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模具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模具制造
模具制造

杜贵军

月刊

1671-3508

Dctr@163.net adver@163.net

0755-89632809

518111

深圳市平湖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五金化工塑料区M08栋128号

模具制造/Journal Die & Mould Manufa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面对广大模具企业的读者,文章主要来自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以实践为主,经验介绍,我社有专人负责约稿,并给予较高稿酬,邀请了全国本行业的专家作为本刊编委会,定期开会讨论办刊过程,由于本刊实用性较强,对工厂企业很有帮助,因而订阅量不断增长。目前,本刊的发行量在行业内居前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械基础》课程思政多元化教学设计

    付慧胡艳凯赵倩尚丽莎...
    67-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历史重大案例及生活案例,以机械基础教育为核心,采取多元化课堂思政的教学改革方法,显隐教学协同双管齐下,既建立了学生主人翁精神,同时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机械基础课程并体会其重要性.

    机械基础思政改革多元化设计

    "1+X"证书背景下职业院校"课证融通"教学改革分析与提质策略

    胡冰冰卢宇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需在对政策沿革与学理逻辑有效梳理的基础上,明晰职业教育"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价值意涵,并基于职业院校"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现状,针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不足、行业导向性不强、课证融通教学资源整合力度不足、育人保障体系不健全,评价机制滞后等现实问题,提出了采取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健全课证融通运行保障机制、完善"课证融通"科学考评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有效促进职业院校专业群"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提升高职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教师团队建设研究

    张丹丹张治国
    74-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建设"三位一体"教师协同育人团队的重要性,从优化团队成员结构、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和整合课程思政资源3个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工科类专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团队建设有效路径.通过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整合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等,全方位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高校建设"三位一体"教师协同育人团队,培养高素质工科人才提供借鉴.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团队高校工科类专业高素质工科人才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皮灿军雷云军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为我国制造业输送综合素质和多元智能知识学生的重要渠道,也是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的兴起,迫使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现在职业教育的需要,分析了湖南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职业教育中引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介绍了线上教学平台的功能和结构,讨论了有关的实现技术,并给出了"线上+线下"教学的实现方案.

    人工智能职业教育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融入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一体化实训课程教学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温丽琴王雪莲戴佳林菁...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职业学校数控加工专业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结合数控加工一体化实训课程实践性、系统性、前沿性的特点,深入探讨了课程思政在数控加工专业中的内涵和应用价值,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通过企业社会调研等方式深入挖掘数控加工专业的思政元素,并提出数控加工一体化实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

    课程思政数控加工中职学校一体化实训职业素养

    基于"岗课赛证"的中职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家电维修技术》课程为例

    王双权
    83-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职家电维修技术课程为例,着重梳理分析了课程存在问题,提出了以推进"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为路径,深化"三教"改革为方向的课程研究思路.通过重建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建设项目式校本教材、打造教学资源库和建设师资队伍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此来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教学有效实施,进一步提升中职电子电器专业类人才培养质量.

    岗课赛证家电维修课程改革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模具CAD/CAM教学改革探索

    周玉赵峻江克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具CAD/CAM是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模具设计制造、计算机编程、数控加工等专业课程的能力.然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无法系统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基于"以学生为本"的OBE教育理念,以模具CAD/CAM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效果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将专业知识与OBE教育理念深度融合,构建满足现代教育的课程体系.

    模具CAD/CAMOBE教育理念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探索

    叶青李泽马海英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根据课程目标构建了基于专业认证理念的课程"能力体系",以一个项目案例为主线开展模块化、递进式、项目化的教学内容重构,构建科学的学生能力达成形成性评价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和评价体系,该研究成果对提升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金课建设的地方高校"工程材料"课程改革与实践

    高芝潘晓亮谢世坤
    92-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我校"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理念片面化、教学体系碎片化痛点难题,通过丰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合一"相结合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统一学生的自学、课学和研学的求学过程与教师的导学、讲学、传学的教学过程,构建课内课外协同的课程教学体系,来破解难题.并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相关改革与实践经验,能够为金课建设背景下提升地方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工程材料金课建设改革与实践

    新质生产力条件下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的价值与进路

    胡晓岳单志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条件下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路是迫切的需求.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与方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教师团队建设、促进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完善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等措施,可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制造业的升级与创意发展注入坚实的人才支撑力量.

    新质生产力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价值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