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纺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纺科技
毛纺科技

高惠芳

月刊

1003-1456

mfkj333@sina.com

010-65913844;65008693;65078673

100025

北京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03室

毛纺科技/Journal Wool Textile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中文核心技术刊物,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导毛纺织、毛针织、染整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企业的技术经济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代龙袍中海水江崖纹的艺术特征及其创新设计

    毛昆仑刘冬云魏瑜薇张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促进中国传统纹样更好地融入现代服饰发展潮流,激发传统纹样的生命力,以清代龙袍中海水江崖纹样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述纹样历史背景和文化意蕴,然后通过研究立水纹、平水纹、祥云纹以及山崖纹在形状、数量和位置关系等变化,分析清代早期、中期和晚期海水江崖纹的造型特征,并概述各时期的色彩组合规律,最后采用提取纹样相关元素及配色归纳和创新等方式,进行海水江崖纹在现代服装上的创新应用设计.结果表明:海水江崖纹以山崖纹和海水纹为主要纹样组合而成,象征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以及一统天下的愿景,其在龙袍中所占面积随着时代的更迭逐渐扩大,色彩的纯度和明度逐渐提高.以设计学思维研究该纹样,将海水江崖纹应用到女装当中,以纹样造型作为服装廓形元素,以传统的蓝白色调作为核心色彩,构建现代女装设计效果,赋予清代海水江崖纹新的活力,以实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纹样的目标.

    清代龙袍海水江崖纹文化意蕴艺术特征服装设计

    敦煌莫高窟初唐维摩天女服饰与创新设计

    苏芮楚艳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传承创新敦煌艺术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促进新时代语境下传统服饰文化的形象表达与应用,以敦煌莫高窟初唐维摩天女服饰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进行历史钩沉,然后结合三重证据法分析其服饰特征和风格,最后基于理论研究进行创新服装设计作品的实践应用.研究表明:在中西融合的历史背景下敦煌莫高窟初唐维摩天女呈现出复杂的服饰文化和鲜明的服饰特征,确立半袖裙襦、羽袖、披领、曲领中单、杂裾垂髾、高髻、麈尾、散花于一体的形象标识系统,形成儒、道、释文化于一身的文化集合,综合各风格要素塑造出丰神俊朗、风度翩翩的天女形象,为指导设计实践提供良引,最终呈现赓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融合时代创新精神的服装设计作品.

    敦煌莫高窟维摩天女服饰文化创新设计

    大汶口文化彩陶花瓣纹造型分析及其应用

    刘佳丽王传春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大汶口文化彩陶花瓣纹的造型特点及实用价值,解决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及实地考察法搜集大汶口文化花瓣纹的图片资料,并对花瓣纹的造型特征、组织形式及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引入形状文法对彩陶花瓣纹中的设计因子进行提取,结合生成性规则及衍生性规则制定客观约束条件,生成大量具有大汶口文化特点的图案设计方案,并将其应用于现代袜品设计中,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考虑图案造型及袜子风格特征,采用合适的制作工艺进行整体设计的表达,并借助目标人群调研及评价验证创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可行性,为当前中国传统纹样创新设计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法.

    大汶口文化花瓣纹形状文法图案设计

    《千里江山图》的色彩特征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张彬任佳欣杨旭东陈晨...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绿山水的绘画用色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观念,将其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可以为服装产品设计增添新创意.文章以宋代宫廷画家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 K-means算法提取画作色彩特征,同时,采用色彩网络模型以及 HSV映射模型完成了其色彩特征分析与搭配设计.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得到最佳的配色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图案设计中,同时运用 CLO3D进行服装的虚拟仿真与验证展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灰度直方图的聚类数目以及马氏距离的聚类确定的 K值为 8 时,能够代表画作的色彩特征,并具有良好的设计应用效果,从而实现传统绘画中色彩的智能化提取,赋能传统绘画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千里江山图色彩特征K-means聚类主色提取服装设计

    云杉预水解硫酸盐法制备Lyocell纤维用溶解浆

    张兴李军荣钱丽颖何北海...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国产Lyocell纤维用溶解浆质量不高、来源不稳定等问题,以俄罗斯云杉为原料,采用预水解硫酸盐蒸煮工艺制备了高品质Lyocell纤维用溶解浆粕.考察了预水解、硫酸盐蒸煮、二氧化氯、过氧化氢漂白及酸处理等工艺对溶解浆粕关键技术指标(如α-纤维素含量、聚合度、白度、灰分以及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保温时间 90 min、温度 150℃、固液比 1∶4为最佳预水解条件,碱用量 24%、硫化度 30%、保温时间 180 min为最佳蒸煮条件.在最佳预水解和蒸煮条件下制备的浆料经过二氧化氯质量分数 1.5%漂白、冷碱质量分数 12%抽提、过氧化氢质量分数 5%漂白和乙酸质量分数6%处理后,所得浆粕的α-纤维素含量为96%,白度为85%,聚合度为 647,灰分为 0.06%,铁离子含量为 6 mg/kg,铜离子含量为 3 mg/kg.偏光显微镜观察显示,该浆料在 9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含水率为 13.3%)中 30s即可完全溶解.

