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纺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纺科技
毛纺科技

高惠芳

月刊

1003-1456

mfkj333@sina.com

010-65913844;65008693;65078673

100025

北京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03室

毛纺科技/Journal Wool Textile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中文核心技术刊物,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导毛纺织、毛针织、染整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企业的技术经济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欢迎订阅《纺织学报》

    82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小型服装企业柔性制造评价体系的构建

    许君鹿楠段佳佳成玲...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制造是制造业实现飞速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对于服装制造的柔性水平却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使得服装企业难以预估自身柔性制造的进展以及需要改进的部分.针对这一现状,以S服装企业为例,以生产线平衡优化为切入点;从生产柔性、管理柔性以及产品柔性 3 个方面构建了服装柔性制造的三维评价模型;系统、全面地对S服装企业制造的柔性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服装企业的柔性制造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好,可以继续完善已有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其服装柔性制造水平.服装柔性制造评价指标体系对S服装企业的实践为中小型服装企业的柔性制造进程以及行业标准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可借鉴的系统的模型.

    服装柔性制造评价指标体系仿真模型柔性评价层次分析法

    欢迎订阅2025年《纺织器材》

    89页

    考虑梭口因素的积极式凸轮开口设计

    邱海飞张一凡吕博陈显栋...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协调复杂机织物对不同梭口的适应性,将共轭凸轮、平面杆组与织机开口系统的设计开发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半开梭口织造的积极式凸轮开口构型.利用MatLab开发具有非对称静止时长的摆臂运动规律,有效延长下层经纱的静停时间;在机构设计、梭口分析和程序编译基础上,实现极坐标条件下的主凸轮理论廓线精确反求与压力角校核;通过路径跟踪仿真生成副凸轮理论廓线,构建基于ADAMS/View的共轭凸轮开口数字功能样机.研究结果表明:主、副凸轮与滚子之间具有良好的几何封闭接触,凸轮实际轮廓曲线达到理想共轭精度;综框运动规律与摆臂从动件高度匹配,可满足半开梭口对于下层经纱的长停要求.该设计对高速织机的梭口创新和形式改造具有重要借鉴.

    综框共轭凸轮半开梭口理论廓线共轭精度经纱

    欢迎订阅2025年《有机硅材料》

    96页

    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机械刚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付睿云周炯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械刚度影响经编机横移精度和动态性能等问题,从全局机电耦合角度建立电子横移的机电耦合模型,得出机械动刚度矩阵,确定影响机械刚度的关键参数.考虑到机械结构的间隙配合影响刚度,推导出闭环条件下的间歇递推公式,辨析系统的间隙幅值与振动频率.利用函数描述法,应用Simulink软件仿真分析含间隙配合的横移系统中各刚度指标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丝杠与支撑轴承轴向刚度的等效刚度无助于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高;滚珠螺母轴向刚度和滚珠丝杠的扭转刚度影响梳栉工作台的横移精度;推杆的轴向拉压刚度过大容易造成系统的振荡和超调.

    经编机横移系统机械刚度间隙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特征融合纤维分类算法

    叶飞刘伟红杨娟亚陈朝宏...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市面上常用的人工鉴别法无法对多种类纤维的识别分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多种类纤维图像识别分类的多特征融合纤维分类算法.首先提取 10 类纤维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局部二值模式(LBP)、方向梯度直方图(HOG)、Hu不变矩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特征,然后再将上述特征加权融合得到一个新特征,利用SVM模型对其进行训练(8 000 根纤维)和测试(2 000 根纤维),从而得到最终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平均准确率为 85.8%,其中腈纶、醋酯纤维以及锦纶 3 类纤维的特征非常明显准确率达到 90%以上,同时较难分辨的羊毛、羊绒纤维准确率也达到 88%左右.该算法较好的达到了识别效果,为快速准确识别纤维提供技术基础.

    纤维图像支持向量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

    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结合对15种动物毛纤维的鉴别

    安国策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一种更加具体可行的动物毛纤维鉴别方法,收集了 15 种动物毛纤维,利用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本进行鉴别区分.利用扫描电镜对动物毛纤维进行形态分析时,发现相同种属动物的毛纤维鳞片层形态特征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动物毛纤维进行分析时,发现相同种属动物毛纤维的红外光谱图差别很小,不同种属动物毛纤维红外光谱图的酰胺Ⅱ带与酰胺Ⅰ带的峰高比值差别明显.结果表明,在鉴别不同种属动物毛纤维时,可以采用红外光谱法为主、扫描电镜法为辅的方法;在鉴别相同种属动物毛纤维时,可以采用扫描电镜法为主、红外光谱法为辅的方法,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为动物毛纤维鉴别问题提供新思路.

    动物毛纤维鉴别扫描电镜红外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天然染料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

    朱兰芳高慧红丁力进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鉴别天然染料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区别于化学合成染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一种天然染料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定量鉴别方法.采用 25%甲醇水溶液提取、0.25 mL/min流动相流速、5 μL进样体积、40℃柱温箱温度、以甲醇-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使用铂金埃尔默色谱柱C18(2.7 μm,2.1mm×100 mm)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质量浓度在 0.02~2.00 mg/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拟合度大于 0.999 0;最低检出限为 0.125 μg/L,定量限为 0.42 μg/L,回收率在不同质量浓度下为 80%~95%;该方法能够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判定提供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案,也为天然染料染色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分析检出限回收率

    近红外光谱法典型模型快速检测纤维含量的研究

    王海娟孙剑涛张雪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服装的纤维含量,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选取校正模型稳定性较高的棉/氨纶、聚酯纤维/氨纶、棉/聚酯纤维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常规试验法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样品的差异对近红外光谱法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棉/氨纶、聚酯纤维/氨纶模型试验结果不受颜色影响,而棉/聚酯纤维模型深颜色样品试验结果有偏离,建议近红外光谱法与常规试验法相结合;棉/氨纶、聚酯纤维/氨纶、棉/聚酯纤维模型受厚度影响,透光的样品按 4 层进行试验,得到的结果更准确;棉/氨纶、聚酯纤维/氨纶模型试验结果不受织物组织结构影响,而棉/聚酯纤维模型分布均匀的样品可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两面组织结构不同、分布不匀的样品不建议采用近红外光谱法;覆膜或含黏合剂的样品,不适用于快速检测,均需先去除膜或黏合剂,再进行试验.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颜色厚度织物组织结构覆膜黏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