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工程
煤炭工程

章新敏(执行)

月刊

1671-0959

mtgc@coale.com.cn

010-82276677、6679

100120

北京市德外安德路67号

煤炭工程/Journal Coal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内容包括煤炭工业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基建体制深化改革经验,报道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施工中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动向和各专业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先进经验。直接涉及到的专业有采矿、机电、机制、土建、选煤、环保、技经、管道运输、公路、铁路、桥涵、暖卫、给排水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技乙方"商业服务模式创新及应用

    赵寿森富强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矿山特殊施工高科技企业专业和核心技术优势,研究提出了"科技乙方"商业服务模式,通过提供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和服务,有效释放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效能,该模式成功解决特殊凿井领域中大量"卡脖子"技术难题,并引领我国地下工程特殊施工技术的发展."科技乙方"以技术力量实现价值创造,主要服务产品包括冻结技术、注浆技术、钻井技术及装备、智能化建井设计及建设、国家重大引调水技术服务."科技乙方"是"技术+装备+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实施过程中对新出现的技术难题即时研究解决能力更加突出,已经在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地面定向钻孔预灌浆工程和涌水应急抢险堵水工程中得到了实践检验.

    科技乙方新质生产力特殊凿井注浆技术智能化建井

    不同沿空留巷开采工艺比选研究及工程应用

    奚守仲刘宇轩金宏宇崔建博...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沿空留巷工艺决定着煤矿的回采效率及经济收益,以沙曲煤矿 4303 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充填沿空留巷、切顶沿空留巷和充填体外切顶沿空留巷三种留巷工艺进行比选研究.首先,采用位移变分法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沿空留巷方式的顶板下沉量.其次,运用FLAC3D 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不同沿空留巷方式计算模型,分析了三种留巷方式下煤帮侧向支承应力及围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①对于侧向支承应力:充填体外切顶沿空留巷<切顶沿空留巷<充填沿空留巷;②与充填沿空留巷相比,切顶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量与底鼓量分别降低了 14.3%、16%,充填体外切顶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量与底鼓量分别降低了 23.8%、12%;③对于留巷成本:充填沿空留巷和切顶沿空留巷相近,充填体外切顶沿空留巷成本最高.最后,将切顶沿空留巷在沙曲煤矿 4303 工作面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柔模充填工程应用

    采动影响下井筒安全评估研究

    郭文砚张俊英刘志飞陈清通...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升富煤矿周边煤矿工作面开采对其井筒安全影响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和经验类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划定了井筒保护煤柱范围,分析了工作面正常开采、区段煤柱开采和井筒煤柱压覆区域不开采三种方案下井筒不同位置处的移动与变形情况,提出了井壁采动损害等级、损坏分类及结构处理方法的评价指标分类,评价了采动影响下井筒安全稳定状况.结果表明:3 煤01 工作面正常开采和井筒煤柱压覆区域不开采两种情况下,主、副斜井不受采动影响,风井分别在距地面[0,50]m范围和[0,41]m范围为Ⅰ级(轻微)损坏,对井筒安全影响较小;若区段煤柱也开采,最不利情况下,主斜井在距井口[0,70]m和(70,250]m范围分别为Ⅱ级(一般)损坏和Ⅰ级(轻微)损坏,风井在距地面[0,33]m、(33,58]m和(58,90]m范围分别为Ⅲ级(较重)损坏、Ⅱ级(一般)损坏和Ⅰ级(轻微)损坏,风井损坏等级最高为Ⅲ级,将影响风井正常使用.

    井筒安全保护煤柱留设地层变形预计井筒损坏评价

    近距离下层煤开采区段煤柱合理错距研究

    毛华晋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形成的煤柱群合理错距问题,以山西甘庄煤矿 8#和 11#煤层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构建了煤柱群合理错距的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区段煤柱的应力扰动特征和合理错距长度,并通过现场应用验证了研究的科学合理性.研究表明,煤柱群应力扰动范围可分为3 个区,分别为应力集中区、应力扰动区、应力叠加区,应力分布范围受煤柱应力传递角、层间距和上煤柱留设宽度影响,且与层间距成线性关系,与煤柱应力传递角成三角函数关系,层间距对煤柱合理错距长度的影响最大.由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得到,区段煤柱的合理错距长度为40 m,同时采用YHY30 本安型钻孔应力计对现场展开监测,监测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接近,验证了研究的准确性.

