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纺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纺科技
毛纺科技

高惠芳

月刊

1003-1456

mfkj333@sina.com

010-65913844;65008693;65078673

100025

北京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03室

毛纺科技/Journal Wool Textile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中文核心技术刊物,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导毛纺织、毛针织、染整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企业的技术经济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扭矩环锭纺对羊毛纱性能的影响

    郑光明华新忠陆卫国李豪...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羊毛纱低捻高强目标,提高织物质量,探究低扭矩环锭纺纱工艺对不同捻系数羊毛纱性能和织物纬斜情况的影响,采用低扭矩环锭纺纱工艺纺制不同捻系数的25 tex羊毛纱,并与25 tex常规环锭纺羊毛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毛羽指数和条干均匀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羊毛纱线密度为 25 tex时,相同捻系数下,低扭矩环锭纺纱工艺羊毛纱的断裂强度较常规环锭纺平均提高约 10%;断裂伸长率较常规环锭纺平均提高 15%左右;长毛羽(3~9 mm)指数下降趋势明显,降低了织物的起毛起球;短毛羽(1~2 mm)指数上升趋势明显,使织物触感更加丰满和柔软;条干均匀度较常规环锭纺显著降低;低扭矩环锭纺羊毛纱所织针织小样较常规环锭纺纬斜率降低 15%左右,为羊毛纱及针织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低扭矩纱环锭纺羊毛纱强伸性能毛羽指数纬斜率

    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聚氨酯电热变色传感纱线的制备及其性能

    任毅夏锐刘宇杰郭庆峰...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柔性应变传感器灵敏度较差、应变范围较窄、牢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聚氨酯细丝为芯,以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构成的三维导电网络为鞘的应变传感纱线,并采用热致变色油墨为保护层,使应变传感纱线兼具变色功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传感纱线形貌与结构进行表征,并使用电子万能测试机和万能拉力试验机测试了柔性应变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穿插于还原氧化石墨烯片层间,形成了导电性能良好的三维导电网络;变色传感纱线灵敏度最高达 32.31,应变范围可达 100%,可用于人体微小运动检测;在 4V的低电压下即可迅速升温至 60℃,能够实现主动变色的附加功能,为发展变色响应快、颜色可调控、使用稳定性高的热致变色材料和传感材料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推动碳纳米材料在柔性可穿戴领域的应用.

    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柔性应变传感器电热变色

    嵌花织物及其三维仿真

    顾文敏蒋高明赵俊杰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嵌花织物组织结构和编织工艺中纱嘴运动的复杂性问题,从嵌花织物组织结构出发,研究了嵌花织物的编织方法、工艺及三维仿真.首先对嵌花织物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合不同的编织方法,绘制出各类嵌花织物的编织图;然后根据线圈的三维形态构建线圈型值点和网格模型,并计算得出二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最后,通过iTDS设计系统对嵌花组织织物进行三维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单面嵌花组织编织时隔针衔接针数增加会使织物更加平整,双面嵌花组织编织时全选背床衔接相比竖条背床衔接更厚实,借助C#编程语言实现横编嵌花织物的三维结构仿真为嵌花组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嵌花织物编织线圈模型三维仿真

    棉染色残液补加量及其洗涤废水中染料回用限值的测定

    李艳龚龑王然王刚...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染行业中传统的印染废水集中处理方式增加了废水回用难度,且存在一定的废水过度处理问题.为了探索印染废水分质处理方式,提升其重复利用率,对M型染料活性红 195 染色残液补加染料和助剂并进行废水回用,当染色后残液中染料、盐、碱补加量为首次用量的 97.5%、25%、25%时,回用废水所染织物染色色差小于0.6,且干、湿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未发生变化,节约了染料、助剂及水资源.将末道洗涤废水回用至初道水洗环节,在不影响织物质量的前提下,探究满足回用条件的洗涤废水中染料含量的限值.结果表明:废水中染料质量浓度不超过 100 mg/L可回用至 1%(owf)染色后的初道水洗环节;废水中染料质量浓度不超过 450 mg/L可回用至 2%(owf)染色后的初道水洗环节,且水洗后织物与标样相比色差低于 0.6,干、湿耐摩擦色牢度及耐洗色牢度均与标样保持一致.

