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冯克俭

双月刊

1001-7550

mdjyxyxb@126.com;mdjyxyxb@periodicals.net.cn

0453-6984206

157011

牡丹江市爱民区通乡街3号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的医学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550,国内统一刊号CN23-1270/R。本刊以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教育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侧重报道最新医学科研、教学成果。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综述、护理、新技术与方法、教育研究及管理等栏目。欢迎广大医学工作者踊跃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腺癌骨转移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孙玉颖陈佳佳乔晓娟王叶婷...
    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外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发生率与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骨转移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Medline、Scopus、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搜索从建库至2024 年4 月17 日发表的有关乳腺癌骨转移危险因素或影响因素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man 5.4、Stata 17.0 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27 篇文献,包括乳腺癌患者 307 993 例,其中发生骨转移的患者 12 283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的研究结果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异质性(I2=99.1%,P<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骨转移发生率为 27.8%[95%CI(0.232,0.324),P<0.001].骨转移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是年龄(≤40岁、≥50 岁)、淋巴结阳性、伴内脏转移、临床分期晚(Ⅲ、Ⅳ期)、肿瘤直径≥5 cm、Ki-67 高表达、肿瘤标记物(CEA、CA125)水平升高、生物标记物(nm23 蛋白)低表达、ALP水平升高、低Hb、分子分型(luminal型、TNBC).结论 医护人员应对高危患者给予重点关注,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与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危险因素影响因素系统评价

    ICU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王楠王国蓉李清炉施雯停...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ICU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暴露性角膜炎发生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数据库建库至2024 年6 月发表有关ICU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采用Stata 18.0 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14 篇文献,涉及 2 938 名患者和 28 项影响因素.ICU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为 30.1%(95%CI=20.9%~40.2%).住院时间≥5 d(OR=6.27,95%CI=0.97~40.58)、使用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术/插管(OR=7.11,95%CI=3.20~15.8)、机械通气时间≥7 d(OR=1.13,95%CI=1.05~1.22)、使用镇静剂(OR=2.74,95%CI=1.58~4.75)、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OR=0.41,95%CI=0.02~9.43)、眼裂闭合不全(OR=10.89,95%CI=5.61~21.13)、眼球暴露(OR=5.73,95%CI=0.41~81.03)、结膜水肿(OR=4.67,95%CI=2.20~9.91)、眶周水肿(OR=5.73,95%CI=0.41~81.03)、眨眼反射≤5 次/min(OR=0.99,95%CI=0.01~82.13)、眼表分泌物(OR=11.04,95%CI=2.13~57.30)是ICU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的影响因素.结论 ICU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对入住ICU第 5 天和使用机械通气第 7 天的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可预防ICU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

    危重症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影响因素Meta分析

    癌症患者癌痛自我管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李文慧银萍渠苹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癌症患者癌痛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为癌痛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CINAHL、CBM、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 2024 年 6 月收录的癌痛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文献.运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整合文献.结果 共纳入11 项研究,提炼出79 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1 个新类别,整合成4 个结果:癌痛对患者的影响、癌痛患者自我管理策略、癌痛患者自我管理的动力、癌痛患者自我管理的挑战.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癌症患者癌痛自我管理体验,根据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和心理干预,降低癌痛管理障碍,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癌痛自我管理体验质性研究meta整合

    Plackett-Burman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伤痛凝胶贴膏基质处方的研究

    钱珊珊李舒寒杨满琴谢若男...
    118-12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伤痛凝胶贴膏基质处方的配比.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感官评价、初黏力、持黏力作为伤痛凝胶贴膏的综合评价指标,优选伤痛凝胶贴膏基质处方.结果 优选的伤痛凝胶贴膏基质处方为NP-700 2.82 g,甘羟铝0.15 g,甘油11.02 g,PVPK90 2.50 g,高岭土0.50 g,酒石酸0.14 g.结论 优选的伤痛凝胶贴膏有很好的黏性和成型性,顺应性好,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伤痛凝胶贴膏基质处方Plackett-BurmanBox-Behnken

