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模具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模具技术
模具技术

阮雪榆

双月刊

1001-4934

mjjs@sjtu.edu.cn

021-62812525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模具技术/Journal Die and Moul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3年创刊,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上海报刊发行局发行,邮发代号4-589。主要报导国内外模具行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先进的设计和制造经验,是广大模具工作者必备的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D打印模具钢粉末处理系统的设计与模拟分析

    潘博鑫王敏杰魏兆成郭明龙...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 一种面向金属3D打印全过程的粉末处理系统,完成了系统整体结构设计,通过相关参数计算设计了动力装置、输送管道、供料器、分离器、筛分装置等组成部分.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了 18Ni-300模具钢粉末在系统中的流动情况.结果表明:提高粉末供应管道入口气流速度可以改善粉末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和输送效果.随着弯管弯径比的增大,粉末输送率会增加,压力损失会随之降低.减小分离器锥角会导致分离器分离效率提高,内部压力损失减小.提高废料回收管道入口气流速度可以增大筛分装置中废料的回收率.

    金属3D打印机粉末处理系统管道入口气流速度弯管弯径比分离器锥角

    一种剃须刀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白松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种剃须刀外壳的设计为基础,通过分析产品结构特征,设计了一模两腔,动、定模多个斜向复杂抽芯的结构,并运用模流分析软件模拟产品的填充、保压、冷却过程.发现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开合模动作准确可靠,多个斜向抽芯之间无干涉,产品成型表面质量较好,可以达到客户的需求.模具结构新颖,可以为同类设计提供借鉴.

    剃须刀外壳复杂抽芯模流分析模具设计

    基于CAD/CAM技术的非标部件精锻模具设计与制作技术

    张立昌孙薇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非标部件主要应用于矿山机械设备上,实际用量大、结构复杂、物理性能要求高.该部件长期处在重载的工作环境中,极易发生磨损、疲劳断裂,采用传统机械加工方式生产效率低,很难解决整成型及部件内部残留应力集中问题.因此,综合考虑该部件结构特点、材料性能及工作环境,采用无余量精密锻造成型工艺进行批量生产,使用UG软件,结合实际生产条件,完成该非标部件精锻模具建模、加工工艺设计、刀具路线规划、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并制作出合格的精锻模具.生产实践证明该模具制作的零部件精度高、物理性能良好,能满足使用要求,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矿机精密锻造模具UG

    基于Moldflow的绗缝机夹子注塑模设计

    孙仲辉姚序高贵殷璟...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绗缝机夹子的短板为例,基于Moldflow有限元分析软件,合理确定了塑件的浇口位置和浇口形式,精确预测出塑件的充型时间、注射压力、锁模力等工艺参数,并分析出塑件的体积收缩率及熔接线、气穴等潜在缺陷的位置.有限元模拟结果为注塑成型设备的选型和成型工艺参数的合理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模具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方向.基于Moldflow分析结果,设计出一套一模两腔侧浇口、带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并一次性试模成功.Moldflow有限元分析软件在注塑模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有效降低了模具设计的成本和周期,也为同类零件的模具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注塑模Moldflow模流分析一模多腔

    基于AM-PSO-BP神经网络的打印路径规划

    李冰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弧焊焊接效果,提出一种基于AM-PSO-BP神经网络的弧焊打印路径规划方法.方法采用基于自适应方差的自适应变异操作(AM)消除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后期迭代效率低的问题,然后利用AM-PSO算法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权重和阈值,实现BP神经网络参数的优化;最后将AM-PSO-BP神经网络算法对弧焊打印工艺参数进行预测,获取更准确的弧焊打印工艺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精确预测弧焊打印工艺参数,在该工艺参数下,弧焊打印的六边形柱体、圆柱体、正方体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小,且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上方法可为精确弧焊打印提供依据.

    弧焊打印路径规划PSO算法自适应变异BP神经网络

    轨道车辆盖板自动化折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栾小东魏会莎张勇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轨道车辆枕梁盖板工件在人工折弯过程中劳动强度大、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对结构、工艺流程的分析,设计了 一套自动化折弯系统.柔性化吸盘设计结构使机器人可稳定抓取零件;自动折弯跟随系统的应用保证了机器人与折弯机的信息实时交互.该设计实现了枕梁盖板自动化折弯的生产应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系统可满足轨道车辆多品种、小批量、快速转产的市场需求,助力轨道车辆智能化制造.

    轨道车辆机器人自动折弯系统折弯跟随

    基于金属3D打印技术的随形冷却模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曾绍连刘建业牛留辉彭景光...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随形冷却模具,对3D打印的基材进行研究,添加30%(质量分数)碳化钨(WC)的3D打印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压缩屈服强度最高分别达到1 757 MPa和1 677 MPa,较之模具钢基体的压缩性能提升约20%.针对模具设计中存在的冷却时间过长、产品翘曲变形和尺寸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金属3D打印的随形冷却水路模具,并借助Moldflow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形水路方案可以显著提高冷却效率,减小产品变形.金属3D打印技术在随形冷却模具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D打印增材制造随形冷却模具碳化钨(WC)模具钢复合材料

    叶轮零件增减材复合加工工艺规划及虚拟仿真加工研究

    曹旭妍赵峰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叶轮零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等问题,对其结构及工艺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增减材复合加工工艺规划,并基于NX软件设计增材和减材加工的刀具轨迹,最后通过在VERICUT中构建的虚拟仿真系统对加工过程进行仿真,验证增减材复合加工工艺及NC程序的正确性.虚拟仿真加工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复杂零件高效、高质量加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参考.

    增减材复合加工叶轮工艺规划仿真加工

    基于CAD/CAE的异形凸模冲头工装设计与优化研究

    申鹏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形凸模冲头是汽车锁头连接件模具的重要配件,其材料为冷作模具钢DC53,对汽车锁孔冲压有重要作用.传统加工中,加工质量无法保证,生产效率低.设计了专用工装,结合CAD/CAE软件,优化并改进工装结构设计.实际加工对比表明,该工装的设计与优化方案合理,改进工装后,凸模冲头零件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均显著提高.该研究对同类异型模具工装设计也具有参考价值.

    CAD/CAE凸模冲头DC53工装设计

    Q235和Q345材料的异型管弯曲成型质量的仿真研究

    王翠竹潘发兴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管坯不同材料的力学特性的差异、热硬化指数、厚向异性系数以及延伸率都不同,使得不同强度钢材在弯曲成型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为判断不同材料下不同截面大小的异型管弯曲不同角度成型时对管坯质量的影响,建立了 Q235和Q345两种材料弯曲30°~90°的12种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截面尺寸的不同材料,对管坯中面高度缩减率和壁厚减薄率影响规律一致;不同截面尺寸大小的同一材料,其最大中面高度缩减率和最大壁厚减薄率数据相差甚大;临界弯曲角度为60°,超出临界弯曲角度,管坯截面尺寸小且大角度弯曲时,其最大壁厚减薄率呈急速加大趋势,此时严重影响管坯成型质量.

    普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钢绕弯成型异型管有限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