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纺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纺科技
毛纺科技

高惠芳

月刊

1003-1456

mfkj333@sina.com

010-65913844;65008693;65078673

100025

北京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03室

毛纺科技/Journal Wool Textile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中文核心技术刊物,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导毛纺织、毛针织、染整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企业的技术经济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羊毛单纱合股捻度对针织物纬斜程度的影响分析

    徐敏李文雅周其兵沈晓飞...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针织物纬斜程度,以羊毛单纱合股捻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捻度条件下的针织物纬斜程度.通过观察针织物纬斜的变化规律,调整股线捻度数值和加捻方式,最终确定股线的平衡捻度,从而降低针织物纬斜.保持单纱Z向630捻/m不变、股线以S向380捻/m为基准捻度,将经过60d松弛的羊毛单纱合股加基准捻度,分析股线在捻度作用下的平衡状态.结果表明:单纱捻度为Z向630捻/m时,股线的平衡捻度为S向125捻/m,此时针织物纬斜程度最小,纬斜角度为0.48°;股线的平衡捻度受直接加捻和间接加捻方式的影响,间接加捻的股线内应力是直接加捻的4.46倍,应采取间接加捻得到股线平衡捻度,同时间接加捻不受捻度数值大小的影响.

    捻度羊毛单纱针织物纬斜纱线结构抗扭刚度

    单向导湿横编鞋面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石彬琳董智佳韩璐怡葛美彤...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脚部出汗量多的运动场景中横编鞋面的汗液导湿性,基于差动毛细效应,采用9.33 tex/(384 f)涤纶低弹纱(DTY)编织织物正面、5.55 tex/(24 f)DTY和 24.44 tex涤纶热熔复丝编织织物反面,设计并编织了5 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横编织物,并对横编织物进行力学性能和热湿舒适性测试.结果发现,5 种织物拉伸断裂强度大于16 N/mm、撕裂强力峰值平均值大于50 N、Taber法摩擦织物正面2 500 次外观评级大于等于4 级、马丁代尔羊毛摩擦布干摩擦织物反面 25 000 次无破损,力学性能符合鞋面用面料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在热湿舒适性方面,5 种织物的透气率为 150~260 mm/s、透湿率为 3 500~5 000 g/(m2·d)、芯吸高度大于 12 cm、单向传递指数和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评级均在 4 级及以上,说明所设计的鞋面组织整体力学性能合格且具有优异单向导湿性能,为易出汗运动人群的运动鞋面功能及结构设计提供开发思路.

    单向导湿横编鞋面双面织物织物性能

    高辐射热下高性能纤维阻燃织物的热防护性能研究

    张希文刘海吕欢郭晶...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阻燃织物在高辐射热量暴露下热防护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失的问题,研究芳纶1313、芳纶 1414、聚酰亚胺、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单层及芳纶 1313、芳纶 1414、聚酰亚胺混配织造的双层织物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40 kW/m2 辐射热通量下的热防护性能及 20 kW/m2 热通量作用后的断裂强力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单、双层织物均有较好的阻燃性能;芳纶 1313 织物在 260℃下尺寸变化率 5%左右,其他织物的尺寸变化率均在 1.5%以内;在辐射热 40 kW/m2 的热通量下,织物的辐射热防护性能与材料的耐温和织物结构有较大的关系,热分解温度较高的芳纶 1414、PBO、聚酰亚胺材料经辐射热作用后的断裂强力损失率小于 10%;当芳纶 1313/聚酰亚胺/芳纶 1414(20/30/50)双层织物接结纱间隔为 1.2 cm×1.2 cm,且表里层密度配比达到 1.6∶1时,具有较好的辐射热防护值.

    高性能纤维织物组织结构热防护性能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透气性能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生物基聚酰胺5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李天娇王春红岳航张恒...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纳米二氧化硅(SiO2)与生物基聚酰胺 56(PA56)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及其在PA56 中的有效分散性,研究纳米SiO2 分散处理对PA56 性能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法将改性纳米SiO2(AMS)和未改性纳米SiO2(UMS)与PA56 混合制备 2 种纳米SiO2/PA56 复合材料,探究 2 个体系流动性、热学行为、熔融和结晶行为等相关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AMS和UMS在PA56 基体中均以团聚体形式存在,AMS的分散能力高于UMS;AMS/PA56 复合材料和UMS/PA56 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值(MI)相比于纯PA56 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流动性变好;AMS的添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UMS的添加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UMS和AMS的加入对于PA56 材料的熔融行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不会影响PA56 的晶型;但是 2 种纳米SiO2 复合材料的结晶峰温度均小于纯PA56;AMS/PA56 复合材料和UMS/PA56 复合材料的结晶度相对纯PA56 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PA56纳米SiO2复合材料改性处理

