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名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名医
名医

月刊

名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固本防哮丸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作用机制

    赵嘉捷卞国本周盈青侯一鸣...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索固本防哮丸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及TCMID数据库,筛选固本防哮丸中符合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同时使用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在线获取哮喘缓解期作用靶点,进一步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分析网络,使用Network Analyzer软件筛选核心成分,导入STRING数据库平台,以获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数据,使用Cytoscape分析网络的核心靶点,运用R软件及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得到120个固本防哮丸治疗哮喘缓解期的活性成分,1023个药物作用靶点,614个疾病靶点,158个固本防哮丸-儿童哮喘缓解期共同靶点,药物作用核心靶点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AKT1)、白介素-1β(IL-1β)等.GO富集分析得到2 916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确立了175条相关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结论:固本防哮丸的有效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对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治疗起作用,这为进一步阐明固本防哮丸治疗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儿童哮喘缓解期固本防哮丸网络药理学药理机制

    阿帕替尼治疗复发性外阴癌1例

    周波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阴癌在妇科内为一种罕见疾病,在恶性肿瘤中占4%,一般发病为老年患者.外阴癌大多为鳞状细胞癌,发病率在80%以上[1],临床对于外阴癌主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无法手术则可以应用放化疗方式,但治疗后也可能出现疾病复发,与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一旦复发进展,预后极差,病死率很高[2].目前尚无生物制剂或靶向制剂被批准用于晚期或者复发外阴癌的治疗中.阿帕替尼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因子的结合,在临床上能控制肿瘤血管生成,是当前一种新型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剂,可避免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等,适合应用于胃癌和黑色素瘤的肿瘤靶向治疗.现报告阿帕替尼单药治疗1例复发性外阴癌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现就治疗过程作出分析.

    外阴癌复发阿帕替尼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周利江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验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诊断的42例糖尿病患者,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1例,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同一时间段选择健康体检者21例划分为常规组.以上患者均实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比常规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清C肽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均比糖尿病肾病患者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餐后2 h C肽比糖尿病肾病患者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诊断糖尿病患者时应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不仅可以明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治疗参考依据,而且诊断性更加可靠、更加科学,从而推荐临床实践积极推广和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检验糖尿病生活质量

    不同入路方式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效果对比

    周绍荣周杰肖建佳孙旭伟...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方式治疗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20年9月起在本院展开研究,研究对象、结束时间分别为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2022年8月,纳入其中8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奇偶法将患者分组,设置为43例的参考组、43例的试验组,采取不同入路方式.参考组入路方式为胆囊前三角解剖入路,试验组为后三角解剖入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35.81±7.61)mL低于参考组的(49.25±8.13)mL,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33.09±4.98)min、(5.31±1.07)d,均少于参考组的(45.78±5.02)min、(6.52±1.15)d(P<0.05).术前,两组相关应激指标差异不大(P>0.05);术后,试验组皮质醇、肾上腺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185.17±8.40)ng/L、(0.22±0.08)ng/mL、(78.45±7.85)g/L,均低于参考组的(237.49±9.66)ng/L、(0.36±0.10)ng/mL、(103.32±9.33)g/L(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参考组的20.93%(P<0.05).结论: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胆囊结石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相较前三角解剖入路安全性更高,推荐应用.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入路方式胆囊炎胆囊结石应激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首次131I治疗前TSH水平对甲状腺清除效果的影响

    焦小玲李加宁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首次碘-131(131I)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TSH)值对甲状腺清除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行131I甲状腺清除治疗的患者共242例.其中,TSH<30 μIU/mL组(G1组)86例,TSH≥30 μIU/mL组(G2组)156例,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G1组再以10、20、25 μIU/mL为界分为S1组(TSH<10 μIU/mL,n=36)、S2组(10≤TSH<20 μIU/mL,n=20)、S3组(20≤TSH<25 μIU/mL,n=13)、S4组(25≤TSH<30 μIU/mL,n=17).患者准备:低碘饮食2~4周,停服左甲状腺素钠片2~4周,2个月内未行增强CT扫描,所有病例中无需服用胺碘酮患者.检查项目:首次131I治疗前:甲状腺功能[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彩超、甲状腺静态显像及亲肿瘤全身显像、颈胸部CT检查;131I治疗后复查:甲状腺功能(TSH、FT3、FT4、TG、TgAb)、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彩超、诊断性碘-131显像.结果:不同TSH水平的患者接受131I治疗后甲状腺清除效果有显著差异,且TSH<10 μIU/mL组患者的甲状腺清除效果要显著差于20≤TSH<25 μIU/mL组、25≤TSH<30 μIU/mL组及TSH≥30 μIU/mL组的患者,20≤TSH<25 μIU/mL组及25≤TSH<30 μIU/mL组患者的甲状腺清除效果与TSH≥30 μIU/mL组患者的甲状腺清除效果之间无显著差异;131I甲状腺清除疗效与甲状腺清除前TSH水平和Tg水平有关,与其他因素均无关.结论:DTC患者首次131I治疗前TSH水平会显著影响甲状腺清除效果,TSH<10 μIU/mL时甲状腺清除效果较差,而TSH≥20 μIU/mL时即可获得与TSH≥30 μIU/mL相当的疗效.我们的研究为DTC患者接受131I治疗提供了新的评估标准,有利于患者更及时地接受相应的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131(131I)甲状腺清除TSH水平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冠状动脉成像预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

    王斌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炫速双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CHD)严重程度的参考价值.方法:经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冠状动脉成像疑诊为CH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再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比分析两者检查结果.结果: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简称"冠脉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血管支数的判断与C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在显示完全(次全)闭塞病变时,优于冠脉CT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6,P=0.032);冠脉CTA在评估冠状动脉斑块提示:冠状动脉狭窄(>50%)程度与粥样斑块的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7,P=0.132);冠脉CTA对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初筛价值.结论: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作为诊断CHD的重要筛选方法,是评价T2DM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血管支数的重要手段.

    2型糖尿病冠心病SOMATOMDefinitionFlashCT冠状动脉造影术

    PE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及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谢炯戚继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PE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X-pcDNA3.1(+),检测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中的表达.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PEX全长互补DNA(cDNA),构建真核表 达载体PEX-pcDNA3.1(+),后将其转染至HuMSC,通过遗传霉素(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PEX基因的HuMSCs,利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方法检测PEX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PE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HuMSCs.结论:PEX基 因在转染的HuMSCs呈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PEX胶质瘤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真核表达载体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单秀梅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童保健门诊工作中采取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门诊就诊的80例儿童,依据保健方式差异性展开规范分组,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40例)和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40例).比较两组保健方式满意度、生活质量、常见疾病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儿童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保健方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项目中,观察组本次研究数据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差异较大,(P<0.05).在常见疾病发生率本次研究项目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在健康知识掌握水平项目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儿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健康教育方式并规范合理实施,具有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儿童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效果,且家长满意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儿童保健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儿童保健满意度生活质量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水平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

    董伟慧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30例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设定为对照组;3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泌尿外科手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保证患者术后恢复安全和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并采纳.

    综合护理干预泌尿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依从性

    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

    黄华梅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状况、导管置入时间、ICU住院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研究组导管置入时间、ICU住院治疗时间分别为(6.26±1.14)d、(10.33±1.4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导管置入时间及ICU住院治疗时间,从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集束化护理ICU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