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气与热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气与热力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煤气与热力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姜东琪

月刊

1000-4416

gasheat1978@126.com

022-27835310;27835848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煤气与热力/Journal Gas & Hea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城市燃气学会会刊。主要刊登城市燃气和热力方面的技术性和学术性论文、生产总结、专题综述、技术简讯。读者对象为全国各地燃气公司、热力公司、有关设计院、科研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43页

    城镇燃气管道隐患评估

    王凡毕逢东贺永利薛庆...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城镇燃气管道隐患评估流程,结合实际案例对管道隐患进行分类、分级,提出隐患治理方案及建议.

    城镇燃气管道隐患评估隐患治理案例分析

    再生水水源热泵联合燃气锅炉供热技术经济性

    张向荣陈晓雨
    后插11-后插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再生水余热,实现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提出一种多级再生水水源热泵联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将单级再生水水源热泵联合燃气锅炉供热系统作为比较对象,分析热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随着热泵机组装机容量增大,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逐渐升高.单位供热量燃料动力成本、单位供热量综合成本均随热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增大而减小.

    再生水水源热泵燃气锅炉技术经济性

    地面辐射和燃气辐射供暖机库供暖特性模拟

    许志鹏吴思琦谭羽非牟一凡...
    后插26-后插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飞机机库供暖方式的调研结果,分别搭建地面辐射供暖和燃气辐射供暖机库的数值模型,分析两种供暖方式的温度场特性并研究热源表面温度、室外温度、外墙和屋面内表面发射率、冷风渗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辐射供暖机库内温度场均匀性更好,燃气辐射供暖机库内温度场的垂直分层现象严重.随着热源表面温度上升,机库中垂线温度整体呈逐渐升高趋势.热源表面温度每上升1℃,地面辐射供暖和燃气辐射供暖机库温度平均升高约0.87℃和0.37℃.地面辐射供暖机库温度均匀性更好,燃气辐射供暖机库温度场均匀性随热源表面温度升高而有所改善.燃气辐射供暖机库抵抗室外温度变化能力较差.随着室外温度下降,机库内温度逐渐降低,燃气辐射供暖机库温度场均匀性逐渐降低.室外温度每下降1 ℃,地面辐射供暖和燃气辐射供暖机库温度平均降低约0.15 ℃和1.2 ℃.随着外墙和屋面内表面发射率增大,燃气辐射供暖机库中垂线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逐渐增大.当外墙和屋面内表面发射率从0.2增加到0.8时,地面辐射供暖机库温度升高约0.8℃,燃气辐射供暖机库温升不超过0.5 ℃.渗透风对燃气辐射供暖机库的垂直温度梯度影响较大,地面辐射供暖对渗透风的削减作用较强.地面辐射供暖和燃气辐射供暖机库在有渗透风、无渗透风条件下的温差范围分别为5~8 ℃和8~13 ℃.

    飞机机库地面辐射供暖燃气辐射供暖温度场内表面发射率

    熔盐熔化过程传热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李烁熊亚选胡晓
    后插1-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MW级双罐熔盐储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熔盐储热罐熔盐(太阳盐)熔化过程数学模型,对熔化过程传热特征、电加热管表面温度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在熔盐受热初期,传热方式以导热为主.随着电加热管周围熔盐熔化,液相区传热方式以自然对流传热为主.提高电加热管表面温度,有利于扩大液相区域占比,促进对流传热.

    熔盐熔化过程传热特征

    直埋高温热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明旭陈涛耿昊张世麒...
    后插15-后插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适用于直埋高温热水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技术(穿插内衬管法修复技术)可行性进行探讨.结合工程实例,给出内衬管外直径、材质、壁厚的确定方法.穿插不锈钢管作为内衬管,对两个管道间的空隙进行灌浆处理,对直埋高温热水管道进行非开挖修复是可行的,实际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的修复效果.

    直埋高温热水管道非开挖修复不锈钢内衬管

    蓄热蓄冷一体化储能水箱的评价指标研究

    王凯润龚勋王海超王天雨...
    后插6-后插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蓄热蓄冷一体化储能水箱的工作原理,分析设计特征数和评价指标.分析了弗劳德数Fr和雷诺数Re,并指出在布水器设计时应遵循Fr小于等于1的原则.提出了流速均匀性系数的概念,用于评价储能水箱水平截面的速度均匀性.分析了斜温层厚度、半循环性能系数和㶲效率,以定量分析储能水箱的分层效果和储能效率,为储能水箱的设计及优化运行提供评价依据.

    蓄热蓄冷储能水箱评价指标

    相变蓄热电供暖模块蓄放热性能研究

    姚晓丽张甜甜谭羽非
    后插19-后插25,后插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一种相变蓄热电供暖模块,模拟分析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其他表面保温层厚度、蓄热时间对模块蓄放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工况(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为5 mm,剩余表面的保温层厚度均为60 mm,蓄热时间为8 h)下,散热表面平均温度保持在30℃以上约22 h,散热表面平均热流密度在60~250 W/m2范围内可持续约23 h,模块可以长时间稳定地向室内散发热量.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分别为3、5、7 mm时,相变阶段散热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61、54、49℃,有效散热时间分别为21、22、23 h,散热表面平均热流密度分别为218、183、158 W/m2.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分别为3、5、7 mm时,过热阶段模块内部温升分别为15、21、26℃,模块内部、电加热管表面、其他表面温升均随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增加而增大,散热时间也随散热表面保温层厚度增加而增长.其他表面保温层厚度为20、40、60、100、200 mm时,相变阶段散热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53、54、54、54、50 ℃,有效散热时间分别为18、21、23、23、23 h,散热表面平均热流密度分别为179、186、186、186、165 W/m2.其他表面保温层厚度不大于100 mm时,随着保温层厚度增加,模块总散热量增加,其他表面保温层厚度为200 mm时,模块总散热量相对减少.当蓄热时间为5、6、7、8 h时,模块散热表面温度最高分别为54、54、57、66℃,有效散热时间分别为13、16、19、22 h.随着蓄热时间增长,模块总散热量增大,有效散热时间延长.

    相变蓄热电供暖模块蓄放热性能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防火幕布对盖下运用库排烟及人员疏散影响

    陈丽珠许淑惠
    后插35-后插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市典型的动车车辆段上盖开发式的盖下运用库为研究对象,应用Pathfinder软件模型与PyroSim软件模型的耦合模型,以发生火灾时烟气CO体积分数、烟气温度、能见度、所需疏散时间作为指标,对盖下运用库内发生火灾位置(西部火源、中部火源、东部火源)和有无防火幕布对烟气蔓延控制以及人员疏散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防火幕布,西部、中部和东部3处火源分别发生火灾600 s时:有大量的烟气在盖下运用库东墙处聚集,西侧没有烟气聚集;火源附近烟气温度、烟气CO体积分数、能见度3项指标均超过人体耐受值;逃生出口处3项指标均未超出人体耐受值,人员可通过逃生出口安全疏散.中部火源发生火灾600 s时:无防火幕布时,能见度低于人体耐受值,影响人员疏散;有防火幕布时,幕布内区域能见度低于人体耐受值,影响人员疏散,幕布外区域不影响人员疏散.防火幕布抑制烟气蔓延的效果非常明显.发生火灾后,影响人员疏散最主要的因素是能见度.对所研究的10个工况,有防火幕布、无防火幕布的可用疏散时间平均值分别是600.0、367.2 s,所需疏散时间平均值分别是205.0、240.1 s,富裕时间平均值分别是395.0、127.2 s.设置防火幕布能有效缩短所需疏散时间,增加富裕时间,增加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盖下运用库火灾烟气疏散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