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学刊
兰州学刊

贺永泉

月刊

1005-3492

LZXK@chinajournal.net.cn LZXK@vip.163.com

0931-8478377;8452707

730030

兰州市南滨河东路735号

兰州学刊/Journal Lanzhou Academic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家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刊物紧紧围绕学术性、应用性、地方性的办刊宗旨,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赓续先秦元典文化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多洛肯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问题,强调了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先秦文化元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具有时间的早期性、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独创性与启发性、精神品质的美好性、地位的崇高性、影响的广泛性与深远持久性.其中体现的"以人为本""仁爱思想""中和思想""家国情怀"等思想早已深深融进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淬取和借鉴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和精神资源,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度结合,弘扬和阐释其现代价值,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矫正和弥补现代文明缺失,指引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

    先秦元典元典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张岱年早期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

    陆建华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岱年早期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张岱年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主要在其仁学和认识论领域,并兼及对于孔子思想的总体和正面的评价.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张岱年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主要在其天论、人性论、人生至道论、人生问题论、认识方法等领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张岱年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主要在其"品值"哲学、功与利的思想、认识方法等领域,并涉及对于孔子思想的正反两面的系统评价.在张岱年心中,孔子是中国哲学的创始人,奠定了中国哲学的人生哲学特质,孔子的天论、人性论、仁论以及认知理论等对于中国哲学具有首创之功.

    张岱年孔子认识

    陶渊明对"身""形"的关注、思考及诗意表达

    王立增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渊明在诗文中密切关注自己的"身""形",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及身体感受.由少年时期的"壮且厉"到后来年迈时的衰貌,让他产生了焦虑和恐惧.陶渊明还书写各种隐性身体,如被疲倦、饥饿、生病摧残的"身""形",以及醉酒状态下放任的"身""形"等.基于此,陶渊明抽象出一个超越形体的"身",并提出了"贵身""养形"的思想,在现实中通过以神养形、不受拘束、参加劳动、知足寡欲等予以实践.他对"身""形"的诗意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俗为雅,予以审美观照;自我形塑,加强主体性建构;运用隐喻,表达对社会的反抗;借用身体,进行形象化和艺术化的哲理呈现.

    陶渊明身形贵身养形诗意表达

    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一体化发展: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占智勇徐政郑霖豪
    3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协同发展是我国面对新发展格局作出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集中体现.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演进,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高素质基础的劳动者、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跃升,具有强大的创新发展动能,能引领开创社会生产新时代.因此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科学内涵和具体实践路径的崭新概念.新质生产力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理论逻辑分析是以要素流通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以新质劳动力提升区域人才高素质、以科技变革助推区域创新深度融合、以模式转变辅助区域城市治理转型.实践证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核心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区域创新协同、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助推区域产业协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生产力、以人才建设为发展的主要抓手,形成区域人才集聚,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新质生产力区域一体化产业协同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

    西部地区物流业效率与低碳化水平的互动关系分析

    王春豪
    4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8-2021年西部地区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和Mal mqui st指数模型测度物流业效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评估物流业低碳化水平,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和PVAR模型,实证检验物流业效率与低碳化水平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物流业动态效率呈波动增长趋势,但静态效率相对较低.(2)物流业低碳化水平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重庆、陕西、新疆、四川和甘肃等地区低碳化水平相对较高.(3)物流业静态效率与低碳化水平呈现初级协调状态,并且逐渐向好发展.2013-2021年期间,物流业低碳化发展优先于效率提升.(4)短期内,物流业动态效率对低碳化水平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受到低碳化水平的抑制影响.

    物流业效率低碳化耦合协调互动关系

    公共政策异化:社会排斥形成的一个解释框架

    钟裕民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排斥常常指某个体或群体被置于不利之处境.公共政策对社会排斥的生成具有关键性作用,这种作用主要通过权利分配差等化、社会机会封闭化、能力塑造偏差化等政策异化机制达成.权利、结构、能力等诸多中介变量是公共政策异化机制发生作用的关键变量.凭藉公共政策对社会排斥的"塑造"功能,政策主导者应该时刻站稳公正的立场,制定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之公共政策,更好地实现公共政策维护社会公正之功能.

    公共政策异化社会排斥权利分配差等化社会机会封闭化能力塑造偏差化

    营商环境治理效能提升的制度优势支撑:一个基于政策过程理论的框架建构

    郭燕芬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营商环境治理效能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从营商环境治理效能提升的结果出发,以政策过程理论为工具,追溯制度优势经由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定位、政策制定与调整、政策执行和政策扩展到营商环境治理效能提升的过程性路径框架:在政策定位中,社会主义制度属性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议程建立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理念;在政策制定与调整中,以实事求是的决策思想、民主集中的决策原则和不断创新的决策驱动力构成的决策模式保证优化营商环境的科学精准施策;在政策执行中,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的领导制度与中国特色科层组织体系嵌合形成的统筹协同的党政治理结构保障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有效执行;在政策扩展中,集中力量办大事所蕴含的部署统筹性、全民动员力和资源集成性,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不断纵深发展.

    营商环境制度优势政策过程理论治理效能

    信托:土地经营权抵押权实现方式的创新

    文杰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折价、拍卖和变卖不适合作为土地经营权抵押权实现的方式,现有的其他方式也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信托是土地经营权抵押权实现方式的创新,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可行.作为抵押权实现方式的土地经营权信托的设立须经抵押权人同意,以抵押权人为唯一或第一顺位受益人,并办理信托登记.受托人的权利应有所限制,即受托人不得将土地经营权以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给他人;应允许信托合同对受托人的分别管理义务另行作出规定,细化受托人谨慎管理义务的要求.应设置专门的信托监察人对受托人经营管理农地的行为进行监督.

    土地经营权抵押权信托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扩张的合理边界

    杨莹莹
    8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算法推荐服务引发的版权侵权案件中,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边界是判断其是否应当承担间接侵权责任的关键.算法推荐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偏向性",但同时也具有"辅助性"特征,算法推荐的本质仍然是一种网络服务提供行为.提高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理论正当性.在传统侵权责任理论下,"必要措施"不但应当是补救性的,而且还应包括预防性的,这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合理扩张、版权侵权责任的适当加重预留了解释的空间.与此同时,也需要警惕过分扩张注意义务边界的趋势出现.一方面,应从整体层面出发,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承担较高注意义务的边界进行系统划定;另一方面,应从个体层面出发,在个案中根据具体情形运用"理性人"标准,进一步完善"较高注意义务"的衡量,实现各方利益平衡.

    算法推荐注意义务版权侵权网络服务提供者

    共同富裕背景下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研究

    张浩淼谭洪
    104-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关键要点在于不断提升低收人群体的增收能力、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水平,为此,需要探索加强对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通过对为何帮、帮扶谁、谁来帮、帮什么和怎么帮五个方面的分析,提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既是贫困治理议题的延伸,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应有之义.低收入人口可大体分为绝对困难人口、相对困难人口和其他困难人口,这三类群体恰好与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三大圈层的救助对象精准对应.救助帮扶主体方面应实现"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救助帮扶措施的功能应明确为"保障+发展"、性质应属于"基础+特色"、形式应采取"物质+服务",并通过建立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建立需求导向机制和打造智慧救助帮扶机制来确保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发挥最大效力.

    共同富裕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