    欢迎订阅《针织工业》

    26页

    蓝莓叶色素在柞蚕丝上的染色

    刘笑茹黄晓东刘波贾艳梅...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蓝莓叶色素在纺织品染色中的应用效果,从蓝莓落叶中提取天然色素,研究其在柞蚕丝织物染色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蓝莓叶色素可作为柞蚕丝的天然染料应用,直接染色适宜参数为浴比 1∶50、pH值3.5、染色温度98℃、染色时间80 min;硫酸铝、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预媒染和后媒染处理都可提升柞蚕丝织物的颜色深度,其中硫酸亚铁后媒染染色试样的K/S值最高;色牢度测试结果显示,直接染色柞蚕丝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及耐光色牢度均为 3 级,媒染工艺染色柞蚕丝织物的各项色牢度为 3~4 级及以上.

    蓝莓叶色素柞蚕丝染色媒染

    聚乳酸面料的染色工艺

    张京彬闻伯涛周延钊陈华毅...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聚乳酸面料染深性差的问题,对比市售PLA染料与市售HA染料在聚乳酸面料上的染色差异,讨论染色温度对织物顶破强力的影响,染色温度、染液pH值、染色浴比、染色时间及染料用量对PLA染料染深性的影响,并对染色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染色温度超过 115℃后织物强力下降明显,染色温度为 120℃时,织物顶破强力下降达 11.4%;优化后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 110℃,pH值 4.5,浴比 1∶10,保温 30 min;为保证染色的匀染性,染色温度在 60~110℃应以 0.5~1.0℃/min缓慢升温;PLA染料提升性良好,适合染深色,还原清洗后的聚乳酸面料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均在 4 级以上,K/S值标准偏差最大为 0.215,能够满足服装面料的染色要求.

    聚乳酸分散染料染深性色牢度

    染色工艺与梳纺助剂对丝光羊毛梳纺性能的影响

    徐成书李晓念欧阳磊苏广召...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羊毛纤维的梳纺性能,提高纺纱效率与成纱质量,采用平行试验探究染色工艺和梳纺助剂对全毛产品梳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原位矿化染色技术对 21.5 μm丝光羊毛条进行染色加工,并以梳纺优控剂XHM-J等量取代传统梳纺和毛油与抗静电剂纺制 12.5 tex精纺全毛纱线,可减少梳纺过程皮辊沾污,小纱断头率可降低 75.9%,大纱断头率可降低 20.0%,纱线断裂伸长率提高 28.4%,断裂功提高 22.0%,显著改善了羊毛梳纺性能,提质增效作用十分明显.

    羊毛原位矿化染色梳纺性能梳纺优控剂

    银纳米涂层改性羊毛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王玉霞王强王雪杰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纳米银在羊毛织物功能改性中的效果,基于漆酶的氧化作用和聚多巴胺的还原作用,在壳聚糖改性羊毛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并将黏附在织物表面的银离子还原为银纳米粒子,从而制备多功能改性羊毛织物,测试其抗紫外线、力学、染色、润湿和抗菌等性能.结果表明:织物的表面包覆一层聚多巴胺涂层后,弥补了织物因前处理受到的强度损伤,且其润湿性能得到改善;相较未涂层织物丰满和柔软的手感,改性后织物的手感略硬挺和粗糙;制备出的多功能改性羊毛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

    羊毛织物纳米银漆酶多巴胺功能改性抗紫外线抗菌

    九九式执勤警服的设计与优化探析

    吴圆梁燕邵昱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现役九九式执勤警服设计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改进方案,以执勤警服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实物观察测量的方法,获取现役九九式执勤警服的设计问题;对比访谈结果和对应实物分析后,归纳出 4 个主范畴,分别为实用功能性、运动适应性、材料特性适配度、美观性;最后针对各主范畴下的具体问题并结合符号学理论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新时代警服设计优化需体现传承性、系统性、时代性、科技性、人文性等要求,文章可为警服的设计优化提供可行的实践建议与参考.

    执勤警服警服设计九九式警服设计优化深度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