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环境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环境保护
能源环境保护

高亮

双月刊

1006-8759

nyhjbh@163.com

0571-82989702 82731270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拱秀路288号

能源环境保护/Journal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环保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网上网期刊,曾获全国环境期刊二等奖。刊物主要报道煤炭、电力等能源行业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置和利用,噪声控制,土地复垦,清洁生产,节能技术及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经验等。面向从事能源环保工作的科研、设计、教学、生产、管理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草酸与铬酸根形成配位络合物强化可见光还原六价铬的机理研究

    关盈盈王浩葛小明邓力恺...
    10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酸是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小分子羧酸,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根系分泌和有机质的分解,对自然水体中Cr(Ⅵ)的还原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电喷雾高分辨质谱(ESI-HRMS)分析发现,当pH≤4,草酸根和铬酸根分别以HC2O4-和HCrO4-的形式存在时,可以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具有可见光活性的草酸-铬酸配位络合物(HC2CrO7-).在可见光的照射下,HC2CrO7-络合物草酸氧原子上的电子可以通过HOMO-LUMO跃迁的形式向铬酸根转移,实现Cr(Ⅵ)的还原.借助电喷雾高分辨质谱检测了Cr(Ⅵ)还原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确定Cr(Ⅵ)最终还原产物为低毒的Cr(Ⅲ)-草酸络合物([Cr3+-(C2O42-)3]3-).根据检测到的反应产物,绘制了草酸可见光还原Cr(Ⅵ)的反应路径.本研究将为利用草酸高效光还原Cr(Ⅵ)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草酸六价铬光还原重金属

    水热炭与共基质对苯酚厌氧降解的影响

    邵钱祺罗涛张士成罗刚...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是一种可持续的生物技术,目前已应用于有机废物的处理.难降解的酚类化合物是厌氧消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毒性物质之一.本研究探究了水热炭与共基质(葡萄糖)同时添加对苯酚厌氧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炭和共基质的添加缩短了苯酚厌氧消化的延滞期,使其从对照组的77.5 d缩短到了24.6~59.3 d.同时添加水热炭和共基质时,最高产甲烷速率Rm从3.53 mL/d提高到了4.86~6.80 mL/d,当只添加共基质且共基质浓度过高时,R.下降.最适的葡萄糖共基质添加浓度为1.0~2.0g/L,高浓度葡萄糖环境可能富集了其它竞争性微生物,使得苯甲酸降解菌和耗乙酸产甲烷菌受到一定抑制.水热炭也有利于富集苯甲酸降解菌,但葡萄糖共基质浓度对群落组成的影响在水热炭存在下会被减弱.本研究利用水热炭和共基质强化苯酚厌氧降解,为苯酚厌氧消化效能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水热炭苯酚降解共代谢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

    铁基催化剂强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樊金红阳钰玮马鲁铭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广西玉林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二级工艺处理后的印染废水,利用铁刨花原位改性制备的铁基催化剂进行催化臭氧氧化中试,考察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印染废水COD和色度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所使用的催化臭氧氧化反应器和反应条件下,进水COD在40~60 mg·L-1范围,色度在80~120度范围,pH在6~9的印染废水,经过该工艺的处理可使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纺织染整行业回用水水质》(FZ/T 01107-2011)标准.当进水COD维持在40 mg·L-1以下时,出水COD可降至30 mg·L-1甚至20 mg·L-1以下,出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标准.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呈正态分布,建议值为60 min.铁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和"微通道"结构,有利于臭氧与催化组分的结合以及羟基自由基的释放与作用,从而提高了臭氧利用率,使O3/△COD的值基本控制在2以下.

    铁基催化剂催化臭氧印染废水运行参数

    Mn/炭黑-泡沫镍电极电化学降解诺氟沙星

    李阳陈琳黄心睿文志潘...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法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低碳、高效等特点.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炭黑-泡沫镍电极,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电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外加电压、极板间距、电解质浓度和诺氟沙星初始浓度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n/炭黑-泡沫镍电极可促进·OH的产生,强化电芬顿效果.钛钌-Mn/炭黑-泡沫镍电极在外加电压6 V,极板间距15 mm,电解质浓度20 mmol/L,诺氟沙星初始浓度10 mg/L条件下,诺氟沙星去除率可达83.9%,TOC去除率69.2%,能耗为9.6 kW·h/m3.对比钛钌-泡沫镍电极,在相同条件下,Mn/炭黑-泡沫镍电极的诺氟沙星去除率提高了15.8%,能耗降低了0.6 kW.h/m3,并且电流效率提高,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表明该电极对抗生素类污染物降解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电化学降解有机污染物Mn/炭黑-泡沫镍电极诺氟沙星

    初沉出水与消化液优化配比培养小球藻的研究

    孙慧娣杨廷浩韩习习刘长青...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基于前期筛选和驯化获取抗污能力较强的蛋白核小球藻,将其接种到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池出水与污泥消化液不同比例(1∶0、3∶1、1∶1、1∶3和0∶1)混合的污水中,研究污水中小球藻生长速率、油脂产率以及污染物去除率.结果表明,在比例为3∶1的污水中培养小球藻可以获得最高的藻浓度(0.704 g/L).利用比例为1∶1的污水培养小球藻,可以获得最佳的总体产油效果,产油率达到36.29%.小球藻对5种比例污水的NH4+-N、TN和PO4--P均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不佳,且在培养过程中NO3--N浓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小球藻对比例为1∶0、3∶1和1∶1污水中的TP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对比例为1∶3和0∶1污水中的TP去除效果不佳.综合考虑,初沉池出水与污泥消化液比例为3∶1时培养小球藻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污水资源化小球藻生长速率油脂产率污染物去除率