    多纳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郑帅张爽王加良
    123-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对晚期肝细胞癌的国产创新治疗药物多纳非尼进行药物经济性评价,旨在为多纳非尼的合理使用以及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Treeage Pro 2011 构建Markov模型,模拟不同状态的疾病进展情况,依据ZGDH3 临床试验的生存数据计算出转移概率,获取不同状态下的成本以及效用值,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来评价多纳非尼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肝细胞癌的成本效用,使用敏感性分析探讨参数对结果的影响,主要研究指标为总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QALYs)、增量成本-效用比(incremental cost utility ratio,ICUR).结果 基础结果分析表明,模拟时间为 10 年时,多纳非尼产生了 1.28 个QALYs,总成本为 193 475.71 元.与索拉非尼相比,增量QALYs为 0.23,增量成本为 55 910.08 元,ICUR为 241 229.83.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多纳非尼的药品价格、疾病进展状态的效用值会对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当 WTP 为 257 094 元时,多纳非尼具有经济学优势的概率为56.15%.结论 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角度出发,与索拉非尼相比,多纳非尼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方案中更具有经济性优势.

    多纳非尼索拉非尼肝细胞癌经济学评价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机制

    王媛媛方五旺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应激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通过刺激内皮细胞损伤、泡沫细胞形成及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进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核因子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作为抗氧化应激的关键因子,参与维持细胞的代谢、氧化还原和蛋白质平衡进而保护内皮细胞不受损伤,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的发生进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对NRF2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

    基于四畔理论分析糖尿病性溃疡的作用机制

    杨莹杜娟娇许东敏李昱...
    133-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性溃疡一直以来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难点,中医药在治疗该病领域上具有明显优势,大多重点在疮面,而轻视甚至忽视疮周.四畔理论强调了疮周(四畔)的存在,并从四畔出发,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根据糖尿病性溃疡四畔表现大体分为湿热毒盛、血虚寒凝、气虚血瘀、气血两虚四种证型.本文基于现有的四畔疗法,分析其相关信号通路,以期为治疗糖尿病性溃疡提供新的思路.

    糖尿病性溃疡四畔辨证四畔疗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进展

    王容王爽朴天华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和有潜在视力损害危险的视网膜微血管疾病,与持续的高血糖和糖尿病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有关.DR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疾病,持续的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的变化,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裂和视网膜细胞进行性缺血,从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和视网膜前新生血管(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可能进一步出现更严重的视力丧失,包括增殖期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而继发青光眼等.DR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因素,严重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这一病变不同阶段的不同治疗方法不断被研究出来并广泛应用,主要包括药物、激光以及手术治疗.本文就近年来DR的临床治疗新进展做以综述,以期为DR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治疗进展

    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高原杨顺银王法财李晶...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高辛为治疗心力衰竭的经典药物,其被广泛用于各类心功能不全、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及心房扑动等疾病的治疗.但地高辛的治疗窗窄,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应用地高辛一直为临床工作者探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发现,除了基础的机体生理、病理以及合并用药等因素外,基因多态性也是能够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一项重要因素.本文对目前地高辛血药浓度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尝试从遗传变异的层面探讨地高辛有效剂量的个体间差异,为地高辛的个体化精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地高辛血药浓度遗传变异基因多态性个体化用药

    非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孙宁宁张秀梅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类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 85%,是其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早期(I/II期)NSCLC患者没有症状,可进行手术治疗;但 70%的病例常常在晚期(III/IV期)被诊断,此时患者很少被治愈.鉴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晚期转移性NSCLC中疗效显著,研究者将其应用到非转移性可切除NSCLC患者中.对于无法接受手术切除的晚期患者,通常采取在放化疗后给予ICIs的治疗方案.本综述总结和探讨关于将非转移性NSCLC分为可切除I-III期NSCLC和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locally advanced NSCLC,LA-NSCLC)近年来的最新治疗研究进展.

    可切除I-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