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纵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月刊

1004-3292

torgao@lyzl.com.cn

0335-8019131

100036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中路9号建设大厦

旅游纵览/Journal tourism overview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防城港边境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研究

    杨健赖春梅周媛陈文倩...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策略,旨在运用防城港传统服饰、建筑风格和海鲜产品等元素,结合现代审美和制作工艺,使纪念品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具有时尚感,促进防城港的地域特色传播和经济文化发展.

    边境旅游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

    基于心流理论的广西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开发策略探究

    谢俊琳黄有美张鹏
    44-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各项利好政策、科技发展、市场的推动下,红色旅游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开始追求更加深入、独特的旅游体验.广西作为中国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然而,如何将这些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满足游客的沉浸式体验需求,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心流理论为基础,结合广西红色旅游景区的项目特点,分析不同年龄段游客对于场景效果、互动参与、体验时长、体验服务等方面的需求,针对性提出广西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开发策略,以期能够为广西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依据.

    心流理论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

    游客感知视角下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效果研究——以南昌红色旅游景点为例

    许依婷刘晓敏焦庚英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旅游是新时代下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形式,文章以南昌红色旅游景点为例,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对南昌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效果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昌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对游客基本信息、旅游特征、红色文化感知情况、旅游者满意度和重要性进行多维度分析,运用SPSS 24.0软件对16个影响因子进行重要性-满意度(Important-Performance Analysis,IPA)分析,将IPA四象限区分为优势保持区、供给过度区、缓慢改进区、重点关注区,并根据IPA散点图,对南昌红色旅游景区的文化传播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针对南昌红色旅游景点的文化传播现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推动南昌红色旅游景点文化传播建设.

    游客感知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汪丹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关注的焦点.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培养适应农村旅游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将深入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和路径,以期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乡村振兴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以茅台学院为例

    徐兴花李士燃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质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研究茅台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实践指导教师、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等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提高茅台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为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实践探究

    王寰焘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将思政元素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之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内涵、基础和策略三方面展开论述,重点提出基于人才中心,确立三维目标;立足思政元素,完善教育内容;依托旅游文化,打造课程平台;线上线下结合,选用新型模式;建设标准规范,优化评价体系五点措施,促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加强思政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思政元素

    社区营造视角下白洋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王英叶婷李志勇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洋淀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近年来,白洋淀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资源整合不佳;资源保护意识薄弱;社区居民参与度较低;宣传力度不足;红色旅游专项投入不足等.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从社区营造视角的"人""文""地""产""景"5个维度出发,为提升白洋淀社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平,更好地推动当地红色旅游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红色旅游旅游资源社区营造白洋淀

    基于"1+X"证书制度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阎昱宏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社会对专业化、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1+X"证书制度是培养旅游管理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渠道,也是新时期优化与完善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分析现存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基于"1+X"证书制度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希望为高职院校"1+X"制度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全域旅游背景下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石玉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域旅游对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但当前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设置缺乏创新、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本文在界定全域旅游概念,剖析全域旅游的融合性、跨界性、创新性、沉浸性四大特征的前提下,探究中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包括制定多元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三位一体"的中职课程体系、实施协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双轨三向"的中职双师队伍,以期能够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引领时代发展的双重目标.

    全域旅游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探究

    倪姣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以及GIS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其次建设基于GIS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模型,再次以北京故宫为例,探讨GIS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最后总结GIS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应用中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方案,希望对GIS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应用有所助益.

    地理信息系统中国旅游地理课程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