    PHBV/火山岩/黄铁矿协同强化处理养殖尾水效果分析

    张海耿王芳颖曹鑫圆孙雅婷...
    1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产养殖尾水低碳氮比导致脱氮除磷效率不高的问题,研制了基于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共聚物(PHBV)/火山岩/黄铁矿协同耦合的生物过滤装置,并对其处理养殖尾水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设计了2组不同滤料填充量的过滤装置,柱1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填充黄铁矿15 cm、混合滤料15 cm和火山岩5 cm,柱2装置填充黄铁矿10 cm、混合滤料15 cm和火山岩10 cm,分析了不同填料质量比对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柱2装置对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7.8%,显著高于柱1装置(p<0.05),而柱2对磷酸盐的平均去除率低于柱1,平均去除率仅为35.0%.增加火山岩质量比有助于提升装置对硝酸盐的去除效率,而增加黄铁矿质量比有助于提高装置对磷酸盐的去除效率.当溶解氧浓度在1.2~1.5 mg/L之间时,装置可以同时进行脱氮除磷.综上所述,采用PHBV/火山岩/黄铁矿协同强化处理工艺可以实现养殖尾水中氮磷等营养盐的同步去除,为解决养殖尾水深度净化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PHBV火山岩黄铁矿硝酸盐氮磷酸盐去除效率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二甲基甲酰胺废水研究

    张新政邓梓萱张涛胡勇...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有机溶剂在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小试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DMF工业废水的实验进行评估.实验中,UASB在有限有机负荷率(OLR)范围1.57~9.59 kg COD/(m3·d)下运行,将水力停留时间(HRT)由48 h缩短至8 h,去除效率优良,达到95%以上.利用经验方程对DMF废水处理过程的CO2排放量和生物能源产生量进行了估算和评估,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CAS)工艺,UASB工艺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回收能源并减少CO2排放,其正净能量潜力为0.061 kW·h/m3,同时还显著减少了6.18 kg/m3的CO2排放量.本研究的结果证明了UASB工艺在处理DMF废水方面的潜力和可行性,并促进了碳中和理念在废水处理中的推广.

    厌氧消化N,N-二甲基甲酰胺UASB工业废水生物能源生产

    钢铁废水零排放MVR系统稳定运行影响因素研究

    王文俊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保钢铁废水零排放系统的顺利运行,主要装置机械蒸汽再压缩(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关键因素之一.MVR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结垢堵塞问题,主要发生在两级(或三级)板式换热器预热阶段、列管式换热器加热阶段和结晶器结晶阶段.这些问题需要频繁进行化学清洗或人工物理清理,从而影响了MVR系统的稳定运行.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实际工程案例中常见的结垢位置及结垢类型,指出原料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结垢速率和结垢质量,硫酸钙和碳酸钙两种结垢类型与温度之间存在不同关系,单位换热面积的换热流速对离子成垢速率的影响.本研究对原料液中有机物组成进行了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并对高温条件下阻垢剂选型标准等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同时提出了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通过控制这些关键因素,可以有效减少结垢问题,为MVR的调试和运行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钢铁废水零排放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推动钢铁行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零排放MVR结垢调试钢铁工业废水

    混凝沉淀-气浮-ABR-AA/O-MBR工艺处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苏德欣付元马赛金丽丽...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垃圾中转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的悬浮固体、油脂、有机物、盐分、氮类等污染物,其水质复杂且波动性大,易造成环境污染.针对浙江省某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水量和水质特点,采用混凝沉淀-气浮-ABR-AA/O-MBR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其中,混凝沉淀-气浮物化处理单元能有效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固体和油脂等,而ABR-AA/O生物处理单元则能有效去除有机物、氨氮和总氮等.试验结果表明:进水中的CODCr、NH4+-N、TN和SS浓度分别为15 130~20 540、278.0~413.0、289.0~437.0 和4 330~6 317 mg/L,出水中的 CODCr、NH4+-N、TN 和SS 浓度分别为 134~313、0.4~0.9、46.4~65.1 和 8~14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8.72%、99.81%、84.91%和99.79%,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的要求.综合来看,此工艺具有良好的技术适应性和产业化前景.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混凝沉淀-气浮ABR-AA/OMBR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及新污染物控制探讨

    顾浩梁文伯李永木杨小丽...
    18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是实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越来越关注到农村实际情况,并开始将治理思路由污水治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变,追求简单高效可持续的治理模式.然而,农村生活污水中新污染物的出现也给资源化利用过程带来了一些风险和问题.基于此背景,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三种模式,分别是尾水灌溉模式、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和灰黑分离模式.重点介绍了人工湿地技术中的种植模式中以及湿地经济作物的选择.针对农村地区不同的人居环境和农田消纳面积,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灰黑分离模式.根据农村生活污水中微塑料和抗生素等新污染物的出现,讨论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

    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人工湿地灰黑分离新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