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术文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术文献
美术文献

月刊

美术文献/Journal Fine Arts Litera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画创作中的绘画语言探究

    李晓光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绘画语言的概念出发,结合具体作品,从黑白图形布局、节奏、色彩的表现力三个方面分析优秀油画大师对绘面语言的独到处理和巧妙布局,并在此基础上以个人创作的系列油画作品《走廊》为例,阐述在创作过程中对油画本体语言和画面表现语言的实践经验与探索过程.

    油画创作画面形式语言黑白图形布局节奏色彩

    叙事性油画美育功能及实践应用探究

    张晓语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叙事性油画在塑造价值观、培养历史认同感、提高生活感悟等方面的美育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叙事性油画在美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但也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跨学科整合缺失以及未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点等问题.因此,美育教学需要创新模式,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整合跨学科资源,促进多元视角交融,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特色相结合,以打造特色化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叙事性油画主次元素价值观历史认同感

    文化自信视阈下巴蜀年画融入高校美育的路径研究

    傅姗姗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美育是帮助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工程.通过营造良好的高校文化氛围,大学生可以在年画习俗的赏析、传承和实践中认知美、创作美、表达美,倡导生活美学,坚定文化自信.文章首先分析巴蜀年画的高校美育价值,梳理巴蜀年画的发展困境,然后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以高校为主阵地、社会为分会场、互联网为新格局的高校美育路径.

    文化自信巴蜀年画高校美育

    本科师范生教师书写技能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袁微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书写技能课程是本科师范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美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文章以美育为切入点,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科师范生教师书写技能课程现状,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对教师书写技能课程进行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借助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改革效果,完善课程,以期形成一套能够有效适用于该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美育教学模式教师书写技能OBE教育理念

    基层美术馆公共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张晓芳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影响着美术馆公共教育.基层美术馆因资源有限,在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公共教育时面临诸多挑战.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时代基层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现状,提出加强基层美术馆数字化设施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数字化技术在基层美术馆公共教育中的应用、加强基层美术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应对策略,并针对基层美术馆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需求提出了政策建议,旨在为基层美术馆开展数字化公共教育提供参考和启示.

    数字化时代基层美术馆公共教育互动性案例分析

    堵河剪纸融入高校美术课程思政中的实施路径探索

    张晓岚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堵河剪纸形式简单生动,题材内容丰富,容易上手操作,思想内核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以及汉水流域生态文明等理念,是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教学实践、见习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展览、演出)、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探究将堵河剪纸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运用到高校美术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实践路径,不仅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实效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有助于推动堵河剪纸保护,是构建新时代高校美术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的有益尝试.

    堵河剪纸美术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方寸之间的乒乓外交:徽章设计中的国家形象意识

    任左莉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借由乒乓外交寻求突破,以摆脱面临的国际困境.徽章作为乒乓赛事中的实体承载物,可以通过视觉表达中国的国家形象及外交策略.文章通过梳理史料,以"乒乓外交"的大事件为脉络,论证1961 年至 1976 年间徽章设计中本体与元素之间的历时性关系,进而通过视觉设计构架进行徽章中图形元素、色彩关系及文字构成的视觉表达性探究,从而对外交中的国家形象视觉意识作出归纳性总结.

    国家形象视觉设计徽章乒乓外交设计意识

    英雄城市主题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艺术表达研究

    段灵婧郑杨硕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时间线为叙事手法,介绍在武汉"英雄城市"形象构建中,在东湖荷花园将武汉的历史英雄事迹、当代奋斗精神以及面向未来的展望融为一体,构建出一条生动的东湖英雄文化路径.文章通过读卡器装置讲述了武汉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及当代无名英雄活跃在各自岗位上的奋斗精神,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凤舞九天"互动装置设计方案,寓意英雄城市精神的传承与升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应持续创新,融合更多元的文化元素和先进的科技手段,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体验需求,实现文化、旅游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英雄城市交互体验文化体验

    艺术介入在乡村建筑空间改造中的研究与实践

    吴佳倩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尝试以艺术唤醒乡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创新路径.文章首先对艺术介入的概念进行阐释,指出艺术从城市社会向乡村社会的介入转向;然后阐述艺术介入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接着提出艺术介入在乡村建筑空间改造中的三种实践模式,为设计实践部分提供理论支撑;最后以浙江省建德市之江村为研究对象,以艺术介入为途径,结合乡村自然环境与文化元素等改造旧建筑空间,对艺术促进乡村旧建筑空间创新发展的案例进行研究.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民居改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心城区跨江桥梁景观美学评价研究

    周舟易西多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城市空间中的桥梁美学特征发生了转变,即桥梁建筑美学让位于桥梁景观美学.文章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心城区桥梁景观美学的评价模型,其次将其运用到武汉市7 座典型跨江桥梁的景观美学评价中,分析各个桥梁在景观美学上的差异性指征,最后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期为提升中心城区的面貌提供新思路.

    跨江桥梁桥梁景观美学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