    近距离煤层群区段煤柱合理错距应力传递煤柱群

    煤矿连采连充胶结充填体监测技术研究

    孔令军潘黎明刘鹏亮范志忠...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煤矿连采连充开采胶结充填体状态进行监测,基于连采连充工艺特点和充填体特性,提出了充填体状态监测的5 项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液位监测、受力监测、强度监测、温度监测和应力监测,研究了各项监测内容的监测技术和监测方案.结果表明,液位监测采用浮标式液位监测技术适应性较好;受力监测采用挡墙压力计进行监测,量程约为 150 kPa;强度监测通过实验室测试充填体的强度,并展望了原位强度测试技术;温度监测采用温度传感器来实现;应力监测采用千帕级和兆帕级双通道应力计进行监测.

    连采连充胶结充填充填体液位监测强度监测应力监测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采空塌陷区生态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彭桢王宁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郭家湾煤矿51101 工作面采空塌陷区生态综合治理问题,利用无人机搭载五镜头倾斜相机获取航摄影像,经过内业处理、三维建模获得实景三维模型.通过对像控点和三维模型精度分析,证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完全满足煤矿治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要求.依托实景三维模型和生成的高精度DLG数据成果,可帮助设计人员准确高效地提出相应采空塌陷区生态治理方式,大大提高了塌陷治理以及土地复垦工作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为后期项目验收提供了准确可信的技术支撑和成果验证,最终有效解决了治理区地表变形和生态破坏问题.

    采煤塌陷区无人机测量倾斜摄影生态治理三维建模

    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开采井筒破损致因及防治技术

    程桦喻宏宋海清成浪...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开采导致井筒破损的问题,以大社煤矿为工程背景,分析工广煤柱开采井筒围岩移动变形特征,揭示井筒破损致因;提出工广内后续工作面开采防治井筒破坏方案,形成相应的施工技术,并成功应用工程实践.研究表明:该矿工广内 92606 工作面邻近副井,开采引发的井筒竖向附加力是井筒破坏的致因;如不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后续 92606 外工作面开采,将导致副井井筒发生二次破坏;研究提出的不停产单卸压槽防治方案,具有不影响矿井生产、卸压率高、施工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壁后注浆、开切卸压槽、架设密集井圈等技术,顺利完成了该矿不停产防治副井井筒破损工程.监测表明,该井筒竖向和环向应力,均小于井壁极限.承载力,处于安全状态,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地层沉降井壁破损卸压槽围岩控制

    曹家滩煤矿掘锚一体化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徐朋杨拓张健罗健侨...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曹家滩煤矿大断面煤巷智能快速掘锚成套装备与掘进工艺不匹配、无法实现完全平行作业等问题,为了提高掘锚一体化平行作业率,以现有技术设备为基础,开展了现场调研、跟班实测、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在实测掘进工作面工艺流程、人员配置、各工艺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化与理论化研究,对截割、临时支护、永久支护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同时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锚杆密度、长度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在保证安全支护的前提下,提出锚杆减密加长的支护方案,即:在保证原有支护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增加锚杆长度和增大锚杆间距来缩短支护时间,提高支护效率,实现掘锚同步的平行作业.

    掘锚一体化智能化掘进大断面巷道掘进工艺

    千米深井切顶卸压自成巷支护技术及应用

    郭志飚王程中尹松阳杨东山...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深部复杂条件下的切顶卸压自成巷难题,以红阳三矿 703 工作面运输巷道为研究对象,从恒阻大变形锚索超前支护、切顶巷内支护、切顶巷旁支护三个方面研究了切顶卸压沿空成巷支护技术,并对现场试验巷道顶板受力以及巷道围岩变形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超前工作面实施爆破切顶能够极大降低巷道所受应力,成巷区巷道顶板整体下沉量较小,巷中顶板最大下沉量约385 mm,平均下沉量约 280 mm,巷中底鼓最大值 545 mm,碎石巷帮无明显侧鼓现象,实体煤帮无明显片帮现象,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巷道围岩变形在可控范围内,留巷效果良好.

    千米深井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恒阻大变形锚索

    定向深孔探放水技术在平煤五矿的应用

    王猛刘军亮和平张影...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平煤五矿上层煤采空区积水威胁到下层煤开采的问题,对当前采空区积水空间位置及积水量进行分析,从经济性、合理性以及时间效应三个方面对三种排水方案进行比选,分析了定向深孔探放水技术相较于常规钻孔探放水技术具有的优势,最终确定定向深孔探放水技术为最优方案.基于此,研究了定向深孔探放水技术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并进行现场应用试验,同时采用了固安特封孔技术,与传统水泥浆封孔技术相比缩短了88%的封孔时间,累计排放采空区积水量近30000 m3,解决了己15-32020 采空区水害问题,掩护了巷道安全掘进.

    探放水定向钻探矿井水害封孔工艺