    Lyocell溶解浆预水解硫酸盐法制浆二氧化氯漂白俄罗斯云杉冷碱抽提

    石墨烯-PAN基复合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及其抗菌性能

    王前文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GO-PAN基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探究石墨烯的质量分数对复合纳米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效果,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石墨烯质量分数的 GO-PAN基复合纳米纤维,使用 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分析等对复合纳米纤维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的添加降低了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晶度,GO-PAN基复合纳米纤维微观上呈三维网状结构,纳米纤维无序交错排列,纤维直径为 170~230 nm.随着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降低,断裂延伸率持续降低,且当石墨烯质量分数增大至 0.9%时,复合纤维的拉伸强度达到了最大值 20.61 MPa;石墨烯的添加改善了复合纳米纤维热学性能,脱水温度提高.GO-PAN基复合纳米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超过了 95%,且石墨烯质量分数 0.9%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对 2 种菌种的抑菌效率均达到最大值,抑菌率分别为 97.32%、99.85%,其中复合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率高于大肠杆菌.

    静电纺丝法聚丙烯腈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微观形貌抗菌性能

    苎麻新型酶-化学联合脱胶工艺研究

    姜楠王强段旬妍钱佳炜...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苎麻生物酶脱胶具有节能环保、作用条件温和等优势,但单独生物酶处理得到的精干麻存在残胶率偏高,针对这一不足,从强化螯合剂预处理和碱氧后处理角度出发,以残胶率、蓝光白度、束纤维强度、柔软度和润湿性等为评价指标考察苎麻酶法脱胶效果提升.结果表明:在优化螯合剂预处理(螯合剂 5 g/L,90℃保温 1h,浴比1∶15)和碱氧后处理(氢氧化钠 4 g/L,TF-122H稳定剂 3g/L,硅酸钠 2g/L,双氰胺 1 g/L,30%过氧化氢 2 mL/L,98℃保温 2h,浴比 1∶15)条件下,苎麻纤维残胶率可以降至 4.29%,白度达到 63.20%,束纤维强度达到3.55 cN/dtex.与传统化学脱胶工艺相比,新工艺制得的精干麻蓝光白度相近,而束纤维强度、柔软度和润湿性都明显高于传统工艺,残胶率略高.

    苎麻纤维酶脱胶预处理碱氧后处理精干麻

    媒染对茜草色素染色羊毛性能的影响

    周新祥丁洪张燕娜陈太明...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全面研究金属离子媒染对天然染料染色羊毛性能的影响,选择茜草色素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在优化染色工艺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属离子媒染对茜草色素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媒染可以有效提高羊毛织物的色牢度,媒染后的织物耐光照色牢度达到 4 级,其他色牢度大于等于 3~4 级;不同金属离子媒染后染色织物的得色量显著提升,颜色特征值具有较大的变化;织物表面元素分析表明色牢度提升和颜色变化的程度与金属离子的含量有关.

    茜草色素羊毛媒染颜色色牢度

    基于Style3D的羽绒服虚拟缝制工艺

    文馨雨郭敏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羽绒服装缝制中,由于工艺繁多耗时且不能快速直观呈现着装效果,而导致羽绒服装生产成本高,用户体验满意度低、较难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问题,以一款羽绒服外套为研究对象,借助Style3D建模软件完成 3D虚拟缝制,并对缝制工艺进行改进与优化,探讨高效可行的羽绒服装虚拟缝制工艺措施.结果表明:采用直接生成里层的方法,可有效减少虚拟缝制时间;选择合适的缝纫线类型,可使服装缝制外观更加整洁;对羽绒服底摆进行单独剪切可实现便利充绒的效果;通过将面料剪切为单层可实现袖口的双层折边效果,增加面料的额外渲染厚度,可减少碰撞检测时间,亦可提高模拟逼真度.研究结果可对类似类型服装的虚拟缝制与高效模拟提供借鉴.

    Style3D羽绒服虚拟缝制工艺措施

    基于设计与工艺一体化技术的毛衫产品开发

    徐文意郑高杰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针织毛衫产品开发的效率和品质,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针织毛衫多元化的需求,依托电脑横机编织技术,结合毛衫设计原理和工艺技术,通过创作实践的方法,详细介绍针织毛衫从款式、色彩、图案设计到结构、版制、工艺制作的一体化研发过程,并分析设计与工艺一体化技术在毛衫产品开发中的优势.结果表明,采用"一人多岗"的研发模式,由一名复合型专业研发人员借助电脑横机的软件系统和控制系统,完成毛衫研发过程中设计、工艺、制版、编织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实现毛衫开发的设计与工艺一体化,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为毛衫设计师提供创作思路,为毛衫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针织毛衫电脑横机设计工艺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