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熊文华

双月刊

1671-1084

lzjb@chinajournal.net.cn

0772-3156701

545006

广西省柳州市社湾路28号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业文化视域下柳州祭祀柳宗元的内涵意蕴及当代价值探析

    莫德惠梁萌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祭祀柳宗元是柳州的文化传统,旨在纪念柳宗元开创柳州文风之先、为民造福、平等待民的功德.新时代,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功能定位,挖掘柳宗元文化经济价值、教育内涵及其与柳州少数民族文化、工业文化契合之处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传承弘扬柳宗元文化的新路径.祭祀柳宗元对厚植柳州城市文化底蕴,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工业文化柳宗元文化祭祀柳宗元当代价值

    再造与重构:河南省沿黄乡村的振兴发展之路

    厉芳艺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黄河中下游的特殊地理区位和历史作用,决定了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地位.结合河南省沿黄地域特色推进乡村发展新模式,再造黄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三维价值,重构河南沿黄乡村区域共同体建设体系,保留沿黄乡村特色.探索乡村新型发展方法和融入路径,筑牢黄河保护屏障,创新文旅协同思路,加强顶层设计,谋划黄河文化传承体系,以更好地推动黄河流域的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沿黄乡村乡村建设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桂南采茶戏的传承创新研究

    宁乐融吴世韶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南采茶戏作为桂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地方戏剧典范,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当地民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近年来,桂南采茶戏的教育传承和保护弱化,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多元保护,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桂南采茶戏要想突破传承发展瓶颈,必须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机遇,在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挖掘资源、加强信息科技与多元业态结合、凝聚多方力量等方面发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桂南采茶戏的文化认同,进而探索桂南采茶戏品牌建设与传承发展之道,实现新时期桂南采茶戏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桂南采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国内乡村振兴人才研究的现状和热点探析——基于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李文强高婷陈娜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67篇乡村振兴人才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开展乡村振兴人才相关文献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展现国内乡村振兴人才研究全景全貌.当前,我国乡村振兴人才研究主要涉及乡村产业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本土人才培养、乡村人才回流等方面,构建了以职业教育、高等院校和涉农高校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队伍体系包含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乡村教师队伍、农村电商人才等,为此提出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做好留住人才文章的建议,为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提供借鉴参考.

    乡村振兴人才研究现状共词分析

    课程思政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创新思考

    石群山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教务管理创新.教务管理创新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深化"三教"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教务服务提质增效的有效切入.教务管理创新应以"以人为本""全面系统""协同联动""入微入味"为原则,通过创新顶层设计、推进方法、培训形式、教学管理以及评价体系等,促使课程思政建设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开展.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务管理创新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向度与策略

    向燕玲李国成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为技能型社会建设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教师是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第一资源.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提出推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一是完善制度供给,加快工匠精神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模式;三是促进技能形成,改革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四是加强团队合作,校企共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技能型社会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协同理论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师协作共同体建设研究

    唐韵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如何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文章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协同理论视角,对教师协作共同体的建设进行了探究,提出教师协作共同体的"3+N"系统结构,以及通过"三协同"实现"共赢共享共商"发展关系,以期为新时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教师协作共同体协同理论"双师型"教师队伍

    融合出版助推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特征、价值及实践路向

    欧华鹏包先芳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合出版与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之间具有重要的双向价值.跨行业融合是融合出版的新阶段,它意味着融合出版不仅是一种新型出版形态,也是一种新的出版服务技术手段,这种技术手段将融入出版服务对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融合出版将极大地赋能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发展,出版业本身也能从中实现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鉴于此,融合出版助推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的路径有基于融合出版视角为教材规划提供决策参考、基于新形态教材特征开展教材编写与审核、"纸数"一致提升新形态教材编校质量、按需印刷提高新形态教材的印刷效率与精度、大数据赋能新形态教材的选用与发行、线上线下结合助力新形态教材服务与监督.

    新形态教材融合出版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高职院校"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保证体系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创新与实践

    丁旭韩永红谭东明
    49-5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厘清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逻辑关系,提出优化"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保证体系的路径.从学校、教师、专业、课程、学生五个层面("五横")明确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点,并通过以"5W3H"分析法明确职能部门分工、建设"1365"教师发展机制引擎、建设基于EFQM卓越模型的课程(群)教学质量规范模式等创新手段,同时以数字化平台赋能决策指挥、资源建设、支持服务、质量生成、监督控制五个系统("五纵")建设,实现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螺旋提升,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保证体系人才培养质量

    困境解析、价值意蕴、路径选择: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探析

    林为湘李虹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西方多元文化意识的渗透、社会多重价值取向的交叠、校园多样信息元素的融合,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能力.高校应从网络思想引领、网络平台治理、网络议题设置三个方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