    棉织物残液补加回用洗涤废水回用直接回用污染指标

    生物抛光处理对针织牛仔面料性能的影响

    马意智魏赛男姚继明欧智华...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机械摩擦导致的针织物表面光洁度和成品外观差的问题,采用酸性纤维素酶对靛蓝针织牛仔面料进行处理,对正交设计试验方案处理后的织物毛羽分布情况、织物顶破强力、失重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毛羽长度 0~0.2 mm、0.2~0.4 mm、0.4~0.6 mm 3 个范围测试中,织物毛羽指数最小、表面最光洁的处理工艺为:处理温度 50℃,酸性纤维素酶质量浓度 1.8 g/L,pH 值为 4,处理时间60 min.影响顶破强力的因素主次排列为:pH值>酸性纤维素酶质量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顶破强力损失最小的方案为:处理温度 40℃,酸性纤维素酶质量浓度 1.2 g/L,pH值为 5,处理时间 60 min.在平磨试验中,处理温度对织物质量损失影响最大,最优方案为:处理温度 50℃,酸性纤维素酶质量浓度 1.2 g/L,pH值为 6,处理时间 30 min.

    靛蓝针织牛仔布酸性纤维素酶织物毛羽测试仪顶破强力质量损失率

    基于声音可视化技术的扎染图案创新设计

    郑婉霖王志杰王思远王军...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扎染染色过程中造成的材料浪费问题,提出通过声音可视化技术模拟扎染的染色效果实现图案生成.在分析卷压扎染技法染色效果基础上进行线条抽象元素提取,利用Processing声音可视化技术实现抽象元素程序化表达,为使生成图案效果丰富,加入设计变量与参数化设计,结合音频最终生成 4 种风格的扎染图案.经多次生成实验发现,图案截取过程中速度间隔数值与圆点直径数值成正比时,其生成效果最优,形成的晕染效果与扎染相似.将该技术应用于服装与交互设计领域,可为相关产品图案设计提供新的设计灵感与思路.

    声音可视化扎染艺术图案生成Processing艺术编程参数化设计服装设计

    洮绣纹样文化意象基因提取及其应用

    张书涛王洪倩王世杰刘世锋...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护和传承洮绣文化,促进洮绣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有机融合,提出洮绣纹样文化意象基因提取与应用方法,从意象风格角度探索洮绣纹样的创新设计路径.首先,建立洮绣纹样样本库,并收集洮绣纹样的造型意象词汇与色彩意象词汇,通过语义差分法进行意象值评价,从而归纳各意象维度的典型样本;其次,分析典型样本,结合形态分析法、解构重组、图谱分析法提取造型因子和色彩因子,构建契合用户感知意象的文化基因库;再次,通过用户满意度建立目标产品与文化意象基因的关联机制,并利用形状文法进行造型推演;最后,输出融合洮绣文化内涵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案.基于上述流程,以丝巾为案例开展设计实践,所得方案能够展现出洮绣纹样的特征,该流程适用于洮绣纹样的创新设计,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其他刺绣纹样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洮绣纹样感知意象文化基因文化创意设计

    服装中的现代切口设计语言探析

    袁为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服装切口,以近几年流行趋势中运用切口设计的女装为研究对象,针对切口的设计语言,运用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对点切口、线切口以及面切口的设计语言进行探析,并归纳影响切口语言表达的因素.研究表明:点切口总体设计语言含蓄别致,能形成服装的亮点或能增添服装的设计感与时尚感;线切口设计语言或简洁优雅或丰富生动或具有极强的节奏感、秩序感;面切口构成形式多样,总体设计语言性感野性、大胆张扬.服装切口设计语言已衍生出诸多表达形式,可为现代服饰切口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服装切口设计语言服装构成影响因素

    服装品牌微信生态私域流量营销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

    田丙强朱晓瑜曲洪建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装品牌在微信生态这一私域流量最大载体中的布局已初有成效,但相关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为探究服装品牌如何在微信生态私域流量中进一步提升顾客忠诚度,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构建了微信私域流量营销要素对顾客忠诚度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SPSS 软件对 592 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平台内容、顾客互动参与、个性化服务和专属权益对顾客忠诚度有正向影响;满意度和信任度对顾客互动参与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对平台内容、个性化服务、专属权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服装品牌在微信生态布局进行的私域流量营销提供建议.

    服装品牌微信生态私域流量顾客忠诚顾客信任顾客满意

    基于模糊-遗传算法的粗纱机出料传动系统PID参数优化方法

    赵林林武涛周忠旺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常规的粗纱机出料传动系统PID参数优化方法主要通过结合被控对象的稳态增益情况构建出优化函数,实现PID参数优化整合,忽略了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干扰成分,导致参数优化效果不佳.对此,提出基于模糊-遗传算法的粗纱机出料传动系统PID参数优化方法.首先结合PID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以被控量的偏差变化率作为主要参数选取性能指标;然后通过引入负荷扰动模块以及频率干扰模块,对PID调节模块进行建模分析;最后结合模糊-遗传算法对最优适应度值进行求解,从而实现PID参数的有效优化,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优化效果检验.最终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PID参数进行优化整合时,控制输出曲线与理论输出曲线的拟合程度更高,具备较为理想的优化效果.

    遗传算法PID控制参数优化控制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