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廉政文化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廉政文化研究
廉政文化研究

杨礼宾

双月刊

1674-9170

lzwhyj@ntu.edu.cn

0513-85012869

226019

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南通大学

廉政文化研究/Journal Anti-corruption and Integrity Culture StudiesCHSSCD
查看更多>>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南通大学主办、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南通市纪委与南通大学共建)承办的《廉政文化研究》杂志自2010年第1期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32-1817/D,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9170,双月刊,每期96页。本刊系学术理论刊物,办刊宗旨为:展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成果,推介廉政建设实践经验,促进廉政文化学术交流,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中国式现代化协同推进的逻辑蕴涵

    蔡娟王睿翔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协同推进的内在逻辑:一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二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筑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根基;三是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把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航向;四是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能力;五是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六是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取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效实绩;七是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持久战攻坚战,营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良环境.协同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生动实践,彰显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的价值逻辑.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内在逻辑

    汪洋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国家治理呈现"一核多元"、全域覆盖的特点,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必须构建党的全面领导下协同高效、分工明确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不仅是完善党的领导体系的战略制度保障,还通过党内监督进一步强化了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领导地位,而国家治理现代化又为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两者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之中.

    国家治理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权力监督

    依规治党视域下党员提出不同意见权的法教义学分析

    蔡金荣李亮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方式,法教义学则是依规治党的重要方法论.以民主集中制为分析框架,可以梳理出一个保障与限制党员提出不同意见权的规范体系.党组织自始至终都尊重和保障党员提出不同意见权,但是党组织的意图通过法定程序予以确定而外化,则成为党员提出不同意见权规范体系适用的关键节点.节点之前,党员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只要意见本身不违反纪律即可;节点之后,党员只要坚决执行党组织的决定,仍然可以声明保留不同意见,并且可以继续向党的上级组织反映,但在提出不同意见的对象和方式上应当有所限制.

    依规治党不同意见权民主集中制法教义学

    数字技术赋能党建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现实依据与实践进路

    郑之欣吴辉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赋能党建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运用TOE理论模型分析数字党建的发展,其逻辑起点在于技术存在的"赋能"效应,逻辑进路在于数字革命带来的组织革新,逻辑旨归在于推动形成数字党建生态圈.数字党建作为数字技术与党的建设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在"内生需求"与"外部诱因"同向发力、"国际战略"与"国内政策"同频共振、"技术更迭"与"范式转换"同向牵引中应运而生的.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培育数字党建思维,强化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力;优化数字党建设施,铸就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培养数字党建人才,提升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力.

    数字技术赋能党建高质量发展

    行贿犯罪从严查处的合理性及实现路径

    王志祥李昊天
    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受贿行贿一起查"是对当下存在的"轻行贿、重受贿"现象的纠偏,借助于社会各界对受贿犯罪惩治已有的重视程度,提高对行贿犯罪惩治的关注度,强调对行贿犯罪予以从严查处.在立法层面,对行贿犯罪的从严查处,并不意味着提升行贿罪的惩罚力度,而是通过对行贿罪构成要件要素的修改和降低入罪数额标准的方式,将更多的行贿行为纳入《刑法》的处罚范围.根据"囚徒困境"理论,在贿赂犯罪的处罚范围上,对行贿罪和受贿罪应当采取对称模式;对行贿罪的特别自首制度,有必要针对其存在的处罚过严的问题做出趋宽的调整;在贿赂犯罪的刑罚配置上,应当采取不对称模式,即考虑到行贿犯罪和受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差异及刑事政策差异,行贿罪的刑罚严厉程度理应低于受贿罪.

    行贿罪刑事政策特别自首制度受贿罪囚徒困境

    政府行为视角下农村微腐败治理过程及其效应——基于浙江省N县的经验分析

    冷波
    5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微腐败治理深受基层政府行为影响,在历时性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制度实践.在效率目标的作用下,条块关系呈现出"条弱块强",基层政府塑造了庇护型权力结构,造成了农村微腐败治理的制度失灵;在合规目标的作用下,条块关系呈现出"条强块弱",基层政府塑造了制衡型权力结构,实现了农村微腐败治理的制度效能;随着"顶格管理"理念的蔓延,村级权力制衡日益超出了实践限度,带来了农村微腐败治理的制度内卷困境.因此,农村微腐败治理需要合理设置村级权力运行的制度空间,处理好国家自主性与村庄自主性的关系,解决好村级组织与村民的制衡关系,协调好资源下乡与监督下乡的关系.

    微腐败治理条块关系权力结构制度空间

    腐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述评及展望

    杜治洲李帅
    7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腐败既是全球瞩目的政治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经济问题.腐败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但具体是何种影响,学界众说纷纭.从腐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国内外规范研究中可提炼出直接作用模型和间接作用模型两个理论研究框架,基于此,对相关实证研究的规律与特点进行剖析后发现,近十五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复杂论"的说法.此外,样本范围、变量衡量指标、参数估计方法以及回归模型等方面的选取都会对实证研究结论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国家,腐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腐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以发现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实现抑制腐败与推动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并探索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最优的腐败治理战略.

    腐败反腐败经济发展直接作用模型间接作用模型

    苏联共产党政治领导力建设的失败教训与现实启示

    黄红平巢华
    8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联解体和苏共亡党的历史悲剧,与苏联共产党政治领导力建设的失败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苏联共产党政治领导力建设在列宁时期打下坚实基础,在斯大林时期埋下严重隐患,不过总体情况是好的.但自赫鲁晓夫时期开始,直至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共产党政治领导力就呈现一代不如一代的递减趋势.历史虚无主义削弱了思想引领力、特权腐败现象削弱了执政公信力、民族矛盾激化削弱了群众凝聚力、基层党组织瘫痪削弱了政治动员力,这些是苏联共产党政治领导力建设的重要失败教训.其对当下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建设的现实启示主要有:必须务实有效地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守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必须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走深走实.

    苏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建设

    人物介绍

    封2页

    稿约

    《廉政文化研究》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