的3大方向和6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并对有关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运用进行了梳理.该研究可为旅游在线视频后续研究的主题选择、理论运用及方法使用等提供参考.

    旅游在线视频文献计量内容分析研究综述

    旅游疗愈: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旅游学刊》旅游疗愈专题研讨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专委会学术年会综述

    刘鲁王英吴巧红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的重要支柱,与百姓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紧密相连,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旅游活动的疗愈功能也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首届"《旅游学刊》旅游疗愈专题研讨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专委会学术年会"以开拓旅游疗愈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新局面,促进生命科学、医学与旅游业的对话和融合发展,增强文旅研究的科技实力为宗旨,共同探讨旅游疗愈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基于产、学、研赋能旅游业的新质生产力提升,满足民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旅游需求.

    旅游疗愈融合发展跨学科区域旅游

    2024《旅游学刊》旅游疗愈专题研讨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专委会学术年会

    后插1,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